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熙教育思想及其在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之实践研究

2020-04-01 15:08唐秀玉王乐刘赛刘逸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教育思想

唐秀玉 王乐 刘赛 刘逸

摘要:曾熙以文辞书法名世,也是出色的教育家。他曾讲学于石鼓书院,并于1904年受命创办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担任监督。在教育方面,他重视文化传承,为学堂绘制宏伟教育蓝图;坚持立德树人,为学堂培养品德高尚的师范人才;提倡实用教育,优化学科课程设置;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引领新式学堂教育。其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意义重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末湖南教育的普及和近代化,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曾熙;教育思想;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0-0122-03

曾熙,今湖南衡阳人,清末民初政治家、教育家、书画家。曾熙六岁入曾氏宗祠私塾学习,弱冠之年中秀才。1891年,因诗文、书法十分出众,他被湖南督学张亨嘉选入湘水校经书院深造,学问日益长进;同年秋,参加乡试中举人,后被湖南巡抚推荐至兵部任职。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受“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曾熙由京师回到湖南兴办教育,他讲学书院、大办学堂。据记载,湖南巡抚陆春江曾上奏:“湖南省整理学务、襄办教育,需要大量人才。今查有在籍兵部主事曾熙,实心教育,请奏其返湘担任南路师范学堂的监督。”奏折获准后,曾熙于1905年回到衡阳,创办了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任监督。[1]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曾熙不仅继承传统教育的优秀部分,而且以开放的理念引领新式学堂教育。其教育思想和实践,尤其是在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的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一、曾熙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

曾熙出生于清朝末期,一直深受传统儒家文化浸染,但是他思想开明,不拘泥于古法,能够与时俱进。在腐朽没落的清末时期,曾熙大力宣扬“教育救国”“人才强国”的思想,认为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未能普及教育,因此提倡从教育入手,改变目前无知的状况。曾熙组织创办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在近七年的办学过程中,他精心组织教学,严格管理学校,确保校风、纪律和教学质量。

(一)重视文化传承,为学堂绘制宏伟教育蓝图

曾熙熟知儒家典籍,尤其是对国文、经学有着颇深的研究,他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使传统文化继续在新学堂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教學中,曾熙非常重视“经史”教育,他所重视的“经史”教育与传统意义上的封建文化教育是有所区别的,主张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来为学生修身、修心,而不是用一些教义来束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陈三立在为曾熙写的墓志铭中记载:“长吏聘主讲石鼓书院,兼汉寿、龙池书院。君本治戴氏《礼》、公羊、左氏《春秋》,溢而为文辞诗歌,雅懿弃凡近,生徒经君指授,从风为改观。”[2]曾熙在石鼓书院等地讲学,并不仅仅是将传统儒家文化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在自己理解过、钻研过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实际需要,将儒家文化中的有益养分传授给学生,期望借此文化之根,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思想深度。创办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之后,曾熙更加意识到古人“经史”之学不可轻易抛弃,有必要继承其优秀的部分来培养师生的品格和态度。在办学期间,他亲自教授语文、经学、书法和绘画等课程。因为他知识渊博,言传身教,在他的影响和感染下,教师和学生受益匪浅,校园气氛非常好。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曾熙担任南路优级师范学堂监督之时,曾亲手写下“南学津梁”四个大字,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激励语。“南学”指的是戊戌变法时在湖南成立的讲求新学的“南学会”团体,梁启超在《南学会叙》中写道:“湖南天下之中,而人才之渊薮也。”[3]曾熙所谓的“南学”,是在传承和发扬江南历代贤者的优秀学术文化和理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中代表人物主要有屈原、王船山等。“津梁”,即指重要渡口桥梁,又作“接引”解,意为接引天下万物,以供陶铸之需。[4]创办学校之后,曾熙将“南学津梁”手书于匾额之上,用以激励求学于湘水河畔、传承南浦文化的莘莘学子,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发扬其严谨的治学精神,传递湖南优秀的学术思想,承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大任。

(二)坚持立德树人,为学堂培养品德高尚的师范人才

立德树人,首先要明确立什么样的德,曾熙认为首先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民族担当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曾熙在教学中非常注重言传身教,著名书法家谭延闿为曾熙所题的像赞称之为:“行可以伏一世,而德淑于一身。”足以见其品行之高尚。在创办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之后,他一直强调培养学生的民族担当和爱国情怀。例如,学校成立之初,他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南学津梁”,即继承和发扬历代圣贤学术思想,培养师生成为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人才。对于爱国精神的培养,在曾熙担任湖南高等学堂的督学时,可以看到这一点,据《湖南大学校史》记载:“曾熙曾利用《春秋》、王夫之《黄书》和《噩梦》培养学生爱国情操。”[5]由此可以看出,曾熙想要树立学生高尚的品格,培养具有爱国精神和民族担当的人才。

