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华
摘 要: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文章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以对比阅读为教学策略,提出:聚焦字词,在对比中发现诗歌语言的建构;深入解读,在对比中发展思维能力;品味意象,在对比中提高审美情趣;知人论世,在对比中提升文化修养。教师通过古诗对比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对比阅读教学;小学古诗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7-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3-0046-02
目前语文界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主要包括四个层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培养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是为全面、终身、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家园。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语言表达,体会古诗词人的思维方式,在品悟诗境诗情中提升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群文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小到字、词、句、段的比较,大到两篇或多篇文章的对比,通过揣摩异同,把握个性特征,我们可以发现作者表达的精妙所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语文素养。
一、聚焦字词——在对比中发现古诗语言的建构
古人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练,都是经过诗人仔细推敲提炼出来的。诗人常常为求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短短几行,往往一个词或一个字就能形象传神地把诗的意境、内容甚至情感包含其中,着实高明。聚焦字词,对比理解诗人用词的准确和生动,是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方法。
(一)诗题对比,领悟古诗语言建构的丰富内涵
诗歌的题目是学习整首诗的基础。在同一主题的诗歌中,题目所传递的信息值得我们去思考。对比诗题,同中求异,可以为品悟诗情做铺垫。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中,可以把两首古诗放在一节课进行教学,一开始,直接解诗题导入,对比诗题的异同,教学诗题中的不同之处时,学生发现:到广陵用了“之”,到安西则用了“使”。之和使的用法,是诗人表达上的需要。首先,之表示到的意思,使则指出使,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学生通过二者区别的学习,有助于在之后的学习中感悟诗情。除了不舍和祝福,《送元二使安西》中更因出使荒凉的安西,多了几分伤感。其次,广陵与安西对比,广陵所在之处是风景如画的江南,而安西则是满目荒凉、人烟稀少的西部。对比友人所去的目的地不同,也为两首诗歌的意境做了铺垫。在对比中,语言文字的密码被层层揭开,诗人语言建构的内涵在课堂中真正被发现。
(二)词语对比,体会古诗语言凝练的表达效果
诗歌的语言虽少,但如果没有细读其中蕴含的深意,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就只会隔靴搔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教学“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时,教师质疑:下也表示“去、到”的意思,为什么用“下”而不用“上”呢?如果只是粗略地读,学生肯定不知其所以然,但通过对比、思考,就能开启语言密码的大门。教师点拨学生:沿河自西向东称为“下”,这是古代文化知识,激发了学生探究古诗的欲望。于是,有学生质疑:“为什么用烟花三月而不用繁华三月呢?”课本中,烟花注释为繁华。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查阅资料,引导学生明白:烟花形容三月的扬州柳絮如烟,并出示柳絮漫天飞舞,如烟雾迷蒙的图片,学生就能直观理解烟花的意思,进而结合柳絮是古代送别的意象,与诗歌的意境更符合。这样,学生对诗歌的意思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古诗独有的语言表达方式,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的彰显,在对比中解读诗歌的语言密码,让我们更深刻地领悟古诗语言独特的魅力,体会古诗语言的凝练准确,为语言的表达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解读,在对比中发展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层面的思维能力,主要指在语言文字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关键词句有理有据的分析、归纳、联想、评鉴等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让课堂有足够的思维密度和强度,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同一主题的古诗,同一词牌的词,同一诗人的诗词,都可以对比阅读,增大教学容量,增加思维密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整体对比,提升理性思维
整体对比,是指主要学习一首诗,另一首诗在拓展环节出示,通过对比,整体上区别二者表情达意的异同,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如在教学《静夜思》时,可对比李白的另一首古诗《古朗月行》,引导学生发现同样和月有关的诗,但在表达的情感上却不同。《静夜思》是借助月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古朗月行》是直接描写月亮的样子,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之情。通过对比,学生对两首古诗的理解更加深入,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在教学《池上》时,教师可拓展引出其他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如《小儿垂钓》《村居》《所见》,以一带多,從整体上感知儿童生活的天真、自由,以及以描写儿童生活为主题的诗歌的内涵。
