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彬
创伤这个词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各种创伤中,体育伤以及生活伤相对来说会比较简单,通常都是单一部位的器官或者是组织受到创伤;而交通伤导致的创伤,其伤情就会相对比较复杂危急,患者身体可能会有多部位一起受到创伤。那么在面对发生不同的创伤之后,该如何进行有效正确的处理呢?下面我将重点介绍一些关于创伤发生之后的处理办法。
一、创伤发生后的急救原则
发生创伤之后,第一步应该是进行急救,如果有多人同时发生创伤,应该根据创伤伤情的嚴重程度进行急救,先急救伤情最严重的,最后急救伤情最轻的。首先,第一类应该优先进行急救的患者为由呼吸道阻塞而导致的窒息的患者以及由于心血管受到损害或者是发生严重外出血的患者;第二类优先急救的创伤患者为腹腔创伤患者、颅脑脊髓创伤患者以及大面积软组织受到创伤的患者;第三类应该优先考虑急救的创伤患者为泌尿生殖系统创伤患者、骨折患者、血管神经创伤患者、面部创伤患者以软组织创伤患者等。之和主要是因为如果窒息不马上进行急救的话,患者可能会马上死亡。而对于头面部发生创伤的患者,可以考虑先用管内插管或者是鼻咽管来维持患者的呼吸畅通。针对胸腔部位发生开放性创伤的患者,应该马上封闭伤口,防止患者因为缺氧而导致死亡。对于发生创伤后,外出血严重的患者,可以对患者进行加压包扎,或者也可以用止血带为患者暂时止血,但是应该注意,止血带应该每次间隔一小时就放松一次,以防止患者患处部位因为长时间缺血而导致组织坏死。对于发生创伤之后,因为流血过多而发生休克的患者,可以向安排患者输入平衡液来纠正患者的低血容量。针对骨折患者或者是软组织受到严重创伤的患者,应该先对创伤部位进行固定。当创伤患者经过急救,其伤情转危为安之后在进行运送,在运送患者的时候,注意保持患者平衡,尽量不要磕碰到患者。
在对创伤患者进行急救之后,第二步则是需要患者在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以及抢救。对于软组织发生闭合性创伤的患者,应该将患者的患肢适当抬高一点,同时用热水浸泡过的毛巾进行热敷,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还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以及减轻患者的水肿症状。一般对于这类患者,只要没有合并内脏软组织创伤或者是骨关节软组织创伤,通常情况下都可以顺利痊愈。而对于那些发生开放性创伤的患者,那么则还需要进行清创术治疗,针对患者伤口实际的污染情况以及损伤情况和损伤时间,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类进行清创,首先第一类是创伤伤口清洁整齐的患者,一般需要在十二个小时之内进行清创缝合伤口,以尽量使患者伤口能够直接愈合。第二类是创伤时间不长,同时伤口不整齐,且受到一定污染的患者,则需要在为患者进行清创以后在缝合伤口,以尽量使得患者的伤口能够直接愈合;如果是清创之后,已经离受伤时间较长了,那么久需要对伤口观察两三天之后,确定患者伤口没有发生感染后在作延期缝合。第三类是创伤伤口受到严重污染,且软组织受到广泛破坏的患者,在清创之后,需要对患者畅开伤口引流以促进患者伤口愈合。
二、创伤清创术的要求
(1)对于创伤部位四周的皮肤需要仔细清洗,同时底创伤伤口里面的组织进行反复清洗,有效去除组织里面的异物,同时进行彻底止血。此外仔细检查伤口里面的损伤程度,对于伤口过小的,应该对伤口进行适当的扩大,以充分暴露伤口内部伤情,同时将伤口边缘的皮肤切整齐,但是注意不要切除过多。
(2)肌肉处理:对于颜色暗红、不收缩、不出血且没有张力的失活肌肉应该予以切除。
(3)血管处理:通常情况,除了会对远端血运循环造成影响的断裂血管需要进行修补或者缝合之外,其他断裂的血管均可以给予结扎处理。
(4)肌腱处理:对于受到严重污染或者破坏的肌腱,可以对其进行切除;对于污染程度中度的肌腱,可在对其清创之后,将其二残端固定在附近的组织上;对于污染程度较轻的肌腱,在对其进行清创之后,可安排一期缝合。
(5)骨处理:对于骨创伤患者,需要有效清洗以及刮除骨表面及髓腔里面的污染物,对于游离的小骨片可以予以摘除,而大骨片则要在进行清创时候在将其放回原处。对于污染程度较轻,同时又进行有效清创的创口,可以考虑为患者进行骨折内固定;而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伤口,在进行有效清创之后,不可进行缝合,应该先用消毒敷料进行引流包扎。
三、创伤后的预防
(1)预防感染:针对开放性创伤的患者,及时对其进行了有效清创,也有可能会引发感染,因此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同时为防止患者发生破伤风,还应该及时安排患者进行破伤风抗毒血清治疗。
(2)预防休克:严重创伤早期可因患者出血过多而发生休克,后期可能会因为发生严重感染而导致休克。
(3)预防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导致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因素较多,例如肌肉组织的破坏分解产物、治疗措施不当以及休克感染等。因此对于严重创伤的患者,在其治疗期间应该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总之,在发生创伤之后,无论伤情严重与否,在积极进行急救的同时,还应该马上前往医院进行针对性处理,以促进伤情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