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场域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化与建构

2020-03-30 03:11景晓旭
宁夏党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话语权意识形态

景晓旭

摘要:在多元文化场域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主导地位被削弱、权威身份被消解、功能定位被干扰的挑战和困境。研判和考察多元文化场域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能够有效应对多元文化思想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冲击,对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多元文化;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0)02-005-014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是文化场域中的一个焦点和重点问题。文化与意识形态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必然会受到多元文化场域的影响。坚持问题导向意识,发现并研究多元文化场域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换与特征,有效应对各类文化的渗透和侵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在全社会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目标,以话语权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导向,努力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彰显时代性、突显规律性、凸现创造性。这已然成为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1]。意识形态工作的好坏事关文化方向的合理性、道路的正确性、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文化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其主要目的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内化为个体的精神文化追求,推进利益相关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的认同,并以此指导行为活动。但当今中国各种新旧思想相互碰撞、多元文化交织和渗透,价值文化选择多样,社会意识觥筹交错,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和领导权,影响着我国公民的价值观。走好新的长征路,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支撑全体中华儿女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在多元文化场域中必须清醒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需要从坚定“四个自信”与“两个巩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三个层面,也即是存在、认知和价值三方面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二、多元文化场域的表现

在多元文化背景影响之下,多元文化场域逐渐形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指出:“我将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构型,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2]他认为,“场域”最主要的特征是关系性,是客观事物相对位置之间的关系网络,是由各个彼此相对独立的关系网络组成的社会空间。主要有:“经济场域、政治场域、艺术场域、学术场域等;社会作为一个大‘场域就是由这些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场域构成的。”[3]政治场域以权力为枢纽,经济场域以利益为枢纽,而文化场域主要由以价值观、观念、心理、思维、习惯、行为等为主要代表的思想文化为枢纽相交织而形成的。依据布迪厄理论而言,文化场域是一个区域或地域的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多个文化持有者之间形成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综合场或文化存在形态[4]。故而,根据各个文化存在形态的不同,文化场域存在着主流文化场域、精英文化场域、大众文化场域、传统文化场域,西方文化场域,各个文化场域相簇拥屹立于马克思主义周围,呈现出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局面。

(一)主流文化场域

主流文化场域毋庸讳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相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体现和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脉络和方向的文化场域。我国社会主流文化既是政治和经济在思想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是对政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文化心态,同时是思想文化建设的指明针,承载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思想和价值的重要寄托,为多元文化场域和谐有序运行提供根本的价值指引。同时它借助政治话语宣传平台,体现党与国家和人民的价值追求和取向,是中国梦凝聚力量的吸盘石,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中国话语”“中国特色”“中国形象”的重要表达。

(二)精英文化场域

精英文化场域是拥有较高理论素养和较好思想道德修养的知识分子阶层以满足精神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在文化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中传播和分享精神成果的文化场域。精英文化是高品位、高素质和高追求的文化,它着眼于社会发展变化,聚焦时代问题,紧追时代步伐,崇尚科学与人文精神,呈现出优化社会公民精神性,提升学术专业性和传播途径联动性等的特征,体现着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展现着其自我价值取向,是其审美情趣的重要表达,在多元文化场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占据着突出的地位。

精英文化场域在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创新社会文化发展内容和形式、壮美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以及为社会文化与科技进步等注入活力,提供动力等方面发挥了鲜明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众文化场域和主流文化场域的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大门的进一步打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精英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物化和商品浪潮的影响,精英文化场域中的部分文化逐渐堕入单一化、平面化、商业化、功利化、实用化和金钱化的深渊,日渐丧失了对真理追求的热情和动力,偏离了政治文化的主心骨,在某种程度上固化了精神文化场域的发展,使其裹足不前。

(三)大众文化场域

大众文化场域是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前提背景下,以适应是市场经济和满足社会需求的文化活动,在文化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活动中被全球人民认同和接受的文化场域。其主要是以消费性和娱乐性为主的文化交流活动,反映着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时效、高流通的生活方式,蕴涵着人们日益提升的多层次文化需要和追求。

