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兰
摘 要:众所周知,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尤其在农村地区要加强规范化管理,降低病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对病情的了解。因此,本文探讨农村地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对策,了解当前高血压管理的现状,分析其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端正农村地区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管理,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加强培训,使得农村地区卫生人员和村医提高自身水平,有效地对药物治疗进行规范。同时,引导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建立有效的评价管理模式,采取激励方式,普及健康教育,促进高血压疾病的有效防治。
关键词:农村地区;具体策略;高血压;规范化
引言:
随着当前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更加注重对疾病的管理,尤其在农村地区,高血压是农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要普及高血压相关知识,引导农民能够按照医嘱规范来进行服药,加强对血压的控制,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人们的认识,使得管理人员在进行具体的高血压管理过程中,提高规范性,加强对用药剂量的合理控制,采用合理的药物进行有效治疗。同时,普及安全知识,引导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不断加强对疾病的认知。
一、农村地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具体现状
高血压作为农村地区常见的疾病,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健康,因此,对高血压进行规范化管理,探讨其所存在的问题,有利于针对具体的现状提出有效的策略,促进规范化管理质量的提升。
(一)缺乏对高血压的认知
在对高血压进行管理的過程中,由于部分乡镇、村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缺乏对高血压的正确认知,没有意识到高血压的危害性。同时,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在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缺乏先进的观念,没有对具体措施进行落实,导致高血压疾病频发,影响着居民的身体健康。
(二)管理规范性有待提升
由于在进行高血压管理的过程中,三级管理职责不明确,没有对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同时,不同等级的高血压没有采取差异性策略,建立的电子档案不健全,导致整体的高血压管理效率低下。其次,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部分管理机构和医务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业务素质低。再者,农村地区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之后,往往所采取的方法不当,没有提高管理效果,所应用的具体措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三)缺乏完善的制度政策
在当前的高血压规范化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制度的制定,有效的保障健康安全,同时,加强对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然而当前的奖惩制度以及高血压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整体的高血压管理效果低下,没有为健康管理提供基本的依据,不利于管理效果的提升。
二、农村地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具体策略
在农村地区进行高血压疾病的规范化管理,要从思想和行为上对措施进行贯彻,开展规范化管理,加强对药物的控制,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一)提高对高血压疾病的思想认知
在农村地区进行高血压管理的过程中,要意识到管理的重点。首先,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机构要建立高血压管理系统,充分认识到高血压疾病的危害性,要定期的对血压进行检测,加上对血压的控制,减少伤残和死亡率,同时,联合相关卫生部门提高管理能力,进行精细化管理。
(二)建立高血压管理档案
在当前的高血压管理过程中,要对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同时,针对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居民档案,降低发生的风险,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但是,在当前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要建立高血压的管理档案,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完善,采用电子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加强对档案的保密性,同时,结合年龄、体重、疾病、血压水平所用药物以及所存在的不良嗜好,对信息进行收集,通过信息的数据分析,为实施健康管理提供依据,同时,在建立居民档案的基础上,要详细的登记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提高档案的普及率。
(三)促进规范化管理的开展
一方面,在进行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个体状况,对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加强对患者的干预,首先,要分级别进行管理,对于轻度的高血压要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以健康教育和非药物干预为主。其次,针对于二级管理,引导相关卫生机构进行定期的检查,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下,采取药物降压治疗。再者,对于三级的高血压进行管理,要提高规律性的降压治疗效果,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要加强警告,提高血压的控制率。
另一方面,对药物进行规范,尤其在高血压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级别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合农村的实际,选择降压效果好且价格低廉的药物。通过多种药物的搭配,使得血压能够达到标准值,对农村地区人员的用药进行有效的培训,使得在规范化的使用下能够提高血压的控制率。
(四)提高培训力度
在农村地区,由于部分乡镇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人员缺乏高血压的正确认知,在进行具体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水平低下,因此,要采用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公共卫生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理论结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同时,为高血压管理体系的完善做好铺垫。
(五)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与健康教育
在农村地区各类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要颁布相关自我管理指导手册,加强有效的引导,使得高血压患者能够自我测量血压,合理的利用药物,减少钠盐的摄入,增强体育锻炼,能够戒烟限酒。通过自我管理提高对高血压的防治,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另一方面,要对农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引导农村居民能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减少高血压病症的发生。尤其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居民没有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导致高血压管理工作相对较为复杂。因此,要从不同的途径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结合合理膳食以及药物治疗进行询问,借助卫生所的宣传栏颁布相关宣传资料,提升整体的防治意识。
(六)促进高血压管理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当前的农村地区,对于行政部门所制定的考核方案进行实施,要加强不同机构的联合,收取资料,抽取相关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走访。在考核指标制定的过程中,要提高规范管理的效率,增强治疗率、培训率,有效的达到高血压的有效管理,促进高血压疾病的有效控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农村地区,进行有效的高血压规范管理,作为公共卫生项目,要对人们的认知进行提升,建立规范的健康档案,对具体病情进行详细的记录,加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相关卫公共卫生人员要对村民进行有效的指导,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农民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率,降低血压水平。同时,农民建立规范的健康档案,采取有效的评价模式,建立激励机制,使得能够达到规范化的高血压管理,促进人们健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小迪,连素琴,阎春生,马艳丽.甘肃省民族与非民族地区居民健康档案与高血压管理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34).
[2]涂文旭,袁兴卫,李博.高血压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3年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5(13).
[3]潘海英,张良根.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的近期效果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11).
[4]刘芹,牛晓兰,刘晓文.199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