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
摘要: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因为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在内地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一个现实的课题。本文列举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并且针对这些特点,对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特殊性;管理教育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东部地区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承担起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任。如何做好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质量,已成为许多普通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
连续几年来,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些学生,主要指来自新疆的学生。笔者所就职的学院四个年级本专科一共有36名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的生活习惯、信仰风俗等各个方面都与其他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在校园中的生活、学习和课外生活等各方面都显现出了群体的特殊性以及需要注意和解决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信仰。少数民族的学生都有自己独有的民族宗教信仰。藏族学生信仰佛教,新疆维族学生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每年都有自己的重大节日,在规模最大的三个节日里,他们都会采取不同的形式隆重庆祝。
(二)生活习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具有自己的民族习俗,例如:具有穆斯林习惯的少数民族,饮食方面必须符合穆斯林规矩。因此,学生对饮食方面特别敏感,不符合穆斯林规矩的食物都不吃或只到清真食堂用餐。除了饮食,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远离家乡,也会受到新的环境的冲击,由于语言内容、生活习惯、礼仪环境、与人相处方式等多方面的改变,极易使他们在适应新环境方面出现特殊情绪。
(三)学习方面。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都通过预科学习的方式入校,之前都在新疆受教育,尤其是从边远贫困地区直接考来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特别是英语、高等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与汉族同学的差距较大,政治、历史等人文类公共课在中学阶段接触较少,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在语言上,因汉语表达能力欠缺,在汉语沟通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例如:听不懂老师讲课,不能顺畅地与周围的老师或同学沟通。这些原因造成学生短时间内出现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普遍不适应,学习处于被动局面,导致成绩不理想。
(四)交际关系。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喜欢小团体聚集,即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跟自己同一民族的同学在一起。同民族的同学聚集在一起,交流也都用本民族语言,甚至因为生活方式、饮食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活中,形成较为固定的活动群体。汉族学生也比较难进入到他们的生活、交际圈中,双方由于接触少,互相不了解,彼此都会觉得有差异,感觉交流困难。
(五)政治追求不强烈。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能坚持党的领导,对国际形势的认识清楚,关心国家大事,有强烈的保护社会主义大家园的意识,能够维护民族大团结。但是,受民族传统习俗和语言文化差异影响,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知识了解不多,认识不深,入党愿望不够强烈,提出入党申请的人数较少。另外,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高校对申请入党的学生有成绩上的要求,少数民族学生不能顺利通过入党审查。与其他同学交往较少,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同学中的威信不高,在团组织的推优中很难入选。
二、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措施
针对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学校特别是学院的学生工作者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育管理方案,正确认识并侧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加强和改进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管理工作者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从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培养好少数民族学生,既对他们一視同仁提高教育质量,又要从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出发因材施教,开展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祖国观”“民族观”。要设身处地地为少数民族学生答疑解惑、帮困解难,把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体学生良好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二)做好入学教育,帮助学生克服不稳定情绪,顺利适应大学新生活。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阶段,组织力量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工作。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系统平台,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时对汉族同学开展民族政策法律教育,引导不同民族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生活习俗,营造不同民族学生校规校纪面前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氛围。
(三)正确了解新疆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尊重民族文化,营造和谐健康的民族文化氛围。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具有自己的民族习俗和文化观念,做好这些学生的工作首先要正确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习惯,同时深刻掌握学的民族政策,审慎对待其宗教信仰同民族风俗活动的关系问题。其次,学院领导经常与少数民族同学座谈,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例如:学校充分尊重民族风俗,提升改造清真餐厅;在重大民族节日,学校出资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庆祝方式举办联欢会,学校相关领导亲自参加庆祝活动,让他们身在异乡也能感到家的温暖。
(四)加大新疆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经济负担较重。学校为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多渠道给予了他们一定的程度的帮助,除了常规的绿色通道、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之外,在社会资助方面也对少数民族学适当进行了倾斜。比如笔者所在学院,连续几年来,新长城助学金的评选都是侧重于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多做这些“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五)给予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业特殊关注,制定适宜的教学和学籍管理规定,激发学习热情。首先,教育管理者要深刻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的感受,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敢于面对存在的差距,客观分析落后的原因。同时,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增强学生自信心。另外,学校要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基础方面的特殊性,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不断追踪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授课老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更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六)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带动作用。党建的导向功能,团学组织的载体作用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要通过党团组织的工作,积极吸纳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入党。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骨干的作用,让他们与生活学习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同学开展“一对一”学习帮扶活动,让他们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中提升自我,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进步。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新生入学开始抓起,做到早培养、早发现、早选苗,积极主动做工作。
(七)切实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做少数民族学生精神和生活的指路人。在学习上,经常与他们的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定期找同学帮他们补习功课,共同帮助他们实现成绩的提高、学习上的进步;在生活上,经常走访他们的宿舍,解决管理员发现的问题,平衡他们和管理员以及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创造机会让他们与其他同学有更多交流的机会,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增加与其他同学的接触和了解。同时,发挥他们能歌善舞的特长,鼓励他们参加各种联欢活动。倾注更多的关心和耐心,让他们能够真正融入到校园生活中,鼓励他们充满信心,不断提高自我。
综上所述,科学和正确地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管理工作,可以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科学管理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