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勇 陈慧民 蔡小薇 马静
【摘 要】 本文在回顾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和分析了存在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对策:完善招生选拔制度,改进培养模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术氛围,开展主题研讨;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现状;改进对策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
我国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始于1985年,中共中央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改变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的模式,允许用人单位委托招生,为委托培养定向研究生提供了机遇;到200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0〕1号),明确提出改革研究生培养方式,可采取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并推动研究生培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到2010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构建学习型社会,进而促进在职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为提高在职人员业务水平,培养业务骨干,在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位教育的一种类型。
到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通知》表示,从2017年起,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全国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坚持统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将纳入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范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将纳入抽检范围。同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1、生源质量良莠不齐,学习动机差异明显
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社会企业等的在职人员,招收时入学门槛相对较低,生源的科研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经是单位的核心技术骨干,希望通过更深的理论学习和深造,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解决实际科研难题;有的是普通员工,希望通过学习获得文凭而得到单位的重用或晋升;而改革后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的是未能达到国家全日制录取分数线的调剂到非全日制的应届生,希望通过深造而获得求职的机会。
2、学习形式千差万别,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形式比较多样,大多采用进修班或集中时间进行授课的方式,常采用短课时授课;也有采用自学、网络授课等形式;改革后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还可跟班学习,与学校全日制研究生同时上课学习等。多样的学习形式,也很难保证学习的学习效果与质量。
3、培养过程管理松散,培养环节缺少监督
对于大多数的研究生培养单位,都是以培养全日制研究生为重点的,也具有丰富的培养全日制研究生的经验。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基本上沿用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借鉴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经验,不会有针对性地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也比较传统,教学内容偏于理论,没有突出在职人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特点进行教学,学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学要求也较全日制教学要求低,且疏于监管。
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环节,考查与评判标准基本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因研究生可能不在校的原因,部分培養环节形同虚设、走过场,达不到真正考核的目的和效果。特别是在实践教学和科研实验等环节,在职研究生不能真正参与其中,造成培养计划不能真正落实、执行。
非全日制研究生因工作、家庭并举,有的长期不到校,也未执行定期与导师联系的规定,造成人难找、教学活动难以通知,学生也无法接受学校学术氛围的熏陶,无法与导师和同学进行有效的学术交流与沟通。[1]
4、导师指导特点不鲜,指导质量难以把控
对于大多数的研究生导师,基本上都是既指导全日制研究生也指导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时还要兼顾自己的科研课题和项目,精力有限,难以面面俱到,加之非全日制研究生经常不在校,这也使得对他们的指导和科研情况掌握不及时、不了解;部分导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选题、实验等环节把关不严,放任不管,只看最终结果。
学校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导师的培训较少,导师基本按照自己培养研究生的经验指导,不太注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指导的质量不尽相同。
部分在职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没有就业的压力,加之工作和家庭的重担,随着学业时间的拖长,慢慢地放弃了学业。
5、非全日制扑朔迷离,社会认可程度不高
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都是由单位委托培养,定向就业的研究生,社会上对在职研究生的了解甚少,加之在职研究生招收门槛低、授课质量无法保证,培养过程监管不规范等因素,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一直被社会误解为是不正规的研究生教育。对于改革后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找工作时被招聘单位区别对待甚至歧视,部分招聘单位明确表示不招聘非全日制研究生,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就等于是本科生,课程教学不达标,在混学位。”
三、改进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对策
1、完善招生选拔制度
作为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在招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时,应严格做好资格审查工作,在复试环节应与全日制研究生标准一致,严格考核,必要时与研究生所在单位联系进行核实,保证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生源质量。
2、改进培养模式
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在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的范围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实践、考核等环节,也可适当放宽最长学习年限,给予那些在职人员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业有成。
首先,应明确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学校应因地制宜地制订出符合非全日制教育特点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体系,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方案必须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培养的范围不能狭隘,并且坚持教育与实践、理论与技能的联系与结合。[2]
其次,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形式。非全日制研究生来源广泛,学历水平也高低不同,对理论知识的吸取和理解力不尽相同,这就促使授课教师不能以点盖面或满堂灌的形式授课,要不断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质量、考核方式等,利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展示枯燥的理论知识,借鉴经典的案例来讲授理论与实际的应用。同时,在授课方式上,可以采用网络课堂、远程教学、慕课等手段,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可能不在校和时间不充分的困难。
再次,应加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环节的监控。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课程考核、开题审核、中期考核、盲审、答辩等环节要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把控,确保每个环节不疏漏、不流于形式,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最后,要加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管理。学校和导师应对在职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建立完备的考勤、反馈制度,要求他们定期到校考勤或网络打卡,定期与导师见面汇报学习、科研成果,做到人不在校内,但离不开校内。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负责制,没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水平的研究生,特别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有其鲜明的特点,他们可能不理解专业理论知识,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学习,但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沟通、理解、合作能力。而我们的研究生导师,主要以培养全日制研究生和攻坚科研难题,对非全日制培养的关注度不高。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完善相关政策和考核标准,加强各类型导师队伍建设,选拔具备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导师指导非全日制研究生,并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在学制内毕业作为研究生导师的量化考核指标,完善研究生导师的评价体系。
学校应定期举办非全日制研究生导师的培训交流会,充分分享和解决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的经验与困惑,提高导师的指导水平。
4、營造学术氛围,开展主题研讨
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校内学术交流活动,例如可以请已经在工作岗位上获得成效的在职研究生做实践报告等,促进非全日制研究生之间的经验交流,营造学术氛围,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强化他们的学习初衷,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坚定他们的学习目的。
5、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学校与委托培养单位应积极联系,共同探讨,建立一套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奖惩体系。学校可以设立一定的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委培培养单位可以对研究生因深造进修而促进生产并能改善或解决实际问题的,在遇到职称评定、技术岗位定级、薪酬待遇提高等关乎在职人员利益时给予相应的优惠条件和政策,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3]与此同时,依托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可深入探索校企联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6、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政府部门应通过财政支持、税收减免、政策引导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扶持力度;社会企业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与经济效益并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给予多方面的反馈,从而促进教育改革,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4]
7、加大宣传力度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全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响应国家教育政策践行终身学习的实际体现,理应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接纳,特别是在2016年之后,更加规范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在招生、培养、授位等环节与全日制研究生坚持统一标准,保证了培养质量。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高校,应积极参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宣传,不仅是在招生环节,在研究生就业时更要宣传,消除误解与歧视,让非全日制研究生得到社会的认可。
【注 释】
[1][2] 陈爱红.在职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
[3] 张志宏.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
[4] 耿松青.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海峡科学,2016(11).
【参考文献】
[1] 杨大伟.浅议在职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4(9).
[2] 赵永丰.在职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4(3).
[3] 杜绍帅.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19(4).
【作者简介】
刘小勇(1980—)男,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任职于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主要从事研究生培养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