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视野下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其合理性

2020-04-01 15:08孙洁琼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外宣翻译译者主体性

孙洁琼

摘要:文章在阐明译者主体性含义和外宣翻译原则的基础上,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暨《十九大报告》英译本为例,从外宣翻译的三个原则暨内外有别原则、目的原则和读者意识原则来分析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其合理性。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外宣翻译;《十九大报告》英译本

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0-0110-04

一、引言

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外宣传。“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文化“走出去”等重要倡议的实施,都是对外宣传越来越重要的例证。而对外宣传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外宣翻译的效果。外宣翻译成功达到沟通宣传作用的关键是译者要发挥其主体性。

二、什么是“译者主体性”

既然“译者主体性”在对外宣传的翻译中如此重要,那什么是“译者主体性”呢?上海外国语大学查明建教授(2003)指出,翻译的主体是译者,译者要尊重翻译对象,在这个前提下,译者为实现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会表现出主观能动性,这就是“译者主体性”。查教授还提到“译者主体性”的本质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屠国元教授(2003)也认为,在翻译活动中,要素包括译者、作者、作品和读者。其中译者处于中心主体的地位,而作者、作品和读者这些要素都处于边缘主体的地位。根据以上两位翻译名家对“译者主体性”的解释,我们知道,译者在翻译时要发挥主体性,否则外宣翻译的内容会让外国读者或外国受众一头雾水,无法理解,从而无法达到对外宣传的效果。

三、外宣翻译的定义和原则

何为“外宣翻译”?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健教授(2013)指出,外宣翻译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为主要传播对象的交际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概念中的“国外民众”,即外宣翻译的对象或者受众,是外国人,更可能是不了解中国的一般外国人(段连城,1988)。所以,外宣翻译需遵循一定的原则。沈苏儒(2004)指出,对外翻译要遵循内外有别原则。“内外有别”主要涉及读者、宣传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语言等五方面。黄友义(2004)也指出,对外翻译“三贴近”原则: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张健教授(2001)在说到外宣翻译的特点时还指出,对外报道的翻译不能只满足于“一般意义的翻译”,还要去掉或尽量减少“翻译味”,使外文稿读起来像是直接用外文写的,并进行必要的外文编辑加工,使外文稿易于为外国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根据以上名家名言,本文把外宣翻译的原则归纳为以下三点:(1)内外有别原则;(2)目的原则;(3)读者意识原则。

四、以《十九大报告》英译本为例,从三个原则来分析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其合理性

(一)内外有别原则

由于中西方在意識形态、语言文化、思维模式、审美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翻译时要挖掘原文的核心信息,使译文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需求,从而达到沟通信息的目的。

例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Remain true to our original aspiration and keep our mission firmly in mind.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Never forget why you started,and you can accomplish your mission.

例1分析:这两个句子里都有“初心”,都是四字格,且每句都是八个字。由于句子含义和作用的不同,对于“初心”的翻译也不同。第一句中的“不忘初心”是党的十九大会议的主题,句中“初心”和“使命”的具体内容贯穿在整个报告中,所以要用名词词组“The original aspiration”来明确表达。第二句中的“不忘初心”主要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要按照西方话语体系语言和受众思维习惯,翻译成相应的鼓舞士气的话语“Never forget why you started”,否则给人感觉“The original aspiration”一词重复出现,其用法也让人困惑。

“不忘初心”如果翻译成“Don't forget our original aspiration”就显得口语化,与政治文本的庄严感和正式度不符,不符合语境。

对于两句中“不忘初心”的不同英译方法,体现了内外有别的原则。

例2: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All comrades must aim high and look far,be alert to dangers even in times of calm,have the courage to pursue reform and break new ground,and never become hardened to change or inactive.

例2分析:这个例子中,“重复”又一次被提到。原文中用重复的“勇于”和“永不”来做到四字格,达到意合,体现汉语的美感。而英语和汉语不同,英语结构严谨,表达简洁,是“形合”的语言,如果两次重复提到“have the courage to”和“never become”,会显得冗长、繁复,让外国读者无法理解此处重复的意义何在,所以在英译文本中把两个“勇于”和两个“永不”合并,这样更符合英语的特点,便于外国读者理解,也体现了内外有别的原则。

(二)目的原则

目的原则:德国学者弗米尔(Vermeer)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目的论(Skopos Theory)。他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原则和策略,包括直译、增译、减译等。

例3: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  “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例3分析:例3中出现多个数字开头的专有名词,对他们的翻译方法却是不同的,有些仅直译即可,有些却要加上注释。译文对于“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都采用了“直译”的策略,分别译成“the 12th Five-Year Plan”和“the 13th Five-Year Plan”,因為直译即可达到目的,可以很明确地表达意思,让外国受众了解这两个“规划”的含义,无须过多解释。

而对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两个名词,都加了注解,因为普通的国外读者不清楚中国的这两个布局,所以需要注释来填补西方读者对这些专有名词认知上的空缺。

例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例4分析:例4原文很短,英文译文却很长。例如短短两个汉字“天宫”被详细地翻译成“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Tiangong-2 space lab”。“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这些代号在国内的新闻中多次出现,已经是约定俗成的表达,因此国内读者对这些代号大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国外读者一般不知道这些代号的含义,所以在译文中,译者发挥了主体性,把这些代号所指的重大科技成果明确表达出来,让西方读者充分了解中国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

和例3中专有名词加注的方法不同,例4中对于这些代号的解释都采用了随文释义的方法,这样做既方便读者阅读,不用再去文末找注释;又能把代号的含义自然地融入译文中,使代号成为译文的一部分,使译文自然通顺,方便外国读者了解中国的建设成果。

随文释义是英译文语篇的有机组成部分,参与语篇意义的构建,易于读者接受,从而提高英译文的话语传播力。

例5: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

We have committed to "examining ourselves in the mirror,tidying our attire,taking a bath,and treating our ailments".

