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教育模式在幼儿文化教育中的探究

2020-03-30 16:50满俭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满俭

摘 要:文化教育,尤其是本土文化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3-4岁的幼儿园小班孩子,如何进行本土文化教育?针对以上思考,香市幼儿园在小班的幼儿教学中采用了浸入式教学模式,以莞香文化为主题,开展了本土文化系列教育、体验活动,取得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浸入式教育;幼儿教育;莞香文化

在文化教育里,离不开对本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本土文化是经历数千年,持续至今未被中断的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独特性,是其它文化不能代替的文化。东莞市寮步镇也有着它自己的独创文化,其中的莞香文化最为突出、让人着迷。

寮步镇的文化,历史悠久长远,距今已有1360多年,久负盛名的“莞香”于清明时期集散于此,素有“香市”之称。作为寮步镇的一员和幼儿教育的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去传承莞香文化和莞香精神,让孩子了解自己家乡的去过和现在,更要有去建设自己家乡的想法。《纲要》里也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爱集体的情感作为保教目标之一。所以,我们应积极利用地方资源将其渗透到幼儿教育中,让幼儿们在充分了解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

幼儿园教育面对的都是3—6的儿童,孩子们对本土莞香文化了解甚少,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不仅生活经验少,认知能力低,即使认真的坐下来听老师精彩的讲解莞香文化,他们也是一知半解。那么怎样才能将寮步镇的地方资源有机的渗透到小班幼儿教育中,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呢?我园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反复探讨,总结归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小班幼儿对莞香文化的了解。

一、积极创设班级环境,让环境说话

都说环境是一位不会说话的教师,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要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班级环境的创设对3-6岁儿童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莞香文化教育中小班园本课程《小牙香》的主题教学活动里我们与孩子一起创设了莞香环境。如:在主题墙上粘贴孩子的莞香树叶拓印画、展示周末孩子与家长寻找莞香林的照片、绘画“牙香街的石板路”;同时在班级自然角里面种植了莞香幼苗;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根据主题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性地投放了相关的“莞香”游戏材料,在班级内创设了莞香区。如:在开展《我是小老板》主题活动时,老师们先收集一些香饰品、香料、莞香盆栽、香炉等相关物品放在班级的莞香区里面,在区域游戏时让一些孩子做老板,一些孩子做游客,让孩子们进行买卖活动。游客问“老板你这个香炉怎么卖啊?”老板答“香炉啊,五块钱。”游客又问“这个莞香叶是用来干什么的啊,可以吃吗?”老板答“它可用来看啊,还可以用来焚香啊。”在完全开放、自由的买卖中,不仅发展了孩子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到莞香物品的特征和用处。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每个孩子都参与,他们用自己稚嫩的双手让教室环境变得美丽,同时还增添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结合常规教学,不断加强孩子对莞香文化的了解

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谈活动也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教育作用不可忽视。所以,我们每天可利用晨谈的时间与幼儿一起聊聊自己的家乡,说说自己周末的所见所闻,在轻松、愉悦的谈话方式中让孩子逐渐熟悉自己家乡,慢慢了解家乡的莞香文化。

(一)先从可以游玩的旅游景点开始聊起

如:寮步镇的香市公园、牙香街、香江公园、香市动物园、沉香博物馆、香市影视城、佛灵湖郊野公园等标志性建筑物,每周都聊一个景点。可以先让孩子来分享一下自己“周末的所见所闻”,说说自己所去的地方叫什么名字,看见了什么,有什么好玩的。通过“七嘴八舌”的晨谈活动,让孩子更进一步了解自己家乡的建筑风貌和旅游胜地。

(二)与幼儿一起分享寮步镇的特色小吃

好吃的食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具有吸引力的,小孩子也一样。老师可以准备一两种本地的特色小吃,如:糖不甩、油糍等,引导孩子们打开话匣。让孩子说说这些食物的味道,在哪里可以买到或者家里有谁会做这种吃的?通过讨论、品尝,相信孩子们都能记住这种儿时的味道。

(三)与幼儿一起认识寮步镇的代表性植物——莞香树

让寮步镇人值得骄傲的是他们种植的大片大片的莞香树,我们可以发动家长周末带孩子去户外寻找莞香树,或利用莞香盆栽与幼儿一起来认识莞香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在哪里见过这种树,莞香树有香味吗?它可以用来干什么?等一系列的谈话活动,让幼儿更进一步认识莞香树的外形特征。

(四)与幼儿一起聊聊我们的香幼人

其实,文化的建设和传承最终都离不开人,人文精神是体现文化的最重要的元素。所以在与幼儿聊“人”的话题时,不仅让幼儿了解自己的祖先和当地的名人事迹,知道自己是寮步镇人,在香市幼儿园上学外,更重要是让幼儿们学习积极、乐观、包容、豁达的人文精神。

三、结合研学活动,让孩子自然的接受莞香文化知识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一个教育时机很重要——随机教育。因为随机教育所抓住的事例往往具有情境性、直观性,容易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幼儿园内的各种树木都长出了嫩芽,莞香树也不例外。这时带着孩子来寻找春天的足迹,他们不难发现树林里的树枝末端冒出了一些小新芽和一些嫩黄色的花苞。带孩子走在幼儿园的小径上只听到他们叫到:“老师我发现了这棵莞香树结出了果子。”显然孩子们还分不清春天里的花苞和秋季里的果實,这让我刚好抓住了教育契机,给他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自然课。

四、家园教育合力,让家长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对莞香文化的热爱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显示了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和幼儿园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需双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3]” 为了把家长这一教育资源利用好,教师可以根据家长的职业特点把家长请进课堂,为孩子传授知识。这样不仅上课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浓了,同时还缩短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教学活动《莞香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请在牙香街上班的家长来班级现场进行莞香木的雕刻,让孩子亲眼目睹一块莞香木怎样变成一个价值不菲的工艺品。又如:《寻找莞香林》,让家长周末带着孩子到户外去寻找莞香树,通过寻找、讨论、辨认,进一步促进家长和孩子对莞香树的认识,同时又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幼儿园进行本土文化的教育,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老师用专业的理论知识,不断去实践、不断去调整、再实践的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只有去粗取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很好的把本土文化渗透到幼儿教育中。[1]

参考文献

[1] 李桂芳.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乡土资源的利用〔J〕,教育导刊,2005(09).〔2〕

[2] 网上参考文献《本土文化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与融合》

[3] 网上参考文献《家长有效参与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4] 网上参考文献《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