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锋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南通大学为例*
孙 锋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标准》对南通大学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的现状进行研究。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针对南通大学学生在体育行为和意识的真实情况,结合研究的数据和结果讨论出一系列政策和建议,为高校更有效的开展《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旨在推动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上的养成,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南通大学;体育意识与行为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件要求,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其中提到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在这种严格的硬性要求下,是大学生体质越来越差的事实。由于现代生活娱乐方式很多,导致大学生生活习惯的改变,尽管生活条件相比于以往较为优越,大学生的身高越来越高,但同时肥胖率也是越来越高,但是对于如今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身体机能落后于他们的身体形态发育。虽然《标准》达标的要求降低了,但是大学生的达标率还是不容乐观。除了生活饮食习惯等,周围的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包括家庭环境都会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息息相关。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南通大学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影响现状进行研究,结合数据和发现的问题为南通大学更合理有效的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从本校学生角度来探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南通大学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产生影响,以便更好的了解到学生在体育意识和行为上的真实情况,从而对症下药,为推动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南通大学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影响。
1.2.1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星对南通大学学生随机发放问卷,发放问卷157份,回收157份,得到有效问卷157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1.2.2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软件对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1.2.3 逻辑分析法
采用比较法、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等逻辑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与研究。
2.1.1南通大学学生对《标准》测试的达标成绩了解状况
《标准》测试的达标成绩是大多数学生所关心的,学生也会用达标的成绩为自己各项目的成绩树立目标,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会有一个周期计划,为自己的体测成绩能达到预期做好充足的准备。学生对《标准》达标成绩的了解状况也可以反应学生对体测的重视程度。
表1 南通大学学生对《标准》测试的达标成绩的认识
选项比例 明确知道28.2% 大致了解34.6% 不清楚24.4% 不重要12.8%
通过对南通大学156名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知,仅有28.2%的学生明确知道《标准》测试的达标成绩,34.6%学生大致了解体测达标成绩,而还有24.4%学生不清楚达标成绩,其余12.8%学生认为测试达标成绩不重要,不关心《标准》的测试结果。
2.1.2南通大学大学生对《标准》测试项目的认知状况
调查表明,部分的学生都能明确地回答出部分项目的测试目的,如身高/体重指数是用来测试身体形态,50米跑是为了测试下肢爆发力,以及反应能力。男同学都了解引体向上是为了测试手臂和背部力量,女同学也知道仰卧起坐为了测试腰腹力量。坐位体前屈是为了测试人体柔韧性。1000米和800米为了测试耐力。虽然知道各项目对身体各项机能的测试,但是却有大部分学生不清楚各项目除了测试的方法不知道其他方式进行针对性的锻炼。这需要在体育课堂上对于理论的教学,同时也有一部分同学表示这些项目太过一刀切,并没有真正测试出自己的身体体质状态。在访谈中也有同学表示希望在《标准》测试的结果上能用更多的方式,具有多样性。
2.2.1南通大学学生对《标准》测试的态度调查
学生对《标准》的测试态度与学生因为《标准》的测试内容而去进行体育锻炼行为的原因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学生的态度,也可以为改善《标准》的测试内容提供依据。
表2 南通大学学生因《标准》测试的态度调查
选项比例 喜欢40.4% 不喜欢59.6%
由表2可以看出,南通大学大部分同学不喜欢《标准》的测试,高达59.6%的学生不喜欢《标准》的实施,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己的体质有所欠缺,体测当成负担。也有认为《标准》的测试结果无法反映自己健康的真实水平。他们表示虽然自己平时有跑步的习惯,也喜欢跑步,但每次体测就会紧张导致成绩不合格。其中40.4%的学生表示支持《标准》的测试,而这些支持的学生他们身体素质水平都比较好,他们认为通过测试能够展现自己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2.2.2南通大学学生对《标准》测试的否定态度的原因调查
对学生否定《标准》的原因调查,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标准》的实施在学生心里的真实情况和一些不足,为改善和完善《标准》的内容提供建议。解决了学生对《标准》测试的原因,可以提高学生测试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更主动愿意配合体测的工作和相关政策。
表3南通大学学生对《标准》测试不喜欢的态度调查(多选)
选项比例 自身体质健康水平不高50.0% 害怕耐力项目测试80.8% 体能较差62.2%
