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勐腊县391例麻风新发病人畸残影响因素分析

2020-03-31 03:51文红华刘华兴吕锡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勐腊县麻风病人麻风

文红华 马 灵 刘华兴 张 琪 四 飘 吕锡宏

1勐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西双版纳,666300;2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620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周围神经、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睛,如不及时治疗,可对患者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睛造成渐进性永久损害,是导致人类畸残的主要疾病之一[1]。据统计,全球约有300~400万人因麻风导致残疾,我国因麻风致畸人数约为12万人,其中有4万人丧失劳动力[2]。麻风畸残是公认的阻碍麻风康复、导致贫穷和社会排斥的根源[3]。防控畸残、实施畸残康复是麻风防治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近70年的391例麻风新发患者的畸残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麻风的预防和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指导今后麻风防治工作。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病例资料来源于全国麻风防治管理信息系统(LEPMIS)中上报数据和勐腊县历年记录的麻风病人的登记卡、病历及报告卡等各种原始资料,数据收集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共有391例麻风新发病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勐腊县历年来的麻风基本流行病学情况,着重对麻风病人的畸残率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和因素分析。麻风的诊断、分型、畸残分级等标准根据WHO麻风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残疾分级系统[4,5]和《麻风病诊断》(WS 291-2008)[6]执行。皮肤损害指皮肤或黏膜形态、颜色、柔软度、活动度等之一异常者,神经损害指周围神经形态、感觉、运动等之一异常或障碍者。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描述性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以及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391例麻风新发病例,男性265例,女性126例,男女比2.1∶1;民族以傣族为主,占全部病人的73.91%(289/39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全部病人的91.56%(358/391);文化程度以文盲和小学为主,分别占54.99%(215/391)和37.85%(148/391);发病年龄最小6岁,最大72岁,中位数29(21,38)岁,其中14 岁以下儿童麻风病人40例,占全部病例的10.23%(40/391);全县的10个乡镇和4个农场均有病例报告,其中病例最多的为勐仑镇,占全部病例的40.92%(160/391);391例病例中,少菌型201例占51. 41%(其中Ⅰ型8例,TT型 60 例,BT型133例);多菌型190例占48.59%(其中BB 28例,LL 28例,BL 134例);延迟期最短1个月,最长37.4年,延迟期中位数53个月(14,171),延迟期<2年、2~5年、5~10年,≥10年的病例分别有130例、73例、54例及134例,分别全部病例的33.25%、18.67%、13.81%及34.27%。

2.2 病人损害及畸残情况 391例麻风新发病例中,有375例皮肤有1处及以上的损害,占全部病例的95.91%,其中有221例麻风病人全身有5处以上的损害,占56.52%;391例麻风病人全部都有1条及以上的神经损害,其中272例病人有3条及以上的神经损害,占69.56%。畸残分类包括无畸残211例(53.96%),有畸残180例,畸残率46.04%;畸残病人中有1级畸残6例(1.54%)和2 级畸残174例 (44.50%)。

2.3 麻风发生畸残的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民族、文化程度、延迟期、发现方式、传染来源、麻风反应、皮肤损害数、神经损害数和麻风分型的畸残率有统计学差异,而不同性别、年龄组、职业、婚姻状况、细菌计数、疾病既往史的畸残率无统计学差异(因数据篇幅较多,数据未列出)。再以是否发生畸残为因变量,以民族、文化程度、延迟期、发现方式、传染来源、麻风反应、皮肤损害数、神经损害数和麻风分型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由表1可见,麻风发生畸残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延迟期、家外传染来源、麻风反应、神经损害数。延迟期2~5年、5~10年、>10年的麻风发生畸残风险分别是延迟期<2年的2.490倍(P=0.018)、4.797倍(P<0.001)和14.556倍(P<0.001);家外传染的麻风发生畸残风险是家内传染的1.925倍(P=0.030);有麻风反应的麻风发生畸残风险是没有麻风反应的2.358倍(P=0.010);神经损害数2~4条和>4条的麻风发生畸残风险分别是神经损害数为1条的3.366倍(P=0.029)和5.089倍(P=0.009)。

3 讨论

麻风导致的畸残一直是麻风防治的重点关注内容,其中2级畸残是评价麻风防治的重要指标,WHO 将其作为衡量麻风负担的新指标[7]。勐腊县的391例麻风新发病例中,有畸残180例,畸残率46.04%;其中2 级畸残174例 ,畸残率44.50%,均高于国内部分省市县历年的麻风畸残率[8-11]。

为了解勐腊县麻风发生畸残的可能危险因素,开展了多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后筛选出民族等9个因素纳入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勐腊县麻风发生畸残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延迟期、家外传染来源、麻风反应、神经损害数。其中确诊延迟期是比较公认的麻风畸残因素,且延迟期越长发生畸残的风险越大,这与国内一些文献报道相一致[3,8,12,13]。勐腊县有34.27%的麻风病人确诊延迟期超过10年,而这类病人发生畸残风险是延迟期2年以内病人的14.556倍(P<0.001),这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勐腊县曾经属于麻风高流行区,1980 年才开始建立专门的防治机构[14],较多发病较早的病人都是1982-1983年确诊发现的,导致了延迟期的延长。另外,分析显示,家外传染的麻风病发生畸残风险是家内传染的1.925倍,虽然文献显示由于遗传易感性、生活习惯、接触紧密等因素使得家内麻风发病率较高[15],但家内传染的麻风发生畸残的风险相对低一些,可能与家内传染的新麻风病人,目睹到亲人的麻风畸残后,促其尽快就医而尽早被发现有关。

表1 勐腊县麻风发生畸残危险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注:BB为中间界线类麻风;TT为结核样型麻风;BL为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T为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LL为瘤型麻风

本文分析显示麻风反应会增加麻风畸残的风险,这与一些文献报道的1型麻风反应和2型麻风反应是神经损伤和永久残疾的主要原因[16]相一致。麻风虽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但其在很大程度上是感染启动的一种免疫性疾病[17],及时发现和处理麻风反应可以有效阻止人体机能障碍的发生发展,避免麻风性神经损害,是麻风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神经损害数也是麻风畸残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2条以上的神经损伤的麻风病人发生畸残的风险是1条神经神经损伤的麻风畸残的3~5倍左右,这与麻风杆菌具有嗜神经性有关,麻风神经病变是一个慢性亚急性炎症脱髓鞘神经病变,由于反复脱髓鞘与髓鞘的再生许旺细胞明显增殖,神经可变粗,并有轴突丧失,因此功能恢复不完全,所有这些因素导致麻风畸残的发生[18]。

麻风畸残一直是麻风患者重新融入社会的主要阻力,应积极开展麻风畸残防治和康复工作,以防止新发畸残和现有畸残的加重,还要定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勐腊县尚有少数麻风治愈者有2级以上畸残和足部溃疡,在目前的麻风低流行时期,对现存畸残麻风患者的管理和康复工作是消除麻风的重要内容。勐腊县现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将麻风患者和康复者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并将部分贫困治愈康复病人纳入城镇或农村低保,提高麻风患者和康复者的医疗保障水平,同时每年为畸残康复者提供手术矫治,随时办理残疾证,并进行随访慰问,为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的终极目标持续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勐腊县麻风病人麻风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浅谈麻风病
云南边境地区交通路网格局变化下的旅游空间效应
望天树空中走廊的建设及其在科研和生态旅游中的应用初探
花溪区2016年麻风病治愈者生存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麻风村护士刘大飞:病人的心灵守护者
麻风病人的守护神
麻风树理想的生物质作物
三个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