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海春
中国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时期,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经济,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等原因,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尤为突出,但是民族地区大多毗邻边疆,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我国经济整体上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且对于维持生态安全、民族和谐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如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由于民族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出现时间相对较晚,程度相对较低,大多数地区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王延中:《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往往被学者和政府部门忽略。然而事实上,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不亚于其他发达地区,并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因此,研究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人口老龄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同时也可以为民族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广大学者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数量的直接影响。齐红倩和闫海春、(2)齐红倩、闫海春:《人口老龄化抑制中国经济增长了吗?》,《经济评论》2018年第6期。王桂新和干一慧(3)王桂新、干一慧:《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3期。分别采用PSTR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2)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数量的间接影响。呼倩、(4)呼倩:《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劳动供给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李竞博、(5)李竞博:《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人口研究》2019年第6期。邓翔等(6)邓翔、张卫、万春林:《人口老龄化与技术进步:凛冬将至吗——来自OECD国家的经验证据》,《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从供给层面分别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以及技术进步的影响;而张倩和杨真、(7)张倩、杨真:《中国能否迎来第二次人口红利?——基于内生视角的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8期。王勇和周涵、(8)王勇、周涵:《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家庭消费水平影响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9年第5期。龚锋等(9)龚锋、王昭、余锦亮:《人口老龄化、代际平衡与公共福利性支出》,《经济研究》2019年第8期。则从需求层面分别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消费以及福利支出的影响。(3)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孙晔和吕康银、(10)孙晔、吕康银:《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基于多区域动态CGE模型的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杜雯翠和张平淡、(11)杜雯翠、张平淡:《人口老龄化与环境污染:生产效应还是生活效应?》,《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范洪敏和穆怀中(12)范洪敏、穆怀中:《人口老龄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分别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影响。(4)人口老龄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沙勇(13)沙勇:《以人口与经济的双向互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11日,第4版;沙勇:《科学把握人口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关系》,《人口与社会》2019年第1期。从人口质量、人口老龄化、人口资源环境及贫困人口几个方面探讨了人口变化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关系。张克中等(14)张克中、陈祎、鲁元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增长动力研究——基于人口老龄化视角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则以人口老龄化为背景,探寻如何通过构建激励相容的养老保险制度推动中国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总的来看,目前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相对较少,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研究更为鲜见。从为数不多的有关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文献来看,这些研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并且对于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分析也不够深入,不仅缺乏较为系统全面的理论分析,也缺乏相关的实证检验。因此,本文拟在深入剖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实证检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求更为精准、全面的洞察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和后果。
经济发展质量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其内涵要比经济增长质量更为丰富,不仅包括经济因素,而且包括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不仅包括经济总量,还包括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等。目前,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一致的衡量指标。十八届五中全会把高质量发展概括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任保平(15)任保平:《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学术月刊》2018年第3期。认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标准应当包含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充分性、协调性、创新性、持续性、分享性和稳定性,高质量发展是比经济增长质量范围更宽、要求更高的质量状态。张军扩等(16)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等:《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管理世界》2019年第7期。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李琳和曹瓅(17)李琳、曹瓅:《基于投影寻踪法的湖南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则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稳定性、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分享性六个维度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诸多学者的研究观点,本文认为“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标准,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增长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创新能力提升、经济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内外联动、社会分配公平,从而使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协调、开放、包容发展。因此,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和路径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创新发展的影响。老龄人口数量和比例的增加会导致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一定的前提下,研发支出和教育支出会因此而减少,从而影响创新的物质基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衰退导致老年人的创新意愿降低,创新能力下降,使得老年人不仅缺乏创新的动力,也缺乏相应的身体条件。但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增加,父母可能会因此而加大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教育投资的增加可以提升人力资本质量,进而促进创新;人口老龄化带来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也可能“倒逼”企业以技术替代劳动力,进而引致企业的技术创新。
