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用兵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安徽 蚌埠 233000)
某排涝站规划流量为45m3/s,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其中穿堤涵洞位于长江堤防上,堤防等级为2级。经实地测量,站身处原地面高程为7.4m,设计站身底板底高程为-0.8m。
站址所处地貌为河漫滩,地貌单元上属长江漫滩沉积地层。
根据地质钻探揭露,站址位置各地层分层描述如下。
①层重粉质壤土(填土):灰色、褐灰色、黄色等。稍密,坝底部分含碎石、有机质、草根等。其中坝体部分为软可塑中粉质壤土。该层厚度0.5~7.0m,层顶高程5.67~14.53m。
①-1层淤泥:灰黑色,饱和,流塑,微有臭味,含有大量腐殖质,该层层厚1.0~6.2m,层顶高程5.08m~6.51 m。
②层中粉质壤土(粉质黏土夹粉土):灰黄色,湿,软塑状态,干强度较低,夹薄层粉土粉砂层。该层层厚0.8~2.0m,层顶高程6.10m~7.53m。
③层淤泥质中粉质壤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青灰色,软流塑,含少量腐殖质,土切面粗糙,微具臭味,摇震反应迅速,韧性低,干强度低。夹有大量薄层状粉土,局部夹少量薄层状粉砂。水平层理发育。该层厚5.3~10.0m,层顶高程0.31~6.41m。
④层粉细砂:灰色,呈饱和,稍密~中密状态。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大量云母片。该层层厚5.8~10.9m,层顶高程-5.99~-1.47m。该层分布普遍。
⑤层粉细砂:灰色、灰黄色,呈饱和,中密状态,主要矿物成分为岩屑、石英、长石等,含云母碎片,粘粒含量较低,磨圆度一般,均匀性一般。该层为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15.5m。
在场区内,潜水主要接受河水及大气降水补给,通过地面蒸发和地表径流排泄,受季节或枯水期、丰水期的影响,并与河流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在勘探期间内,在勘察期间钻孔中观测到,地下水位埋深:0.20~1.00m,地下水高程:7.35~7.58 m。
因排涝站周边均为空地,结合现场地质、地下水位情况,比降水方案比选,拟定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措施。基坑按1∶2边坡开挖并在3m处设置一道宽2m平台,在平台处布设环状管井井点,可减小管井净深度并缩小降水范围,基坑中心处设水位观测井。
①含水层厚度(H)和水位降深(S):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和基础埋深、最高水位考虑确定,H=11.8m,S=8m。
②综合渗透系数(k):降水影响深度内的地层的综合渗透系数K值宜为10.0m/d。
③环形降水范围的等效半径(r0):根据基坑范围尺寸按公式计算,A取值1650㎡,环形降水范围的等效半径(r0)为23m。
④井点系统的影响半径(R0):根据公式R0=R+r0计算,R0为 197 m 其中 R=1.95S(Hk)1/2。
根据上述参数分别计算相关指标如下,基坑总涌水量:
基坑设计参数建议值表
深井过滤管进水部分每米井单位进水量:
深井进水过滤部分需要总长度L:L=Q/q≈13m
架设井管数量为15口时,H=11.8-8=3.8则
此数值符合 nh0=1×15≥Q/q(=Q/q≈13m)条件。
井的深度 H=H1+h0+iL+L=17m(H1基坑深度取7.6m,L管井中心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取30m,i为降水曲线坡度,取1∶4;沉砂管长度L取1)
经上述验算,降水井数初步布置15口,井点间距采用15m左右布置,初步井深设计18m(详见下图管井井点布置示意图)。并在基坑中心布设水位观测井,用于监控地下水位及降水效果,为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提供保证。
管井井点布置示意图
按前文方案,先行对基坑开挖3m,形成马道平台,在平台上打设管井,呈封闭环状布设,井点间距采用15m,降水井数量为18口,井深设计18m;按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查阅计算公式,经验算可满足降水强度要求,可以保证地下水位降到建基面以下至少0.5m。
管井顶部高出场地300mm,底部入粉细砂层深6m左右,成孔直径φ700mm,采用混凝土深井管及无砂混凝土滤管,管外径φ500mm,管外包80目(1024孔/cm2)滤布一层。管外回填100厚的滤料,滤料规格依据粉细砂层确定并满足D50=(6~8)d50,不均匀系数小于2。滤料高出滤管1m,粉细砂层顶至潜水含水层底之间用粘土球封堵。潜水含水层部分使用米石子滤料回填便于潜水流入,上部1m使用粘土回填夯实。
①管井成孔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井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桩机就位、孔位校正→回旋钻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终孔验收→下滤水井管和填充滤料→机械洗井→下入潜水泵抽水降水。
②洗井
成孔采用回旋钻原浆护壁成孔,井管下沉及滤料安装完成后,立即进行充分洗井。先对孔壁泥皮冲洗,达到清除孔壁泥皮,疏通滤水管,恢复其原来孔隙率。保持滤网的畅通,采用分级自上而下和抽停相间的程序抽水洗井。
③水泵的选型
水泵吸水口保持在动水位以下,选用深井潜水泵排水能力大于1.3倍单井涌水量。
④排水系统布设
将每口井出水口集中排到基坑顶排水沟内,排入基坑外水塘。
①安排专人负责,组建降排水小组;现场安排专人巡查、记录,有相对固定的人员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并解决。
②电源保证,多台潜水泵同时连续抽水,负荷大,对供电网络要求高,并需持续供电。为保证基坑安全,防止系统停电,需根据泵总功率配备恰当的发电机,并备足油料,确保系统停电后,短时间内能及时启动,保证降排水连续,地下水位稳定低于建基面。同时需备有一定数量的同规格的潜水泵、出水管、接头配件等,以备出现故障及时更换、维修。
③井点抽水期间,在基坑中心位置打设水位观测管,应定时观测水位,并做好记录,以为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提供依据。对出现水位上升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分析原因、采用有效处理措施。
④水泵工作采用自动液位控制系统,与本台泵开关联动控制,防止水泵干烧损坏,并在每口井安装指示灯,便于人员巡查及时发现异常。
⑤经常巡查、监测出水水质情况,若发现水质浑浊、含砂量增大等,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必要时,该井废除,在两侧增设新井。
⑥加强基坑边坡渗水点观察,若大量渗水出露,则需及时分析原因,同时可采用袋装中粗砂压坡,避免坡面泥土流失,造成滑坡或塌方。
基坑主体结构完成后,周边回填土达到或接近井口高程时,可停止降排水,拆除潜水泵及排水管路。封井先在井管内填入干燥粘土球。到近井口段,挖除部分井身及井周土体,采用粘土分层压实填筑到地面。
该项目通过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措施,降水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希望上述的管井施工及运行管理相关方面的内容,能给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