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摘 要] 生活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较强的教学效果,不仅适用于常规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同时也适用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育。通过生活化教学的落实,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更多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知识与元素,丰富他们的认知与生活经验。从特殊教育培智班的语文教学出发,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其中的有效应用。
[关 键 词] 特殊教育;培智班;语文;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9-0128-02
培智班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为未来生活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而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也为学生认知生活、探索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下,将生活化教学与培智班的语文教学融合,可以更好地突出语文学科本身的生活化特点。让特殊儿童能够结合更多的语文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与问题,为自己的生活添加更多的趣味性,同时,这也有助于特殊儿童对语文学科形成兴趣。我们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其在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能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将生活化情境融入语文教学中
生活情境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标志,通过情境的落实,可以让学生从生活的视角了解知识的表象,丰富他们的认知。从生活情境的角度来说,情境的主要功效就是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降低知识本身的陌生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知识,生活情境本身就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这可以让特殊学生更好地了解语文学科。在培智班的教育中,教师应重视创设情境的建立,并挖掘教材中的内容,结合特殊学生的实际状况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语文学科以及知识的内涵。比如说,在“清明、端午、中秋”教学中,这篇教学内容有着较强的生活意蕴,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并创设生活情境。在创设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让特殊学生去回忆节日的情形,另一方面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节日的特殊活动,比如说在清明节的时候会进行扫墓活动,在端午节的时候会包粽子,在中秋节的时候会一起吃月饼或是赏月。教师通过展示这些节日的图片,可以更好地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在观察后,也能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此外,这也为学生的探究打下了一个重要的基础,特殊学生会针对图片与自己的生活印象对知识产生更深的理解。
二、将生活素材融入教学中
在培智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教学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还应结合教材进行充分的挖掘,并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将生活素材融入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特殊儿童生活能力所做的准备。比如说在上述“清明、端午、中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素材融入实际教学中。比如说,在教学端午节时,教师就可以导入一个“制作粽子”的活動。在活动开始前可以先结合班级里学生的人数,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结合小组的数量配以活动材料。在基础工作准备好之后,教师就可以先通过演示的形式来让学生掌握好包粽子的技巧,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包粽子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语言的形式来让学生对端午节产生更多的印象。这种导入生活元素的形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端午节的认识,同时他们也可以在活动中领会包粽子的生活小技巧。相对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特殊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伴有活动的学习方式,也会让特殊学生参与到其中。
三、将生活游戏融入语文教学中
生活化教学不仅需要我们教师将生活中的各项元素引入课堂中,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喜好。从实际角度来说,不管是正常儿童还是特殊儿童,游戏往往是他们最喜欢的形式之一,我们可以将生活化游戏导入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能够让特殊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展现出自己更多的潜力。当然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做好生活化游戏的设计工作,不仅需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同时也要从特殊儿童的特点角度出发,去设计那些可以让特殊儿童接受的游戏,这样才能将生活化游戏融入语文教学中,并通过生活化游戏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特殊儿童的综合发展。以“眼睛、鼻子”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围绕这部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指鼻子”“贴鼻子”以及“画鼻子”等游戏。“指鼻子”游戏就是让特殊儿童两人一组,一人发号施令,另一人做动作,即用食指指向相应的五官。当做动作的一方出错之后,两人交换角色,游戏继续。“贴鼻子”游戏则是让特殊儿童将各种不同样式的鼻子依次贴在同一张面孔上面,当然也可以是不同的面孔上面。“画鼻子”游戏则是让特殊儿童拿起手中的画笔为一些头像画上一个合适的鼻子。对于这些游戏,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表现得兴致勃勃。
培智学校语文教师在将生活化游戏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时,一定要做到适时、适度,切不可喧宾夺主,即游戏只是为课堂教学活动增趣添彩。
四、将教材书面文字含义转化为口头表达
特殊教育学生不同于普通学校学生,在开展各科教学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无法对教材语句含义进行直接且准确的理解,因而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生活,即将教材书面文字含义转化为口头表达,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掌握生活技能,不仅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更能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提升。
在实用语文教学中,教材内容生活化、教学形式生活化、培智的教材开展生活化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加强生活与语文的联系,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改变生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和实施“生活教育”的理念呢?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培智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情况,学生智力发展情况不可避免地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掌握知识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均低于普通正常智力学生。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取的素材应紧紧围绕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仅便于学生学习知识,更能降低语文学习难度,学生在看到熟悉的素材后会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从而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其中。
與此同时,语文教师应用生活素材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对话,能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且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五、组织学生扮演生活角色,促使其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
特殊教育学校在培育学生智力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障碍,因为学生自身患有身体因素方面缺陷,所以无法和普通学生一样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语文、数学以及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目的均在于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较好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最重要的是能使其走入社会和普通人正常沟通交流。因而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其中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内容进行充分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再现情境,组织学生扮演生活角色,促使其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提高日常生活适应能力。以“友好相处”单元为例,该单元由“好同学”和“好邻居”组成,对此,语文教师就可挑选几名学生上台扮演邻居这一角色,例如设置以下场景:邻居小明的爸爸妈妈需要外出办事,但无法把小明一人放在家中,于是就拜托邻居小红的爸爸妈妈帮忙照顾一下小明,在此情境中就体现了邻居互帮互助的精神,并告知学生邻里之间一定要和谐相处,尽可能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由此才能构建和谐的生活环境,最重要的是能从中获得和他人相处的技巧,这种再现生活情境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因为设置的情境和学生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生活经验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将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培智学校语文教师要引生活化情境于语文课堂之中,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这也可以让学生觉得和老师之间没有任何距离感,也乐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对生活化的内容记忆深刻。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敞开心扉,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再封闭自己的内心。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上对这些残障孩子的保障服务体系会更加成熟,让孩子们更加热爱生活。只有积极拥抱生活,学生才能更好地感受生活的善意和爱。
参考文献:
[1]孟春芳.创设生活化情境,提高培智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34).
[2]魏永红.“生活化”,还是“语文化”:培智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
[3]林佳萱.“生活化”还是“语文化”的选择:论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0).
[4]王艳.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措施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7).
编辑 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