第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其储蓄和消费行为具有异质性,因此,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必然会带来储蓄(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进而影响投资消费结构。人口老龄化带来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使得城市劳动力资源相对农村更为稀缺,大量年轻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在使得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的同时,也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减少,而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增加,这既改变了城乡人口结构,也改变了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此外,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年龄结构转变还会对消费结构、投资结构以及金融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多个方面带来影响。鉴于经济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在此不再一一阐述。
第三,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环境治理三个方面,其结果可能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人口老龄化导致产业结构从能源依存度较高的第二产业到依存度较低的第三产业转变,同时老龄人口相较于年轻人口较低的消费水平和节约型消费习惯,会减少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但人口老龄化导致更高的抚养比会使得财政支出压力增加,年轻人生活压力增大,对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的过度追逐可能会导致人们忽视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医疗支出的增加会挤占环境治理的投资,但老龄人口对于空气质量更高的要求也会迫使政府增加环境治理的投资。环境污染程度的增加会导致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加强,而环境治理的加强反过来会减少环境的污染,因此人口老龄化还会通过环境污染与环境治理相互作用产生间接影响。
第四,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开放发展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开放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常账户余额,二是出口贸易。前者通过储蓄率产生间接影响,而后者则通过要素禀赋影响出口贸易结构和比较优势,进而产生间接影响。人口老龄化带来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导致消费与储蓄(投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的改变,影响经常项目的平衡;人口老龄化带来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减少会使得一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因此而削弱,出口贸易减少。但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会使资本变得相对充裕,资本的相对充裕使得该国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资本密集型商品的比较优势得以提升,出口贸易增加。
第五,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共享发展的影响。一方面,老龄人口因年龄过大很少甚至不再参与生产劳动,劳动收入相对减少,因而极易成为贫困群体,使得整个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另一方面,老龄人口增多会导致养老金、医疗等社会保障支出大幅增加。贫富悬殊和公共支出的增加,使得公共政策不得不向老年群体倾斜,社会财富不得不向老龄人口转移。社会财富通过税收、养老金等形式从年轻群体转移到老年群体,转移支付在增加老年人收入的同时也缩小了收入差距,增加了老年人的福利,促进了收入分配的公平。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人口老龄化在多个方面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影响结果却是不确定的,可能是积极的影响,也可能是消极的影响。因此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才能明确。
目前我国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6个自治县、3个自治旗。在诸多民族自治地方中,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极为特殊,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羊煤土气”,内蒙古GDP增速在2002—2008年间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创造了国内经济发展史上“内蒙古现象”的增长奇迹。但此后内蒙古经济增速开始急剧下滑,2018年经济增速(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显然,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不可持续。在经济增速变缓的新形势下,提升内蒙古经济发展质量刻不容缓。
综合前文对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界定,借鉴人类发展指数(HDI)、GDP质量指数、中国发展指数(RCDI)以及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指数(QEGI)的构造思路与方法,依据指标构建的科学使用性、系统完整性和可行实用性原则,本文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个维度构建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该指标体系包括1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和15个具有代表性的三级指标。
1.数据来源
本文涉及数据来自2000—2017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和《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注: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参见闫海春:《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9。
2.指数构建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的方面指数。其构建的基本过程是:首先,将非正向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逆指标采用取倒数的方法,而适度指标采用公式fi=1/|xi-A|进行处理,其中A为最优理论值,参考项俊波(18)项俊波:《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测度与分析》,《管理世界》 2008年第9期。的结论,投资率最优值取38%,消费率最优值取60%;其次,将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这里我们采用均值化处理方法,以避免中心化处理方法造成变异系数区别的丢失;最后,借助SPSS20.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和方面指数。参考钞小静和惠康(19)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的方法,本文选择基于协方差矩阵的主成分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基础指标的系数,将其作为基础指标的权数,求得第一主成分值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面指数,然后基于二级指标的方面指数生成最终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计算发现,部分年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为负值,为了便于后面的计量分析具有实际意义且便于解释结果,本文通过坐标平移的方法将其转化为正值。
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hqedi)以及创新发展指数(inni)、协调发展指数(cooi)、绿色发展指数(grei)、开放发展指数(opei)和共享发展指数(shai)五个维度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指数。
2.解释变量。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人口老龄化(old),用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来表示。
3.控制变量。本文选取的主要控制变量如下。
