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杰
摘要:通过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赛项创客实践内容的研究,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最终实现从“精英教育”到“人人教育”的大赛目标。
关键词:创客实践双创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1-0094-02
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促成部分,主要承担培养基础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从2014年教育部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从国家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需求,以及“中国制造”向着“中国智造”转变的要求来看,中职学校应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创新创业”知识的教育,培养具有“双创”能力的技能人才。
在教育部组织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中职组的项目中,“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赛项分为两大部分考察学生的能力,一部分是考查学生建模能力的“数字样机”模块,一部分是考查学生设计能力的“创客实践”模块。其中创新能力是“创客实践”模块考察的重点,占整个比赛中的三分之一比重,该模块的竞赛内容包括产品设计以及产品加工装备,要求选手独立完成产品的创新设计,除注重创新性外还应注意安全性、科学性、合理性等,真正能实现从作品转变为产品。
自2017年始,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着手专业升级与转型建设,确定在原有计算机应用专业基础上建設工业产品设计与3D打印方向,尝试探寻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升级发展途径。通过专家指导、专家论证、企业调研、兄弟院校调研等方式,探寻基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结合国赛赛项资源,进行“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在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业产品设计与3D打印方向1中培养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工业产品初级设计能力、3D打印技能的创新型人才,拓宽学生知识面、技能水平与就业渠道。
1“双创型”人才的定位
“双创型”人才,即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在新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新知识、新技术发明设计出新产品或新服务的能力;创业是将创新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创造价值。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双创”型人才主要能力包括:
1.1具有创新创业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企业考察期间再三强调自主创新的意义与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行业、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开发新产品,实现二次创业需要“双创型”人才的引进,中职生的培养是定位为培养适合企业“蓝领”岗位的人才。因此,学生在中职学习阶段应强化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学校营造的创新氛围来培养自我的创新意识,以适应社会、行业、企业用工的新需求。
1.2具有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学会学习”素养,要求学生应该具有学会学习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与终生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根据中职学校学习的特殊性,中职生除了进行课堂学习之外还要紧跟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节奏,通过自主学习,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开阔自己的眼界,从而提高捕获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
1.3具有创新创业能力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推动我们向以人为本的创新型社会发展,社会、行业、企业等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中职学生应初步具备将创意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者将创意转化为对产品的优化的素养。“双创型”人才培养成为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重点目标。创新不一定是从新做起,还包括将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双创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开放性的人才。对中职生来说,如何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功能、新的用途,如何推陈出新,推向市场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1.4具有信息收集能力
信息时代的社会发展,信息资源是现今重要的生活资源,“双创型”人才从海量的信息资源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就显得十分关键,如何在海量的信息数据中分析、整理,提取出有价值的部分,并合理应用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创新设计,实现产品创新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必备要求。因此,是否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能力是“双创型”人才基本素质之一。
1.5具有沟通协作能力
现今社会生产的发展,不再是一个人能单打独斗能够成功的,一个成功的产品是行业、企业各部门团结协作的成果,一个成功的产品设计人员除了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具有大国工匠追求的工匠精神、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之外,还应该具有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能在创作设计工作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协作、和谐共处,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目标。
2“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十八大以后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双创”能力成为重点考察点。中职学校在培养“双创型”人才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如何构建“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基础。
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本专业方向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满足社会对中职学校教育的要求。
2.1培养目标
在工业产品设计与3D打印专业方向建设中,应首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充分的企业调研、兄弟院校交流,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等国家有关规定,以及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相关标准,结合福建省、泉州地域情况外,全面考虑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结合技能大赛赛项规程资源进行转化,制定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人才培养规格中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双创”能力包括:
①具有一定的产品创意,并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设计能力;
②具备一定的产品造型表达能力,并为产品进行相应配套的包装设计能力。
简单的阐述,就是学生必须具备掌握产品改良、产品设计、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专业核心知识;具有改良产品能力、创新产品能力以及将创新产品推广获取市场与效益的能力。
2.2培养模式
具有符合可操作性的培養模式决定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培养出“双创型”人才的基础。在确定培养模式中,首先拓宽培养途径,充分利用竞赛资源进行转化,如:
①将大赛赛项的专家资源转化为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并邀请专家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出谋划策,提出宝贵的意见;
②将大赛赛项企业资源转化为专业建设校企合作伙伴,通过校企合作、企业特聘教师入校教学、产教融合、共建实训室、教师工作室等方式完善学生培养模式。
2.3教学内容
首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双创型”人才的保障,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将实际企业案例和相对独立的项目引入课堂,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如在《产品创意与宣传》课程中按阶段给定主题,要求学生对该主题产品进行需求分析;结合产品的功能、形态、结构、材料和工艺等产品设计要素,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实训》课程中实现产品设计;在《3D打印综合实训》课程中实现产品模型;最后在进行广告创意设计与宣传。
其次调整教学内容,将赛项样题资源、题库资源转化为专业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通过项目分析、任务分工、团队协作来完成项目任务,了解企业实际没计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创客实践》课程中分阶段根据国赛样题资源转化为相应的产品创意设计要求,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产品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完成产品创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产品实现能力,适应企业实际需求。
2.4教学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传统考核方式往往注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培养的人才也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对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基本依据,结合福建省、泉州市的区域产业特征,并充分考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大赛赛项评分标准转化为专业技能评价,改革教学评价的方式,增加客观反映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核内容,激励学生创新创业行为,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具体措施包括:
①调整专业课程考核内容,在《工业产品设计》《三维扫描与逆向成型》《创客实践》《3D打印综合实训》等课程的考核中增加创新设计能力的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②调整考核项目,将《产品创意与宣传》课程的考核方式由考试方式改变为设计作品展示与宣传,组织学生开展创意作品展,通过展览反馈的方式获得考核成绩,将考核方式由试卷变成实战,将作业转变为作品。
③鼓励学生参加双创比赛,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如“和职教杯”福建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新创业大赛)、其他相关部门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如团中央组织的全国职业学校三创大赛)以及行业组织的各类双创大赛,将大赛作品转化为课程专业,将大赛成绩转化为相关课程的考核成绩。
④鼓励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以赛带学、以赛促学,在竞赛过程中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点带面,促进专业发展,将竞赛成绩转化为相关课程的考核成绩。
3初步成果
我校工业产品设计方向学生、“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竞赛团队在2018年已获得多项成果,具体如表1。
并积极将“双创”作品进行实用转化,提交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两项(便携式太阳能充电与旋转充电分体LED灯、太阳能航拍飞行器)。
4总结
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技术人员的重要基地,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实施,标准技术型人才也应具有一定的“双创”能力。所以,中职学校工业产品设计专业培养“双创型”人才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联编辑:光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