大众文化场域中,由传统的、现代的、东方的和西方的等不同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交织而构成,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具有发展或阻碍的作用。大众文化立足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植根于民间老百姓的社会实践,以其接地气、个性化、通俗化和民间化等的特征使社會大众喜闻乐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要积极借鉴大众文化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迎合大众审美和趣味,为主流文化场域的发展提供营养因子和新鲜血液。但由于受社会商品化和利益的驱使,部分文化生产者生产低级、庸俗、恶俗、媚俗等“黄色”“黑色”“灰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道而驰,严重腐蚀着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世俗化”,干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身份认同和功能定位。

(四)传统文化场域

传统文化场域是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通过文化实践活动而创造、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场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5]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和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基础上而从事的文化创造活动,以及精神文化产品和成果的总和。同时,也包括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逐渐积淀形成的文化制度体系、风俗习惯,观念形态等。因而,中国传统文化场域中既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和爱民思想,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也有三纲五常、等级观念和官本位等的封建落后文化,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不断发展。文化的精华部分能够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中国特色话语,糟粕的部分则会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产生消极影响。

(五)西方文化场域

西方文化场域是反映以美国、欧洲、英国等国家为代表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的文化场域。西方文化突出强调个性,崇尚个体自由,是当代西方社会社会思想和观念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表达。

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建设具有双重的作用。西方国家凭借自身优越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在文化方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借助改革开放的大船,不断涌入我国。一方面,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民主、平等、自由和创新精神,对西方国家和世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假借和平、民主,人权等外衣,用和平演变的方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主权干预、文化渗透和扩张,毫无根据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进行指责、谩骂和诋毁、歪曲事实,这严重威胁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和领导权,冲击着民众的价值观和国家的认同感。西方文化场域是我国文化场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加强主流文化的建设,消除其负面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

简而言之,文化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意识形态决定发展什么样的文化和怎样发展文化,文化是意识形态产生的基本前提,二者相辅相成,共处于统一体中。多元文化场域中的多种多样文化影响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因此,必要而必须探讨多元文化场域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解构

“意识形态”最早现于特拉西的《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主要是指“观念科学”或“观念体系”。后来,意识形态出现在西方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研究领域中,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概念,学者多从宏观肯定、微观否定和中观中性角度进行阐释和解读。“话语”简单而言就是指语言表达。语言是将人类和动物区分而来的重要标志。因此,话语包括说话者和接受者,话语环境和话语工具等。话语权是建立在话语基础之上的,主要是指话语主体借助于语言符号及其言语交流,将其认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通过外部环境嵌入“接受者”的思想深处而形成的社会影响力、权力和地位。为何要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这是因为,无论是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个体日常生活,都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尤其是西方国家假借文化之衣,传播其资本主义价值观试图瓦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不同程度地进行颜色革命等的宣传和渗透。因此,要取得意识形态工作的完全胜利,就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也即是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表达方式主要有政治话语权、文化话语权和规训个体精神文化生活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一)作为国家权力象征的政治话语权之表达

任何历史社会和时代的阶级统治者取得意识形态领导权后,都要通过建立完善的话语系统宣传其思想、理论、观点和主张,得到该阶级成员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从而确立和巩固其合法执政地位。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意识的重要体现,是其经济利益和政治观点的集中表达,是其历史、经济和政治地位的重要反映。意识形态是取得统治地位阶级排除异己政治主张和信仰并为其自身合法地位、国家合权统治、经济基础合理性等辩护合宣传的门面。当今社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是其重要宗旨。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合法性、合理性和生死存亡,关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意识形态作为国家权力象征的政治话语权,它依附于统治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合法性,经济基础的合理性、上层建筑的合规性、同时辅以监狱、警察和司法机关,使公民内心深处产生对其社会制度、理论,道路等的认同和支持,并形成一种信仰,共同在全社会范围内维护统治,从而达到巩固政治合法地位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二)作为主流思想文化代表的话语权之表达