金融发展指标(fina)。金融发展的结构和效率都会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就金融中介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来看,金融中介发展会显著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在资金吸纳环节,动员社会资金功能有助于增长稳定性的提升;动员居民储蓄功能会对增长的可持续性产生冲击。在资金投放环节,投资转化可以显著提升增长的可持续性;资金配置功能对增长效率、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均会产生积极影响。(20)随洪光、段鹏飞、高慧伟,等:《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中国省级样本的经验研究》,《经济评论》2017年第5期。就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来看,直接融资的发展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直接融资在改善经济增长结构和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优于间接融资,但间接融资在提升经济增长福利方面的作用更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加剧了经济波动。(21)杨俊、李之民、周曦冉:《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2015年第4期。因此,控制变量我们选择了金融发展指标,在这里用存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
创新指标(rdeq)。技术创新是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技术创新有助于显著增加经济增长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改善社会福利;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平等,扩大了贫富悬殊。(22)何兴邦:《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19年第10期。因此,控制变量我们引入了创新指标,在这里用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全时当量,即R&D人员全时当量除以年末就业人员来表示。
环境指标(envi)。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经济竞争通过恶化环境,会给经济发展质量带来显著的负向影响,(23)詹新宇、曾傅雯:《经济竞争、环境污染与高质量发展:234个地级市例证》,《改革》2019年第10期。而环境规制引发的减排效应则有利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大环境规制强度对提升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且稳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分维度指数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环境规制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效率维度和持续性维度的改善,而对结构维度和稳定性维度无显著的促进作用。(24)陶静、胡雪萍:《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年第6期。因此,控制变量我们又引入了环境指标,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表示。
人力资本投资指标(edui)。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所得报酬存在差异,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存量的差异是造成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能给更多的人更多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则既可促进经济增长,又能促进分配公平。(25)王从军、钱海燕:《人力资本投资与公平的收入分配——一个基于经济发展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理论研究》,《求索》2005年第9期。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增加有效劳动力供给、助推高质量就业,进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6)孔微巍、廉永生、刘聪:《人力资本投资、有效劳动力供给与高质量就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5期。因此,控制变量我们还引入了人力资本投资指标,在这里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人均受教育年限用6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其中受教育时间小学按6年、初中按9年、高中按12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按16年计算,文盲按0年计算。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
表3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与相关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在以人口老龄化为解释变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进行回归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进行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对人口老龄化指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采用皮尔逊还是斯皮尔曼相关分析,人口老龄化指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相关性在1%显著性水平上均显著,即两者密切相关。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态计量模型设定为:
(1)
其中t表示时期,qedi表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old表示人口老龄化指标,X表示一组控制变量。
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通常需要先进行平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平稳性检验
注:***、**、*分别表示1%、5%、10%显著性水平。
其中被解释变量inni、shai与解释变量old、fina、lnrdeq、envi、edui均为序列I(1),这意味着这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我们进一步采用E-G两步法对变量序列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发现,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这表明2000-2017年间经济创新发展指数和共享发展指数与人口老龄化等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原始变量序列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被解释变量hqedi、cooi、grei、opei为平稳序列,因此,他们与解释变量差分后的平稳序列建立模型。
由回归结果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人口老龄化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就会提高0.5309个单位,人口老龄化显著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质量的提升。这表明,人口老龄化在总体上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维度来看,人口老龄化对创新指数的影响系数为0.0102且显著,即人口老龄化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创新指数就会提高0.0102个单位。这意味着,人口老龄化显著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性。虽然人口老龄化带来老年人自身创新能力的下降会对创新带来不利的影响,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力资本积累激励”会促进下一代创新能力的提升,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技术替代劳动力激励”会导致整个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王笳旭等认为,人口老龄化通过“资本-劳动”要素结构改善和人力资本要素质量提升两种途径推动了技术创新,老龄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向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转型,老龄化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7)王笳旭、冯波、王淑娟:《人口老龄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人口老龄化一方面通过改变要素禀赋结构对技术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对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前者是一种“倒逼”机制,而后者是一种信号反馈机制。人口老龄化带来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迫使企业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的相对稀缺使得实际工资水平上升,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率相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下降,这种信号的反馈有利于促进理性行为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得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收益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收期延长,这种信号的反馈同样有利于促进理性行为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父母为了将来获取更多的家庭内部转移支付会加大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而年轻人为了未来获取更多的收益也会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带来整个社会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技术创新。
