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自然,快乐探究

2020-03-30 03:18顾桢铧
文理导航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幼儿

顾桢铧

【摘  要】《指南》中建议,教师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时应当经常带领幼儿接近大自然,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幼儿准备新奇有趣的工具,并且教师也应当加入探究的过程中,用教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感染幼儿,引导幼儿对自然进行观察,发现自然中的不同现象,并寻找现象背后的原理,并且教师还需要引导和帮助幼儿使用多种方法记录探究的过程,让幼儿能够通过记录的现象进行思考,使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因此,本文对指南中的建议在现实教育中的实施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亲自然活动;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国内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当与生活相结合,通过让大自然展示它的美好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通过展示自然中的规律启发幼儿的头脑。虽然陶行知先生已故去多年,但是他的教育理念从未消失。现阶段的教育中出现了“自然教育”的新式儿童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要求在幼儿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的方式,让幼儿主动与自然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开展对幼儿的教育活动,让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

一、在亲近自然中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要通过亲自然活动使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培养,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带领幼儿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在活动中,幼儿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究是较为肤浅的,教师可以通过交流对幼儿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幼儿能够将思维无限扩展。

例如,農村幼儿园的教师可以在春天带领幼儿到小山坡上,让幼儿在小山坡上自由欣赏大自然的风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行为是自由的,他们可能会去寻找各种颜色的花朵,可能寻找青草中跃动的各种小虫子。当幼儿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他们会与身边的同伴交流,例如,有的幼儿可能会大声地喊出:我找到了一朵红色的花,这朵花好漂亮,也好小,但是这朵花没有香味!这个幼儿的发现可能会吸引好几个幼儿,他们会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教师可以加入到幼儿们的交流中,对幼儿的思维进行引导,如教师可以说:你们看这里只有这种植物开花了,不知道这种植物开的花是不是只有这一种颜色?教师说完之后,可能就会有幼儿说:教师我在那边看到了不同颜色的花。然后教师可以和这些幼儿一起去看另一朵花,对这些花进行对比。当然,像这样的对话过程不一定能实现,这也是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引导的原因,教师可以使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或者提出疑问的方式加入到幼儿的探索活动中,引导幼儿对事物进行归类、推理,让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二、在实物感知中发展认知观察能力

无论是农村幼儿园还是城市幼儿园,带领幼儿外出开展户外活动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户外活动虽然能够释放幼儿的天性,但是也容易发生事故,毕竟幼儿的年龄太小,并没有太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即使有教师的看护,幼儿也容易出现意外,因为自然中危险的元素实在较多。因此,教师可以在园内开展亲自然的活动。现阶段的大部分幼儿园中基本上都有绿化的植物,教师可以在园中针对这些自然资源开展亲自然的活动,让幼儿在通过实物感知发展认知观察能力。

例如,假设时间是秋天,园内有落叶树和常绿树,那么教师可以使用这两种树引导幼儿进行实物感知。首先,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观察两种树,对比两种树的不同之处。由于两种树的差别较大,幼儿可以很容易的发现两种树的树叶形态有非常大的差异,落叶树的树冠上大部分叶子都泛黄了,叶子泛黄后还会飘落,而常绿树的树冠上却几乎都是绿叶。教师可以让幼儿将这些不同记录下来,然后教师提问幼儿,为什么落叶树的叶子会泛黄飘落,而常绿树的叶子却不会呢?是两种树的树根、树枝还是树叶不同呢?教师在提问后幼儿就会对这两种树的细节进行比较,由于能力的限制,幼儿能够发现的主要是树叶的区别。幼儿从视觉角度可以发现两种树叶的颜色不一样,落叶树的叶子是枯黄的,而常绿树的叶子虽然掉落却依据是绿色的。然后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感知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两种树叶的特点,通过直接接触,幼儿可以发现常绿树的树叶比落叶树的树叶更厚更硬。这时教师便可以向幼儿解释,常绿树的树叶上有蜡质层的保护,所谓的蜡质层就是常绿树叶上油滑、光亮的那一层物质,由于有直接的接触,幼儿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教师的形容。通过实物感知的方式,幼儿的认知观察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在进行思考时主要使用具体形象思维,因此,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时应当让幼儿与感知的对象近距离接触,通过直观的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和学习。具体而言,就是幼儿教师开展实践活动,让幼儿们亲自动手进行相关实践,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城市幼儿园没有农村幼儿园那么便利的自然资源,在日常的教学中,城市幼儿园的教师虽然可以引导幼儿在上学或者放学途中对所看到的植物或者是自然景象进行观察,但这些景物无法用于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中开展适宜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大型种植活动或者小型种植活动。所谓大型种植活动是在幼儿园内的种植角中种植植物,如黄瓜等蔬菜,幼儿能够操作的是每天浇水、施肥、观察。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引导,防止幼儿进行破坏性操作。小型种植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使用矿泉水瓶、沙土、种子制作一个小的盆栽,通过这个制作过程和盆栽的培养过程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小型种植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因为即使是小型盆栽也有浇水、晒太阳等,并且小型植物的生长速度较快,能够让幼儿的实践有更加明显的效果。

四、在边学边玩中发展解决问题能力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在幼儿玩耍时加入观察和实践方法的引导教学,让幼儿在边学边玩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幼儿园中开展亲自然的教学活动时,由于幼儿对园内的景物接触较多,如果让幼儿自由观察,那么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可能难以得到提升,也就无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引导幼儿使用科学的探究方法,使幼儿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让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例如,在进行幼儿园大班的主题活动《有趣的水》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蔬菜和水果,如萝卜、土豆、青菜叶子、韭菜等,然后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大盆,然后让幼儿将这些材料放在水中,观察这些材料是沉在水中,还是会浮在水面。当然,为了增加游戏的效果和乐趣,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在实践中先进行思考和猜想。在实验时,教师让幼儿记录材料的浮沉情况,发现萝卜和土豆是沉没的。教师再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这些材料浮起来呢?幼儿便努力思考,得出方法,将萝卜和青菜叶绑在一起,让青菜叶带着萝卜浮起来,然后幼儿通过实验发现不行。最后幼儿在多种实验后,发现足够大或者足够多的树枝可以让东西浮起来。通过这样边玩边学的过程,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指南》,还是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亦或是“自然教育”理念,都是提倡幼儿教师通过开展亲自然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充分使用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如农村幼儿园可以带领幼儿在安全的自然环境中开展亲自然的观察、探究活动,而城市中的幼儿园可以带领幼儿去参观公园或者是植物园,在这些场所开展亲自然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在这些亲自然活动中渗透教学科学的观察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倪亚君.在亲自然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5(1):190

[2]赵玉芳.浅析通过种植向日葵培养大班幼儿的探究能力[J].艺术科技,2019(7):232

[3]戴翎,钟婧珺,许赛男等.幼儿亲自然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5):4

[4]陶亚红.幼儿园科学活动探究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0):1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168)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能力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
结合新课标要求对高考物理实验题命题特点的分析和研究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紧扣“环保”主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