意识形态话语政治权力主要是通过统治阶级建立的法律约束性和权力的强制性以及权威的合法性而实现,但并不是巩固意识形态地位,公众获取理论知识,确立精神信仰的单一渠道。在当今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时代潮流中,人们的思想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场域中有不同的选择。政治权威的认同与其政治地位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存在与大众对其的信仰和支持之间存在着鸿沟和差异。为了缩小和弥补差异,缓和政治权威的高高在上与大众自觉认同之间的局面,意识形态尚需通过理论魅力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质疑的声音提供阐释力、公信力和论证力,以获得公众内心的支持、信仰和认同。这也即是公众获得精神信仰的另一种渠道——主流思想文化代表的话语权。葛兰西指出:“社会集团的领导作用表现在两种形式中——在统治的形式中和‘精神和道德领导的形式中。”[6]此处的“精神和道德”是指意识形态中的文化话语权,也即“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创新理论内容,及时有效回应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其强有力的整合和包容形式,统领和整合非主流意识形态。政治话语权通过硬实力赢得广泛支持和认同,而思想文化话语权通过软实力的形式对其进行补充,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个体精神信仰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旗帜,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支撑,内化为人们内心的自觉,并一以贯之。

(三)作为规训个体精神文化生活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精神文化生活的本质是实现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是个体并不是绝对的自由发展,而是需要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和意识形态的规训和规制。意识形态规训个体精神主要体现在作为个体精神生活的思想观念文化不易受到意识形态的浸染。意识形态规训个体的精神生活场域主要是其日常生活范围和空间。在熟悉的活动范围内,人们的道德修养、思想文化、科学素质、人文精神、理性价值、集体观念、个体精神间接以感性和理性的形式表达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另一表现主要是消费文化。物质基础是人们开展政治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物质财富不断增长,全球消费观念日益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当今的物质产品已不再只是简单满足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而是成为一种身份、地位、素质的象征符号,是一种特定的价值观表达,是特殊的意识形态。消费意识形态除了附着于实实在在的物质产品中,还通过网络媒体、语言、影视作品、体育精神和文化、艺术产品、文艺形式和作品,节日风俗习惯等象征产品达到意识形态的渗透。

总体而言,多元文化场域中多种多样文化争奇斗艳,既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同时其消极的方面冲击着政治话语、文化话语和个体精神文化生活话语的地位。

四、多元文化场域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化

文化作为反映不同阶级和社会集团利益的软实力和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在多元文化场域背景影响之下,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同时呈现相互竞争,争夺话语权地位的局面。这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身份认同和功能定位带来冲击。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被削弱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转型,对外开放深化和拓展,使得我国多元文化场域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异常激烈,多元文化场域系统中的各个文化场域构成要素时刻进行着竞争和较量。马克思主义以其自身的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创新性、革命性等的重要特征使其在多元文化场域中占据着突出地位,这毋庸置疑,但是西方文化场域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壮大和发展,时刻打着夺取主导地位的算盘。他们凭借自身经济和军事的优势,通过隐蔽的手段不断向我国渗透西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企图通过文化渗透和扩展的方式“和平演变”中国。我国社会民众中出现了崇尚西方自由生活方式,外国的天比中国的蓝的价值追求,崇尚西方文化,甚至一些人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抹黑中国共产党,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加之大众文化场域中的低级趣味文化和传统文化场域中的封建残留思想和落后文化,恶搞民族英雄、诋毁先进人物和道德模范人物,这都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心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影响着我国公众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这些迫切要求我们采取措施治理异质文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避免出现“边缘化”和“弱势化”的现象和境遇。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身份认同被消解