表5 参数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1%、5%、10%显著性水平,( )内为t统计量的p值。
人口老龄化对共享指数的影响系数为0.0159且显著,即人口老龄化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经济发展共享指数就会提高0.0159个单位。这表明,人口老龄化显著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共享性。退休使得老龄群体离开工作岗位,收入因此而锐减;身体机能的衰退、健康状况的恶化使得老龄群体极易生病且又需要护理照顾,医疗及护理支出因此而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反而增加的双重老龄困境将“倒逼”政府加快退休制度、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多项制度改革。提高退休年龄、延长工作年限的退休制度改革在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劳动力供给短缺的同时,可以提高老龄群体的收入水平;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了养老保险制度,使得农村老人也有了养老保障,缩小了城乡差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和完善,使得残疾、重病、失能和贫困老人拥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则有助于解决老年群体看不起病的难题。因此,人口老龄化的倒逼机制催生的一系列制度改革,有利于老年人平等参与社会发展,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包容性。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开放性及绿色性三个方面的影响系数不显著,说明人口老龄化对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及绿色发展没有显著影响。综合来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传导的。
本文在厘清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的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进一步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人口老龄化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表面上看,这似乎有悖常理,但深究起来,这并不矛盾。首先,大多数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负向或消极影响的观点往往是基于单独或者直接的评价,然而事实上,如果考虑人口老龄化潜在的二阶效应或中介效应,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其它中介变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所引致的新的储蓄动机和人力资本投资动机会导致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为经济增长提供新源泉的同时,也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其次,按照国际公认的老龄化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7%~14%为轻度老龄化,14%~20%为中度老龄化,20%~40%为重度老龄化。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0.4%,据此标准,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口老龄化属于轻度老龄化。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4.44岁,65岁及以上人口265.05万人,其中80岁及以上人口52.3万人,高龄化人口比例为19.7%。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并不是十分严重,高龄化特征也不是十分明显,在人类寿命普遍延长的形势下,那些身体健康的非高龄老人依旧可以并且确实仍在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特别是老龄科技人才依旧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再次,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和累积性,对于未来更长的时期内,人口老龄化或许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在本文研究的有限样本区间内,对于刚刚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内蒙古自治区来说,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积极影响,这还是可能的。最后,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老龄化挑战的政策反应,如果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老龄化政策,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可能根据政策反应而发生逆转。
因此,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促进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 充分发挥老龄人口增加带来的“人才红利”。老龄人口其实并不是社会的累赘,他们对社会发展仍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老龄科技人才,他们的创新能力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下降,“干中学”效应使得老年人长期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技能,这种经验和技能是老年人在创造力方面独有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在保障老龄人才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搭建良好的平台,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老龄人才的待遇,激励老龄人才发挥自己蕴含的潜能。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老龄科技人才的“示范效应”,通过传、帮、带把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人,提高年轻人的创新能力,与年轻人形成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第二, 充分发挥老龄人口增加带来的“人力资本红利”。预期寿命延长带来人力资本投资预期收益的增加和回报期的延长,会产生新的人力资本投资动机,包括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和技术培训,提高整个社会的受教育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同时加大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投资,提高公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全社会的技术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第三,充分发挥人口老龄化对制度改革的“倒逼”机制。因退出劳动力市场以及健康状况的恶化,老龄群体在收入减少的同时医疗支出却急剧增加,极易造成老年贫困及就医难等社会问题,进而“倒逼”政府进行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此,我们可以考虑采用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的退休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税收优惠政策,适当减免老人税收,从而提高老龄群体的收入水平,减小收入差距。同时要加快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大对老年群体的政策扶持力度,使老年人公平地享受养老、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
综上所述,老龄人口增加带来的人才红利、人力资本红利以及对制度改革的“倒逼”机制都可以推动成为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力量。民族地区要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老龄人才的经验优势和“示范效应”,加大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促进民族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深化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和社会机会的均等。在着力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和共享性的同时,同步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绿色性和开放性,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