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嗥芮 陈思宇 邓强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兴的装配式建筑有着颠覆传统建筑产业的势头,但在其推进过程中,难免遇到阻碍和质疑。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的优劣分析,并针对行业内对装配式建筑的理解误区做浅要甄别,研究了装配式建筑接下来的大致发展方案。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应用;理解误区;提升方法
引言:
分析市场内经济特征可知,人们对建筑工期的控制越来越严苛,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现代化的新兴产业,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保障施工绿色环保。实现了建筑设计科学化、构件生产工业化、现场施工装配化、主体结构装修一体化、管理过程信息化的工作方式。
一、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优势
与传统现浇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绿色、高效”等优点,通过工业化生产,在设计、施工、装修、验收、工程项目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显著的优胜性。
1.减少对资源的消耗,提升资源使用率。预制构件在工厂内通过磨具进行机械化、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装配式建筑大多采用环保类材料,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难免造成粉尘和噪音污染。而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在工厂加工完成,只需运输到现场装配,从源头上做到了环保。
3.新型装配式建筑采用机械化设备在现场施工,避免工人长时间高空作业,保障了施工时的安全性和质量,避免了现浇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因恶劣天气对砼凝结造成的影响。
4.在工期对比上,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能够极大的缩短工期。这几日竣工交付使用的湖北火神山医院,仅仅花费10天就由动工完成了交付使用,是装配式建筑在工期控制上优势的显著体现。
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一个多世纪以前,德国建筑大师格罗皮斯乌就提出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设想,20世纪30年代在柏林建造的战争伤残军人住宿区成为德国最早的预制混凝土板式建筑。紧随其后,英、美、法、日等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了装配式建筑。直至今日,大规模的混凝土建筑实践也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兴起预制建筑,但技术长期存在于停滞状态,真正意义的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2016年国家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后,现在正处于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规划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面积的30%以上。上海、长沙、郑州等地在装配式建筑方面取得了可观的发展成效。远大住工、万科、北京住总、杭萧钢构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积极切入市场,顺应国家的发展战略,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三、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我国装配施工的发展时间有限,许多方面的应用还不是很全面,特别是缺乏必要的远见。在许多建设项目中,施工的实施准备不足,在设备、材料、相关的人员运营方面都有许多的缺陷。
其次,行业内的管理标准缺乏统一标准。对于建筑行业来讲,装配式建筑要想实现高效的管理,也应该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房地产商的参与积极性较低、装配式建筑在各建设环节的脱节是行业内缺乏统一标准造成的主要影响。
最后,施工人员和机械操作不符合规范,易造成建筑物的各种质量问题。施工中常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包括:预制楼梯的质量缺陷、叠合板的质量缺陷、构件的连接强度不符合要求、套件的连接错位以及管线定位的埋设不当。以上现象均造成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缓慢。
四、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理解误区
1.是老旧预制构件的淘汰技术
持该观点的不乏许多建筑行业内的專业人士,这不就是原来熟悉的预制楼板、预制楼梯吗?要理解装配式建筑,首先要了解什么是PC构件。PC是precast concrete的英文缩写,并不是所有的构件都可以PC化,如基础、地下室底部等加强部位就不能使用PC构件。只要PC接缝界面的连结强度高于构件本身砼强度,遭遇地震时,可通过节点有效缓解内部应力。与老旧预制构件建筑相比,新型装配式建筑有着全新的改良与提升。
2.建筑成本太高,市场难以推行
目前,装配式建筑因工艺、运输等因素,确实存在成本相对偏高的现象。但是仅仅依靠结构成本的绝对数值来考量,而忽略其他综合因素,只会片面的将建筑成本差异放大。装配式建筑的批量生产和组装特点,具有建造速度快的优势,这对于项目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的节约效果十分明显。此外,大板结构带来的“得房率”增加约10%,增加了房屋的使用面积。
3.装配式建筑是结构化思维
狭隘的将装配式建筑理解为主体结构思维,或过分重视主体结构而忽视整体建筑是理解的常见误区。广义的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背景下的产物,是建筑整体式建筑的转变。装配式建筑不仅仅是预制+装配,并且可以运用BIM技术工艺,在房屋建造的全过程中采取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和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的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结构。
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思考
1.政策方面的改善
在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进程中,市场导向不仅仅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受到政策引导的作用,在新技术的推行过程中,高成本的存在极大地影响建筑物的开发速度,因此政府需要在其中发挥领导作用,积极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设立相应的部门和激励举措。
2.针对性培养装配式专业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来源,是第一生产力。需要谋划好装配式建筑所需的技术和人才管理路径,做好相关的教师队伍建设、高校相关学历教育、专业技术职能培训以及应用型人才培训。我国建筑产业化所需后备人才在高校培养中仍是空白,现阶段的土建类人才培养都是传统建筑学理论知识为主,装配式建筑的专业教学仍是短板。
3.制定统一的行业发展标准
统一的行业发展标准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近些年国内陆续出台了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相关的法规或标准,但整体而言,仍存在规范标准不统一,标准管理水平不高、节点关键技术不完善等标准颁布滞后现象。因此,应在重点城市建立省级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检测中心,做到有据可循、科学评测、定量考核,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统一化。
参考文献:
[1]陈旭,张萌,王勇, 等.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砖瓦世界,2018,(9):14-16. DOI:10.3969/j.issn.1002-9885.2018.09.007.
[2]罗毅.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研究[J].科技中国,2018,(9):72-77. DOI:10.3969/j.issn.1673-5129.2018.09.016.
作者简介:
黄嗥芮(1997-),男,汉族,四川省成都市,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陈思宇(1998-),男,汉族,四川省自贡市,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邓强(2000-),男,汉族,四川省眉山市,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