多元文化场域中的多元文化争鸣和竞争,一方面有利于在新时代条件下增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活跃话语环境。但是,在存在的多元文化中,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立场观点主张相一致,有的背道而驰,甚至一些抹黑马克思主义,这都严重挑战和冲击着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权威身份。他们为了能够在中国社会扩大影响力,纷纷通过多种渠道施加于公众。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假借中国人之手,利用宗教、文化交流、体育精神,贸易往来等手段输出资本主义文化,宣传“个人主义”“金钱至上”“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思想观念,呈现出手段多样和隐蔽的特点。同时,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大门的进一步打开,为西方文化提供了契机。我国传统文化场域中“官老爷”“、官僚主义”、“官本位”、家族文化和宗法观念等消极落后文化和大众文化中的商品化思想,使得社会公众信奉利益至上,走向极端个人主义。政治生活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尊崇和向往西方资本主义,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尚西方三权分立,无中生有、毫无根据肆意批评中国共产党;社会生活中,冰冷的金钱代替温暖的亲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建立在利益之上,而非感情的维系;个体生活中,主张及时行乐,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大肆批评中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无私奉献和勤俭节约精神,提倡不惜一切代价满足自我消费欲等。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不仅严重腐蚀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还消解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身份,使其边缘化、空泛化和标签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文化场域倘若不解决其他文化场域中不良思想观念主张的影响,必定消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整体性、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功能定位被干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政治合法性支撑功能、社会化解和教化功能、价值引导功能、社会激励和发展功能、引领社会思潮功能等,规范社会进步和发展,为个体精神生活树立了思想旗帜。在多元文化场域和新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新儒学等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主体日益被割裂,呈现碎片化的趋势,每一种碎片都凝结着特定的价值意蕴和取向以供不同的人们作出相应的选择。在这个碎片化的生活世界里,“人們有权利为自己选择各自的生活方式,……原则上,人们不再受到超越他们之上的所谓神圣秩序要求的侵害。”[7]如此以来,以往理论性的灌输教育、高压态势的政治教育等的意识形态工作形式、方式方法日渐失去吸引力和魅力。这并非是个体真正实现了思想和信仰的真正独立和自由,而是诸神纷争、信仰危机、价值混乱、理想飘渺、目标不明、精神空虚等的重要表现。人们在自由之衣笼罩下,看似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实则日益表现出与社会提倡的价值观相对峙和分离的状态。长此以往,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凝聚力和整合力的功能,但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祛魅和渐隐,极大地影响和冲击其功能定位。

多元文化场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是双重的,看到积极有利一面的同时,要时刻警醒消极影响。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此,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尤为迫切。

五、多元文化场域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同时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1]在多元文化场域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异常激烈复杂,意识形态话语权悄然变化,面临着各种文化场域的冲击和挑战。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化为遵循,坚定“四个自信”与“两个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身份认同和功能定位,这对于我们有效应对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和思潮具有的抵御和指导作用。