首先这些不喜欢参加《标准》测试的学生身体素质肯定较差,也都把测试当成一种负担,在总结的三种原因当中有80.8%的学生都表示害怕耐力项目的测试,其次是认为自己体能较差,并不能达到《标准》达标的要求,还有5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不高,所以如何调动这类学生的体育行为的积极性,提增强他们锻炼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是南通大学是不可忽视的工作。
2.3.1 南通大学学生对自身身体形态的要求
学生对自身身体形态的要求是导致学生自主进行体育行为最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相对于大学生这类年轻人来说,拥有美观的肌肉线条,纤细的身材都是大部分大学生想要的,大家也都欣赏这种身材,所以对自身身体形态的要求也是促使南通大学大学生进行体育行为重要因素之一。
表4 南通大学学生对自身身体形态的要求
选项比例 想要减肥23.1% 想要增肌35.3% 满意现状32.7% 无所谓8.9%
由表4可以了解到南通大学学生大多数对自己的身体形态都是有要求的,仅有8.97%的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形态表示无所谓的态度。满意现状的达到32.7%,此类学生基本在平时生活中无论饮食上还是生活习惯上对自己都会注意。还有35.2%想要增肌,而且还会经常做一些抗阻练习,也会给自己定制计划。剩余23.1%的学生也会想着减肥。由此可见,南通大学学生大多还是在乎自己身体形态的。
2.3.2 南通大学学生为自己身体形态和健康所采取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90%的学生在意自身的身体形态,但是肯定存在部分学生在因为学习或者生活上的其他原因, 影响自己的体育行为,无法采取行动。又肯定存在“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的现象,这部分学生仅仅是“想拥有一个好身材”。本节是为了调查南通大学学生是否因对自己的身体形态有要求而采取的具体行为的现状。
表5 南通大学学生对自身身体形态和健康所采取的行为
选项比例 开始锻炼28.2% 保持锻炼30.8% 无所谓24.4% 其他16.6%
调查显示,还是有不少学生有着“知行不一”的现象,有28.2%的学生会在对自己的身体形态和身体健康有要求后会立马开始锻炼,有30.8%的学生会保持锻炼的习惯,说明他们平时生活中也会有一些体育行为,但是还会有16.7%的学生尽管有对自身形态和身体健康现状有要求,还是会因为其他原因没有具体的体育行为。
2.4.1南通大学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
南通大学各学生目前的体育锻炼频率的状况既可以体现南通大学学生整体体育气氛的活跃程度,也可以体现学生整体的体育生活习惯,根据此项调查的结果也为今后南通大学是否要加强开展有关体育活动或体育社团提供依据。
表6 南通大学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
选项比例 0-1天17.3% 2-3天32.1% 4-5天29.5% 5天以上21.1%
调查表明,除了每周的体育课,有17.3%的学生每周仅有0-1天的锻炼频率,他们对于体育活动当成一种负担,对于这部分学生无疑体育课堂上的体育活动是他们主要的体育行为,针对这部分学生体育的有效时间决定了他们的锻炼时间,我们不仅要改变这部分人的体育行为意识,也要加强体育课堂的有效性。相对于每周体育锻炼2-3天的学生也有32.1%,这部分学生大都对自己身体状况有一定了解,对体育活动也有一定的兴趣。每周4-5天的学生也有29.5%,这部分学生说明对体育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把体育活动当成一项娱乐活动,他们的身体素质也远高于那些频率低的学生。总体来说南通大学学生的体育气氛相对较好。
2.4.2南通大学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途径
学生进行体育的锻炼途径的选择,既表现出其体育行为爱好,也可以为学校今后的体育设施的改变提供参考依据。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锻炼途径根据各个项目开展必要的体育健康知识,避免在体育行为中出现意外情况。
表7 南通大学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途径(多选)
选项比例 跑步57.7% 篮球55.1% 足球45.5% 排球38.5% 羽毛球34.6% 舞蹈15.4% 跳舞8.9% 健身房8.3%
南通大学学生的体育途径是跑步、篮球、足球,结合学校场地设施来看,无论是跑步的田径场,篮球场还是足球场,条件都是足够的,南通大学大学生也可以选择多种途径去进行锻炼,通过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学生选择的体育锻炼途径大多是通过自己的体育兴趣来选择的,所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自主锻炼,也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才是提高学生体质的根本途径。但是兴趣的培养除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意识,还离不开学校的体育课。对于自己有锻炼兴趣和习惯的学生来说,体质自然不会太差,所以体育课堂内容的教学,不仅需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也应灌输一些体育行为的安全知识,以免在体育锻炼中受伤。
2.5.1《标准》的测试对南通大学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
因为《标准》要求将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这个条例也细化为评奖学金,评优秀毕业生,保研的依据。加上2019年教育部发文要求本科生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这些措施,大大增加了南通大学部分学生对《标准》测试结果的重视,所以在表9数据中因为《标准》测试结果而去进行锻炼的有32.05%。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因为《标准》的测试而有了去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有了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的意识。
但这些措施总有一种胁迫的味道,这些强制性措施和政策并不是都只有好的影响只是暂时增强了部分学生的体育意识,虽然都认识到体测的重要性,但对于终生体育的理念还是差一大步距离的。当然这些措施和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部分同学也并不买账,认为这些措施只是为了方便国家收集数据,,导致不少同学选择在南通大学的校园服务中心找代考的学生,当然这部分学生也可能是因为这些政策盲目重视测试数据更看重体测成绩的结果。认为与其自己每天花不少时间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还不如直接找个素质更好地学生帮助自己拿到更好的成绩,针对对于这些水分数据,不良风气的现象,也需要南通大学加强监控力度。
除了感觉被胁迫外,部分学生厌恶体测,很大程度来自于体测标准的简单粗糙,都是以单一的标准衡量不同学生的体质。他们希望体测成绩可以用多种方式来测试,人各有所长,有的人天生臂展长,有的人天生柔韧性好,但是对于那些即使有体育行为习惯但天生柔韧性差和臂展短的同学来说,在坐位体前屈上就得被扣上低分的帽子了。这些同学虽然由于这些政策和措施,体育行为意识得到增强,但也更希望《标准》的测试能更多元化。