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

We have taken firm action to"take our tigers","swat flies," and "hunt down foxes."

例5分析:例5第一句中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和第二句中的“打虎、拍蝇、猎狐”照理都是中国特色的表达方法,但是译者对这些词仅采用了直译的方法,既没有随文释义,也没有加注释。原因之一是这些词很形象,在丰富的上下文中,普通西方读者能够领会其含义,不需要再过多地进行解释。

原因之二是张健老师提出的:随着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中国融入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对全球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国家形象和知晓度必将日益提高,直译或者音译的手段在外宣翻译中也会经常使用。(张健,2013)

因此,译者对这些词就采取了直译的方式,彰显大国风范。可见直译和意译都是经过思考的,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例6: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

例6分析:在例6中,两处提到和“治疗”相关的词,第一处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常在武侠小说中出现的治疗方法“刮骨疗毒”,这个方法如果直译,西方读者肯定不能接受,会认为中国共产党虐待同志,进行严重体罚,造成理解错误,因此有必要对这个词的意思做出解释,进行意译。“刮骨疗毒”这个词来自《三国志》,原指关羽左臂为流矢所中,镞之毒入于骨,医者为关羽破臂、刮骨、去毒。在《十九大报告》中,译者发挥主体性,将“刮骨疗毒”翻译成“be braced for the pain”,短短一个词组,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清除病毒的痛苦和直面问题的决心。第二处的治疗方法乃是全球通用,因此直译即可,仅减译了“健康肌体”中的“肌体”一词。因为“党的健康肌体”就是“党的健康”,所以译成“Party's health”。如果译成“Party's healthy body”反而让西方读者觉得词不达意,莫名其妙。

(三)读者意识原则

例7: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例7分析:例7中,各句的译文都随原文使用“物”来做主语,如“正能量更加强劲”这一句翻译成“the wave of positive energy felt throughout society is building.”但是,到了“文化自信得到彰显”这一句时,英译文改用“人”来做主语,翻译成“We the Chinese people,have greater confidence in our own culture.”

对于这一句的处理,译者在斟酌之后认为,自信是人的自信。 “文化自信得到彰显”的真实含义就是“中国人民对自己的文化更有自信了”,因此在主谓结构上做了调整。这样的变化正是译者时刻把西方读者放在心中的体现。

一般来说,汉语的主谓关系没有英语那么密切。英语对于主语能否作后面的动作考虑较多。因此,译文以什么做主语,怎样和谓语搭配,是经常需要斟酌的问题。(贾毓玲,2017)

主语是句子的灵魂,如果整段都用被动语态,那样西方读者就会因为你是“不知道、不便说、不愿说”动作的执行者,而迷茫离去。(贾毓玲,2017)

在英译时变主语为人的用法在《十九大报告》中还有很多。比如,“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这一句被翻译成:“We have made major breakthroughs in deepening reform.”

以上译文除了“主语是we”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句子中的时态用“现在完成时”。在汉译英时,确定时态是重要的环节。汉语动词没有时态语态的变化形式,但是大多数语境还是可以告诉读者事情是发生了还是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贾毓玲,2017)

以上例子中,很明显,“重大突破”已经取得,所以“现在完成时”是合适的时态。中文没有时态的问题,发生在不同时间的事情似乎也可以放在一起,不同事物的具体进展可以不去深究。但是英文动词不同的时态就表示不同的进度,没干的事就不能说干了,才开始的事就不能说已经完成。这时候,译者必须把每一项任务和每一项改革的进展情况做一个深入调查,澄清进度,然后想方设法把一大堆进度不一的事情放在同一个时态的大框架之下。(贾毓玲,2017)

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发挥主体性,多考虑西方读者,意识到中英文在语态和时态上的差异,根据读者的接受习惯去翻译,才能达到效果。

五、结语

最后,本文想用黄友义先生提出的“三个意识”作为文章的结尾。黄先生说,政治文本的译者首先要有语言意识,这是前提。所谓语言意识,就是译者对中英文语言的把握能力。其次政治文本的译者要具有政治意识,也叫“政策水平”。最后译者要具有国际意识,也叫国际视野,就是要了解西方讀者的思维习惯。(黄友义,2018)在翻译时译者一定要发挥主体性,采用灵活多变的翻译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语篇的翻译质量,真正达到传达信息和沟通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健.全球化语境下的外宣翻译“变通”策略刍议[J].外国语言文学,2013,(1):19.

[2]段连城.对外传播学初探[M].北京:中国建设出版社,1988:134.

[3]沈苏儒.对外报道教程[M].增订版.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37.

[4]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11):27.

[5]张健.英语对外报道并非逐字英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1,(4):25.

[6]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19-24.

[7]屠元国,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8-14.

[8]Vermeer.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 in L.Venuti,2000:20.

[9]贾毓玲.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谈如何克服“中式英语”的倾向[J].上海科技翻译,2003,(4):27.

[10]贾毓玲.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创建与翻译——再谈《求是》英译[J].中国翻译,2017,(3):96-101.

[11]黄友义.从“新的历史条件下”到“新时代”——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英文版定稿体会点滴[J].翻译界,2018,(1):1-3.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in China's Global Communication"

—Taking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as an Example

SUN Jie-qio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

Shanghai 201318,China)

Abstract:After clarifying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nd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in China's global communication",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example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under the three principles to show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Key words:translator's subjectivity;translation in China's global communication;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猜你喜欢
十九大报告外宣翻译译者主体性
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球贡献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