(一)坚定“四个自信”与“两个巩固”,推进政治话语权建构巩固主导地位

“四个自信”也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为深远持久的力量。这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根本动力和精神支柱。“四个自信”是一种政治决心和承诺,是一種奋进的思想观念,是一种有为健康的心理展现,更是一种理性发展智慧。坚定“四个自信”要求不断改进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加强执政建设,巩固执政合法地位。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历史性、科学性、合法性、合理性和正确性,是经过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检验而来的。首先,进一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为“四个自信”提供坚实的阶级基础。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通过“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途径敢于自我革命,不断净化党内风气,剔除党内腐败分子,以此构建党内风清气正环境。另一方面,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着变化,我党仍面临着来自于国内外的各种风险考验和挑战,需要我党不断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其次,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为“四个自信”打牢群众基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团结带领人民在新时代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推向前进的重要手段。只有使党不忘人民,牢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赢得广大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支持,才能够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领导权。最后,深化对外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四个自信”提供实践保证。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因此,我们要继续提升国际话语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伟大实践。总之,以坚定文化自信为枢纽和契机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能够为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提升中国话语地位增加创造力和感召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8]“两个巩固”是政治层面巩固党的执政权力的重要表现,是党的根本问题。意识形态属于观念上层建筑,关乎举什么旗、走什么道路、立什么制度、发展什么样的文化等重大政治方向问题。是新形势下开展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基石,是统一思想、规制行为活动方式的重要遵循。在多元文化场域中文化相互碰撞影响着人们的价值选择。部分党员由于自身思想中“官本位”“官老爷”落后文化的残留,在加之西方个人主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影响,致使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得了“软骨病”,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道德滑坡、经济贪婪、生活腐化,渐渐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对中国共产党产生怀疑,对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权威认同下降,对政府信任值下滑,最终丧失信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急需马克思主义最大程度发挥社会激励和规约功能,凝心聚力,铸成思想共识,化解社会危机,消解社会混乱。当今社会,尽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背景、社会主要矛盾、方式、范围、环境等与以往有所不同,但是“两个巩固”的根本地位不能动摇。意识形态工作极其重要,马克思主义阵地不容任何侵犯,其主导地位不允许弱化和虚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贯穿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文化话语权建构增强身份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是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实践基础上并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形成的,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科学性。在多元文化场域中,各种文化场域以及各场域中的多种多样文化和思想笼罩着人们的思想,但最终哪种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为人民所接受和认同,这要看思想的影响力、创造力、感召力和“权力”。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必须在我国意识形态中占据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有利于取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话语权和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权。多元文化场域的存在是当今社会必然存在的不争事实,是社会意识相互交流、思想活跃和文化争奇斗艳的重要表现。这更使得公众在多元文化场域中面对多样文化更能切身、切实领悟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的价值和魅力。因此,我们要辩证看待“一”与“多”的关系,从而化解多元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身份遗忘的境遇,有利于充分展现其整合和主导作用。与此同时,还应聚焦于各个文化场域的流变和断裂所引发的文化危机和焦虑,必须推动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权威身份的认同,从而抓牢思想文化领域中的话语权。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遵循“和而不同”原则,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革命文化,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繁荣发展。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个体精神生活话语权建构明确功能定位

社会的发展最终指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是人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复杂多变,这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要不断地“接地气”,进入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个体精神家园,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功能定位奠定基础。首先,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扩大教育范围,抓重点人群,通过学帮带使之成为公众日常行为活动方式的根本准则和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整合成一个整体,为人们的日常行为提供了判断是非的标准,清晰指明了人们应该赞同和支持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利于国家发展,什么是有害的。只要人们把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约束和规制自己的行为,其思想和精神定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有利于提升精神生活境界和动力。同时,有利于辅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激励、整合、发展、规约功能的发挥,更加明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其次,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活话语权。日常生活是人们停留最长时间、最为放松的场域,是广大人民群众聚集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意识形态工作开展较难的空间场所。由于人们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人生经历、社会经验等的不同,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挑战和困境。这就要求改善意识形态话语宣传方式、创新话语形式,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话语,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换位思考、感化等的方式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使意识形态话语更有温度、温情和吸引力。最后,立足生活实际,聚焦现实问题,满足人民需求。物质生活资料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一切活动的开展必须建立在物质生产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要立足于公众日常生活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发现并解决他们最迫切、最关切的现实民生问题,真正让老百姓从内心深处真信、真拥、真爱马克思主义,切切实实、真真切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为人民说话和办事的,从而赢得民心,获得认同。总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在人们的日用行常中嵌入精神性、情感性和发展性的营养因子,使个体精神生活得到良好的引导,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认同感,明确核心定位,充分發挥其社会、政治和文化功能。

总体而言,文化与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文化是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多元文化场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具有双重作用,要立足现实生活实际,紧追时代脚步,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新变化新世纪,不断建构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 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3] 蒋业权,刘红宇.文化场域视角下的网络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4] 张 纲.多元文化场域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16.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

[6] 〔意〕葛兰西.狱中札记[M].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6.

[7] 〔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M].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

[8]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话语权意识形态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