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才,就要求学堂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学堂开办之初,如何管理一所新式师范学堂成为曾熙面临的首要难题。他通过参考国外的教学管理模式,结合学堂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校管理方案。在学校的管理系统中,教务长受省抚札委监督直接负责,教员、副教员、学监、管书、文案员、会记、杂务官、书记、校医受斋物长和庶务长直接负责。教学事务归监负责,院长负责审核学科课程。斋物长则专门考查学生行为及学生斋舍,庶务长负责学堂一切事务。[6]曾熙为学堂制定的管理体系,条理清晰,责权分明,使得学校管理井井有条地进行。除此之外,曾熙还组织学校制定了一套学生行为规范,这套行为规范既有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规定,也有对学生学习上的要求。在他的严谨治理和影响下,南路师范学堂的学风、校风,在湘南都是数一数二的。

(三)提倡实用教育,优化学科课程设置

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国家自强急需人才,而培养人才之关键在于教育。这一时期,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学问要有益于国家。曾熙作为教育者,认为只有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人才,真正的富国强兵才能实現。在办学过程中,曾熙致力于去虚返实,强调做学问之人要关注社会现实,用所学知识解决当下问题。他所创办的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学生学习科目众多,文理兼具,他认为,只有文理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才能达到教育救国的要求。其次,曾熙治学严谨,并强调学以致用,他谆谆教导学生:“学问之道以自得为真,宜作切实功夫,不可光影玩弄。”[7]

由于当时初废科举,学堂新办,社会急需教师,但我国的师范类教育还没有系统的教育模式可以借鉴。以日本的学校制度为例,曾熙在学校课程中引入了如物理、物理和历史等传统教育中没有的理论和实践科目,因为这些课程国内没有专门的教师配备,曾熙便专门聘请日本讲师来教授这些专科课程。《新聘教习(衡州)》:“南路师范学堂聘到日本中村(邨)次郎为东文教习,又聘日本大窪樣为物理和化学教习。”[8]曾熙在开办南路优级师范学堂之初,借鉴日本的经验和制度,使教育制度和课程更加合理,培养适合近代教育的教师,促进了湖南教育的近代化发展。

(四)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引领新式学堂教育

曾熙乐于接受新事物,在教育理念上持开放态度,在创立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之后,他参照日本的教育制度,还雇用日本人教授包括历史、博物、理化等科系,这都是传统教育中没有的学科[9]。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他还形成了开放自由的教育风格,如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提出越级就读的申请。不仅如此,在朱剑凡冲破重重阻力,创办了周南女子学堂后,曾熙等人也深感女子受教育之必要,1908年正月,同好友谭延闿、刘仁熙、冯锡仁等人联名上书请奏,请求在湖南开办女子师范学堂。《呈请开办女子师范学堂(长沙)》上记载:“湘绅谭延闿、刘仁熙、冯锡仁、曾熙、龙璋、龙绶瑞等,以奏定女学堂章程,每省必由官筹设女子师范学堂一所以为模范。现在各省均经设立,湖南自应遵照倡办,以普教育。”[10]由此可见,曾熙虽受传统儒家文化浸染,但他能够与时俱进,不拘一格,以灵活开放的教育理念来引领新式学堂教育。

二、曾熙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的意义

作为一名教育家,曾熙的教学效果和影响不容忽视。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在全国各地设立学堂,标志着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在湖南教育现代化的潮流中,曾熙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为湖南教育大众化培养了大量人才,为湖南教育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重视德育的教师教育传统也深刻影响了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的后续发展。

(一)人才培养突出

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的创立为湖南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为湖南教育走向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在它的“成品”——学生身上。曾熙在任时长六年半,为湘南教育界和文化界培养了大量人才,如姚尊、向荣、马宗霍、黄克诚、蒋先云、曾希圣、袁痴等,都是南路师范学堂的优秀毕业生。[11]在曾熙先生的“南学津梁”教育思想影响下,他们继续投身于湖南的教育事业或文化事业。如姚尊,创立衡阳进修女子师范学校并任校长。马宗霍,历任暨南大学、上海中国公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曾希圣,1920年考入湖南公立第三师范学校(1912年南路师范学堂改为湖南公立第三师范学校),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除了这几位,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前前后后还培养出了不少优秀人才,他们分别在教育领域、艺术领域、政治领域散发着光和热,一起为推动湘南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促进了湖南教育的普及和近代化

