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 高慧慧
[摘 要] 在“建设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背景下,结合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现状,分析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推进实训课程的建设优化方式与完善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優质人才资源支撑。
[关 键 词] “双高计划”;给水排水工程技术;实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8-0154-02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日趋紧迫,职业教育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愈加明显。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2019年党中央与国务院提出建设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重大决策,简称“双高计划”,旨在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作为专业群的组成部分入选了“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为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建设与现代化职业教育标准,亟须对专业实训课程进行建设优化。本次研究在已建给水排水工程实训中心基础上,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总体目标与要求,提出推进实训课程的建设优化方式。
一、对标“双高”建设目标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课程体系定位不高,与国家政策提倡的方向衔接度不足
专业停留在传统的城市供水与排水工程建设领域方面,与当前国家主导的新农村建设以及特色小镇建设等未能衔接,需开拓与挖掘乡镇建设的特点,进一步发展乡村给排水专业建设。还需跳出专业限制,与国家提倡的水生态、水环境保护相融合,加强与上下游专业的契合,拓展水质检测与水环境专业的建设。
(二)产教融合度不高,不适应专业社会化需求
由于实训场地限制,现有的实训项目每门课平均分配20课时,无法在企业需求多的项目集中训练,学生不能熟练掌握行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学生去到企业单位工作后无法立刻适应工作内容。
(三)课程信息化水平不高,课程资源不够丰富
实训教育虽有成熟的实训项目,但各实训项目依托每门课程,亟须整合。课程未融入信息技术,无法实现线上教学,学生的自主性不高。
二、“双高”推进实训课程的建设优化
(一)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优化原则
专业群定位需要与国家和区域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相对接。给水排水专业作为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专业群的组成部分,实训课程体系应契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发挥本专业优势,增强社会影响力。应将水处理课程的实训项目进行优化,由原来的4学时变成16学时,按原来的水处理系统仿真实训项目中的流程,增加各水处理环节单项试验,包括过滤、活性污泥培养与分析等,并按项目细化实训规程[1]。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应以“企业发展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紧跟行业企业发展步伐,从而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此,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需构建“专任教师+企业导师”“双师”团队。让专任教师去企业实习锻炼,充分了解企业需求,掌握行业最近动态。聘请优秀企业工程师到学校作为实训导师,教授学生实训技术,把握行业热点。邀请科研单位和学院共同开展科研活动,进行科技研发,引领行业潮流。
(三)课程教学资源创新
通过参加竞赛项目,整合课程教学资源优势,打造热点项目,从而实现课程教学资源创新。2019年给水排水专业优选学生选手集中资深导师力量重点参加了4项赛事,在获得成绩的基础上,分解赛项得分点,并转化为课程教学技能点,明确教学目标,实现课程教学资源创新。
(四)教材、教法改革
在原项目分科目的实训指导书的基础上,将各科目实训项目整合,合理优化各实训项目内容和学时,形成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2],并开发新形态教材。这些新形态教材将分解的实训步骤转化为实训视频,做成立体化教材。将企业教师的授课教案、讲义进行深加工,开发系列活页式或卡片式的来自企业一线实践经验的实时性教材,从而将校企合作成果经过循环修正后,形成系列新形态教材进行出版发行,发挥其引领行业、产业提升的先进性作用。
通过信息化手段,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实训分项目建成微课、慕课资源。并将一些实训课程变成智慧实训课程,让学生在看视频资源的过程中能主动思考,动手操作,并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
实现职业教育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关键还在于建设,这也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征——“产教融合”。本文在充分利用省级给水排水实习实训基地优势资源基础上,结合国家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双高计划”的思想内涵,提出给水排水专业实训课程建设与优化方式,为探索给排水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丽红,孙洪军,高艳娇.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2.
[2]李梅,王珊珊.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27(1):126-129.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