郭婕
摘 要:气象服务在生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分析省气象服务现状和服务需求变化,提出提升气象服务工作成效的措施,提供高质量的气象服务既是气象部门的职能和责任,也是国家现代化的标志,因此必须切实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水平,以推动我国气象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气象;服务;现状;改进
1我国专业气象服务的现状
1.1保障机制不健全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以及所存在的本位主义思想,使得专业气象服务的局限性较强,仍停留在“小、低、散”阶段,无法形成上下集约的良好态势。此外,对专业气象服务的资金及人才投入较少,激励机制不完善,削弱了专业气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当前专业气象服务的制度体系、技术、人员等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
1.2服务产品不专业部分气象部门直接将常规气象预报产品转化为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甚至直接使用,导致专业服务产品内容偏少,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另外,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没有结合用户的实际需要,针对性不强、指导性较差,科技含量及精细化程度等与用户的要求不相符。通过相关数据显示,农业生产对于专业气象服务的需求较高,例如当前常规气象服务产品无法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气象数据的可用性、针对性较差,因此,农业用户对于针对性、指导性较强的农业气象服务具有较高的需求。
1.3市场冲击较大通信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深入,使得人们对于气象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也更加多样。而人们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也更加便捷化,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以及手机短信外,通过互联网及手机终端也能获取一定的气象信息,致使给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尤其是在开放防雷检测市场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部分检测公司为赢得广阔的用户市场,不惜降低收费标准,给气象部门业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2 气象服务发展趋势
决策气象服务涉及方方面面,气象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理念,纠正气象决策服务意识,落实有关措施,打造高质量服务产品,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加大气象灾害监测力度,丰富气象服务途径,将气象决策服务工作规范化、细致化、有效化,提高气象决策服务质量气象服务方式。提高科技含量,丰富服务方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策气象服务的进行有赖于检测设备的运行,检测设备的运行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因此,创新相关技术与检测设备等,是提高决策气象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这就需要组建技术创新团队,提高检测设备的质量,从不同方面提升对台风、暴雨等天气预测的准确性。有了准确的信息,将其快速传递至待决策者的手中也是研究的重点。除了传统的书信传达、报纸传递、电视广播、电话汇报等方式,在新时代下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手机短信的形式传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传递到决策者手中。气象服务内容。落实气象服务内容,打造服务产品品牌。决策气象服务涉及范围较为广泛,故气象部门规定的服务内容要视时节、地点、环境的不同而定,以便于提供给决策者最具体、最准确的信息。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并不是单纯地向相关部门提供所需信息,还要与决策者相配合对气象状态的变化做到全面掌控,给决策者提供最及时的信息。除此之外,由于决策者及决策部门对气象专业知识并不是很熟悉,尤其是专业术语,因此,需要决策气象服务人员在服务内容与用语方面多花心思,确保传达过程的准确性,以免因为这些小问题而造成不可挽救的局面。气象服务运行。完善气象决策运行系统,确保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气象决策服务是气象部门工作的关键环节,故挑选精干高素质人员组成效率高、服务好的气象决策服务团队是很有必要的。人员、设备、技术的有效利用是提高预报准确性的保证,相较于设备、技术因素,人员是比较多变、弹性较大的因素。需要增强相关知识,提高工作意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3气象服务改进建议
3.1 提高预报准确率
预报准确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气象服务质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天气预报预测上逐步使用越来越先进的专业技术。气象台站需要加强气象预报技术的钻研,为气象预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卫星和雷达已广泛应用,气象预报技术的研发和引进不断加强,数值预报方法日益完善。因此,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可以更好地提升。
3.2 加强人才培养
应为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高学历人才和高科技人才,从而进一步提升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能力;适当为技术人员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提升气象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按岗位所需学习相关专业,避免“学而不用,需而未学”现象;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完善网络建设;鼓励在职人员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地学习业务知识。
3.3 丰富气象服务形式
气象服务工作不能仅靠传统方式。气象部门应加强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手机通讯快速传递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深入对接原对口联络部门,主动对接新组建部门,确保服务不断档、不缺位,及时更新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等信息。提高决策气象信息报送时效和质量,从而使气象服务的能力得到提升。
3.4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是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防灾的综合水平,要提高重视程度,建设完善的气象防灾体系。同时,要加大力度培训气象信息员必备的气象基础知识、气象灾害与防御相关知识等,使气象信息员这支基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队伍能够高素质、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任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十分重要,可以帮助人们在灾害来临之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对于当地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并且有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气象部门应该在完成好规定工作情况下积极思考如何提高气象服务质量,为百姓出行和经济发展做好保障,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实现气象服务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贾天清,黄光明.基于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气象服务层次和发展重点[J].广东气象,2010,32(5):34-35.
[2] 云磊,张回园.做好縣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的思考[J].农技服务,2017,34(10):81.
[3] 曲鹏程.提高气象服务能力的实践与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7(12):239.
[4] 周福,沈雪峰,宋文英,等.加强县级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的思考[J].浙江气象,2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