2.5.2《标准》的测试对南通大学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
《标准》的各项测试是为了反应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的水平,各项的达标成绩也是具有科学的依据。进行体测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南通大学学生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也是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学生身体体质。南通大学也制定多种政策促使学生对《标准》测试的重视程度,此项调查就是为了研究南通大学学生目前因这些政策进行体育行为的现状。
表8 南通大学学生因《标准》测试而参加体育锻炼
选项比例 不会17.9% 会32.1% 无关体测,都会锻炼33.3% 无关体测,都不会锻炼16.7%
被调查的学生中,仅有17.9%的学生不会因《标准》的测试去锻炼,还有16.8%的学生表示无关体测,都不会锻炼,并没有对他们的行为有着太大的影响,说明还是有部分学生对《标准》实施的目的并不是很明确,意识上也不够重视。不过还是有32.1%的学生会因为《标准》的测试去锻炼,他们当中大都表示因去年教育部的政策中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还有学校的一系列政策才促使了他们锻炼自己身体素质。当然还有33.3%的同学平时都有着锻炼的习惯,所以无关体测,他们都会有规律有计划的进行锻炼。虽然体测的初衷是想要借助考试促使学生体育锻炼,但事实上想要体测合格也是比较容易的,调查也有无关体测都不会锻炼的学生,但绝大数学生即使不锻炼也比较容易通过体测的。体育受天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较大,少部分体育很差的学生,往往也是天生的,即使这些学生进行专项练习提高成绩也非常困难,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即使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和政策都不愿去进行体育锻炼。不否认这些政策对这类同学没有促进他们进行体育行为的作用,但提高学校的体育氛围和对体育文化的传播,才能更好的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不愿进行体育活动的学生他们变成33.3%的学生一样有自主去进行体育行为的习惯。
3.1 增强南通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3.2 教学项目的设置,教育项目的选择会对学生的体育行为带来重要影响。
3.3 增强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部分体育课,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一刀切,采用统一的教学标准,但是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的运动能力会成为决定其体育成绩的主要因素。而统一的教学标准,将使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无法得到充足的锻炼,而运动能力不足的学生却有体力透支的风险。所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会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影响。
3.4 不断完善《标准》的评价机制,因为现有的评价方式太过单一,刻板,对于一部分身体不适或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学生影响很大。
3.5 学校应加强对测试《标准》的宣传,使广大学生能清晰了解《标准》中各个测试项目的测试目的及意义。
3.6 学校可以鼓励一些有关体育的社团,并积极提供支持开展各项群体性的体育活动,使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其中,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也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也更有利于终身体育理念的实施,避免学生只顾眼前的《标准》测试。
[1]刘洪新.大学生对身体素质的认知状况和其锻炼行为关系的调查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7,36(7):598-602.
[2]夏志强.三大主观因素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以莆田学院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6,6(31):17-19.
[3]王新雷,张晓丽.关于大学生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知及态度问题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13):9.
[4]陈琪瑶,杨荣俊,孙伟庆.北京市高等院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模式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2):173-174.
[5]王皋华.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32):173-174.
[6]刘六五,柯继芳.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演变的思考与认识[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2(2):310-311.
[7]万琼.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谈大学公体教学改革[J].湖北体育科技,2009(22):129-142.
Study on the Impact of the National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s on Students' Physical Awareness and Behavior--A Case Study on Nantong University
SUN Feng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Jiangsu, China)
2016年江苏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B-a/2016/01/045);2017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资助项目(2017SJB1220)。
孙锋(1978—),副教授,研究方向:全民健身及健康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