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新时代,对小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这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持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抽象思维重要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如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提出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形象思维;抽象思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要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观”,一定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数学特点就是具有“抽象性”,而且数学既需要形象思维,同时也需要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当前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绝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而且也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的问题,导致学生仍然停留在形象思维当中,而没有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进行有效结合。这就需要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有效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通过持续不断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努力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特别是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践表明,学生的抽象思维越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越轻松、教学质量也会越高,因而通过积极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使数学教学取得更大的突破,一些优秀的教师都采取“渗透教育”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抽象思维,比如通过以“具体运算”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向“形式运算”转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学生的抽象思维逐步形成之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运算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比如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更加重视教学方法创新,特别是通过“由浅入深”的引导性教学,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不断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活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诱导性”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使学生的抽象思维活动不断“累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而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得到了根本性转变,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目前一些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仍然停留在浅层次上,甚至一些教师只是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从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出发开展教学。有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方面,不注重“以人为本”,特别是没有正确处理好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的关系,普遍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不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这就直接导致一些教师尽管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比如个别教师不注重“学具”的科学应用,有的过于依赖学具,有的则很少应用学具,因而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有的教师则不注重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在开展持续性“渗透”教学方面比较薄弱,比如还没有将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作为一条主线,潜移默化培养小学生抽象思维不够到位。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比较传统
有的教师不注重“由浅入深”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特别是没有针对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差的特点入手构建抽象思维能力教育方法体系,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导致培养小学生抽象思维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惯性思维”。比如有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应用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采取灌输式的“死记硬背”方式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这种方法尽管短期成效较高,但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学生就会出现概念、公式等混淆,因而根本无法提高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的教师则还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属于“系统工程”,因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没有进行系统性设计,特别是在教学当中缺乏对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引导,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小学生“一题多解”以及“多题一解”的意识和能力,再比如有的教师不注重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当中,同时也不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在科学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以及综合应用各类知识方面缺乏有效性。
(三)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有待优化
很多教师在教学模式方面仍然比较传统。比如有的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尽管也想更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不注重通过“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特别是对问题的设计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而且也不能将问题一步一步引向深入,学生的思考与分析缺乏持续性。还有一些教师不注重将“个性化作业”作为培养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模式,特别是不注重将分类教学与“个性化作业”进行有效结合,在“记忆、理解、运用、综合、探究、创新”六个层次建设方面不够到位。有的教师则不注重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比如“微课”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没有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角度进行科学设计等等。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实施策略
(一)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来说,一定要在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创新方面狠下功夫。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促进小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性,并且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组织实施。比如在开展三角形面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动手操作”为基础,引导学生画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并且剪下来引导学生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以此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总结,使他们能够认识到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最终得到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这种通过动手操作的形象思维向分析和总结的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创新教学理念也要求教师一定要切实加大对如何更有效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研究力度,更加重视“学具”的科学和有效应用,而且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过程中也不能盲目追求进度,而是要通过“渗透”的策略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每堂课都要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以有效引导学生不断强化抽象思维能力。
(二)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对于培养小学生抽象思维来说,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学方法创新,但目前一些教师对如何更有效的培养小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缺乏深入的研究、实践和总结,导致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持续提升。要将“由浅入深”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要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的特点入好,积极探索构建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体系,比如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组织更多的“感性材料”,通过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组织和运用,最后深刻认识到数学的原则。要将培养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开展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培养学生拓展思维作为重点,既要培养“一题多解”的能力,也要培养“多题一解”的能力,比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分组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最后再将所有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并呈现给学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引导作用。
(三)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在培养小学生抽象思维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型的过程中,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性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更具有实效性。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极端重要性,并且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积极推动教学模式创新。由于每个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尽相同,因而在教学方面一定要突出个性化和特色化,将“分类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模式,比如可以将“个性化作业”纳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体系当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推进在“记忆、理解、运用、综合、探究、创新”六个层次。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要将“问题导向”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模式,比如在制作多媒体PPT课件的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行思考,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小学生的分析能力,还应当对多媒体PPT课件进行游戏化和演示化设计,并将问题逐步引向深入,学生通过一步一步分析最终就会理解数学原理。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且正处于思维发展初期阶段,因而小学生普遍具备较强的形象思维,但抽象思维都比较薄弱,这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广大数学教师一定要切实加大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程性研究力度,特别是要深刻认识到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极端重要性,从推动教学创新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入手,更加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坚持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积极探索更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机制和教学策略,重点在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理念、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进而积极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最大限度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缪露露.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7):45.
[2]张觉.小学数学教学要着力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和諧发展[J].小学教学研究,2018(27):44-46.
[3]王志兴.培养中年级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J].教育,2016(12):47-48.
作者简介:
柯毅妹,福建省漳州市,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