(二)多元对比,培养创造思维
多元对比,本身就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把两首古诗的各个环节进行对比,打开独特的诗歌教学天地。
一位教师把三年级下册的《乞巧》和《嫦娥》放在一节课进行对比教学,解读编者意图,捕捉到《乞巧》热闹幸福的情绪是对比理解《嫦娥》孤寂情绪的有力资源,对比关键词,了解古诗环境之相似;对比相关故事,感受古诗情绪之相悖;对比女孩乞巧时的幸福画面和嫦娥在月宫中凄凉的画面,体悟情景相融,催生不同的意境。层层对比,摒弃了枯燥重复的朗读,而是带着思考读,读得投入,悟得深刻,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古诗对比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独特而有创造性的深度解读,引导学生对比学习诗歌的形式和内涵。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对古诗的认识清晰化,促进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也立体化,促进了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品味意象,在对比中提高审美情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诗歌通过意象来寄托诗人的情思,营造出一定的意境,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
(一)纵向对比,感受不同的审美情趣
文本间对比,是对同一位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创作的诗歌进行比较,来感受诗歌的不同审美情趣。在教学李白的《望天门山》时,可将这首诗与作者的其他写山水的诗进行对比阅读,如《独坐敬亭山》。年仅25岁的李白看到天门山时,充满乐观豪迈之情;而年已半百的李白看到敬亭山却充满孤寂和无奈。引导学生明白:随着经历的增长,诗人笔下相似的景物,也流露出不同的心情,细细品味文字,对比文字中的不同信息,再结合背景知识解读,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横向对比,营造强烈的冲突美感
横向对比,指的是对同类事物之间进行比较。诗歌中同样都写地点,但两个地点形成的意境反差却极大,在对比中更加鲜明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如《送元二使安西》中前两句渭城的美景,其实是反衬安西的荒凉。教学时,笔者通过图片文字出示三组对比:渭城杨柳依依,安西却——黄沙漫漫;渭城生机勃勃,安西却——大漠茫茫;渭城这里有亲朋好友的相伴,而安西却举目无亲。意象的对比特别醒目,配上悲凉的音乐,看着图片,如同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之旅,教师动情引读,学生在脑海中对比两地的景色,对比着明艳之美和苍凉之感的差异,更能入情入境地感受诗人送别的依依不舍。诗歌的美,是高雅含蓄的,是动人心魄的。对比阅读,通过链接诗歌背后的资源,挖掘诗歌的空白点,让诗歌的意境更宽更深,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力和判断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四、知人论世,在对比中提升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简单地说,就是做人做事的素养。阅读诗词时,要把握诗人的思想历程,教师深入解读文本,联系诗人经历理解诗的内涵,能够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悟,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诗歌风格对比,感悟诗人情怀
诗歌风格是诗人在长期创作中逐渐形成的艺术个性,与个人的经历、气质有很大关系。同样写爱国诗词,毛泽东的诗词多豪迈乐观,而陆游的诗词多沉郁悲壮。于永正老师把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放在一节课进行教学,于老师以词的小序为抓手,引导学生从词句中感受毛泽东词和陆游词的不同意境,体会两位诗人不同的诗歌风格。最后,于老师让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并说说理由。可以看出:陆游充满傲骨、坚贞不屈的悲壮,毛泽东充满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豪迈,这给学生带来不同的精神滋养,丰盈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背景经历对比,品悟人生哲理
教师把相似题材的作品作对比教学,让学生联系诗人不同的背景经历体会诗歌内涵,会使教学达到更高的境界。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教师可联系诗人写作的背景经历进行对比。写《望天门山》时,李白怀抱着济世安民的梦想,离开四川,乘船远游;一年之后,他来到天门山,看到的景物色彩明艳,气势高远,正如自己当时愉悦的心情、高远的志向。所以他无比自信,充满豪情壮志。而写《饮湖上初晴后雨》之时,苏轼受王安石派别的排挤,被下放杭州,仕途不顺,但他并没有抱怨,而是陶醉在西湖的美景中。教师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面对生活,我们身处顺境时要充满远大的志向,身处逆境时也要洒脱乐观。
五、結语
余文森教授指出:学科教学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古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财富,其中凝练的诗行扣人心弦,令人回味,诗人本身的精神力量也在召唤我们与之对话。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古诗教学,呼唤教师有更深的学科素养,并把古诗的精神内核传递给学生,做文化传承的点灯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文森.核心素养的教育意义及其培育[J].今日教育,2016(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