曾熙投身于教育的这几年,恰逢湖南教育的振兴时期,清末新政颁布的教育政策带来的是大办学堂的热潮。办学堂少不了教师,教师的需求量大,自然而然也为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在这个关键时期,曾熙组织创办了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后又担任湖南高等学堂(今湖南大学)、衡清师范学堂(今衡南一中)监督,任职湖南教育学会会长等。在主持学校教育近十年的时间里,他认真钻研师范教育,严谨治理学校,重视师范生的培养。他的师范学堂的成功,为当时湖南的师范教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湖南师范教育的发展。1907年,学部《札湖南提学使优级师范选科照准案》中称赞道:“湖南兴学以来……三路师范学习堪称肃然。”[12]由此可见,当时的师范教育办得非常不错。南路师范学堂的创办,为湖南普及教育做出巨大贡献。学生完成学业后,大多从事教育及文化工作,不断地推进着湖南教育的近代化。

(三)形成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良好校风

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创办之后,在首任监督曾熙重视德育的影响下,后续校长继往开来,继承并发扬其优良传统。如今,在第三师范学校(南路师范学堂改名后)的行政大楼,“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语赫然在目。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经过多年发展,于1912年1月,改为“湖南公立第三师范学校”,1914年改“公立”为“省立”,仍在原来的校址;2001年2月,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并入衡阳师范学院。至此,曾熙及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的优良传统得以绵延,并不断影响着学校的后续发展。衡阳师范学院校训“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八字校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这既是学校长期办学经验的总结,也是学校办学思想的浓缩,体现了学校特有的办学理念与文化精神内核。“厚德”,语出《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有推崇、重视之意。“厚德”,即崇尚人的品德,重视人的品德教育。体现了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13]首任监督曾熙的办学理念和思想一直深刻影响着师院,由其创办的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奠定了衡阳师范学院百年师范的优良传统。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一直被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不断为国家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师范人才。

綜上所述,作为一名教育家,曾熙先生是十分出色的。他讲学书院、大办学堂、招收弟子。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的创办,为湖南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不得不说,对湖南教育的普及和近代化,特别是师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只是由于社会变迁、战争等因素,有关曾熙在教育方面的资料十分缺乏,因此以上仅为笔者一孔之见,如有不足之处,还请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唐去非,匡玲.曾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活动初探[J].理论观察,2014,(02):84-85.

[2]张卫武.曾熙书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11.

[3]杜纯梓.湖湘文化论略[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7.

[4]湖南三师校史编写组.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校史第一部.1904—1949[Z].1989:17.

[5]张卫武.曾熙书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12.

[6]王向文.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43-44.

[7]唐去非,匡玲.曾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活动初探[J].理论观察,2014,(02):84-85.

[8]王中秀,曾迎三.曾熙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88.

[9]唐国富.曾熙书法艺术思想对提升衡阳历史文化品牌研究[J].艺术科技,2017:56.

[10]呈请开办女子师范学堂(长沙)[N].时报,1908-02-24.

[11]冯象钦,刘欣森.湖南教育史乙编[M].长沙:岳麓书社,2008:254.

[12]札湖南提学使优级师范学堂选科照准案[Z].湖南省教育厅史志办藏,1907.

[13]衡阳师范学院校史编写组.衡阳师范学院校史[M].下篇:111.

On Zeng Xi's Education Thought and Its Practice in Hunan South Road Superior Normal School

TANG Xiu-yu,WANG Le,LIU Sai,LIU Yi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Hunan 421002,China)

Abstract:Zeng Xi is famous for his literary works and calligraphy,and he is also an outstanding educator.He once lectured in Stone Drum Academy,and was appointed to establish Hunan south road superior normal school in 1904,serving as the headmaster.In terms of education,h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drew a grand educational blueprint for the school.Pay attention to the moral cultivation of students,train virtuous teachers for the school.Promoting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of subjects.Set up an open educational concept,lead the new school education.His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which to some extent promoted the popular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Hun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mad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modern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Zeng xi;education thought;education practice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教育思想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之我见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