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迪艺术表现特征研究

2020-03-28 10:52黄潇
艺术评鉴 2020年3期
关键词:莫兰迪艺术风格

黄潇

摘要:19世纪末到20世纪,西方艺术风格及流派层出不穷,视觉上的冲击力也越来越强。莫兰迪的作品游弋在这个充满复杂矛盾的时代,仍然能够坚持自我,守住自己的一份宁静。莫兰迪的创作过程始终由“观念”支配“实践”,不断地贴近客观世界的本质,恪守自我的感悟。本文从莫兰迪的艺术观念、绘画题材、个人趣味入手,研究莫兰迪艺术表现特征。

关键词:莫兰迪   艺术风格   艺术趣味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3-0083-02

一、莫兰迪个人绘画风格的形成

19世纪末到20世纪,西方艺术风格及流派层出不穷,视觉上的冲击力也越来越强。紧随“未来主义”(1909年),以基里科为代表的极具理性特质的“形而上画派”于1917年开始出现,莫兰迪随后也被认为是“形而上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短暂的受到过基里科的影响,很快他又开始拒绝关于现代潮流的一切运动,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技艺的基本问题上。20世纪是西方艺术变化最多端的时代,而莫兰迪苦行僧式的绘画以一种无害的保守形象出现,体现了一种意大利的地方品味和绘画性文化。莫兰迪的作品游弋在这个充满复杂矛盾的时代,看起来充满个人特点却又有些缺乏“现代感”。不因琐事中断自己苦心孤诣的创作,不受外界荣誉的干扰,这种隐居式的创作一直坚持到1964年乔治去世。

二、莫兰迪的艺术表现

莫兰迪一生画过无数瓶瓶罐罐的静物,莫兰迪的创作过程始终由“观念”支配“实践”,不断地贴近客观世界的本质。莫兰迪的艺术观念源于他对物体的观察方式,这些体块是莫兰迪对生活的沉默表达。除了意大利本身自文艺复兴后激发的艺术素养之外,莫兰迪艺术观念的成熟也离不开他对20世纪艺术史的关心。起初他在绘画中受到古典绘画和印象主义的影响比较多,传统文化的影子在莫兰迪的作品上隐约可见。莫兰迪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一生都致力于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光线下反反复复的绘制和蚀刻瓶瓶罐罐。独树一帜的风格,一心一意的追求完美,必然能够赢得公众的尊敬。莫兰迪有时候会使用左手来绘画,他认为这种不确定的颤动感能够帮助他表达关于“思考现实”的感觉,他通过一种严峻、含蓄的方式捕捉生活中事物背后的灵魂,加强对世界的感知。

莫兰迪認为自己本质上就是一个画静物的画家,这些古朴的瓶罐包含了莫兰迪对人生的思考,这是也他创作的出发点:诉说真正的生活。在创作的过程中他更加关心的是简单物体背后的世界。莫兰迪选择的这些瓶罐是他在自己艺术语言上的挖掘,在生活中所能看得到的事物已经足够我们去花时间来研究,转变成对客观世界本质的探索。这一点与塞尚的理念高度契合,正是这种直面客观事物的方法让莫兰迪拥有自己的艺术力量。莫兰迪对空间、光、体积和时间的描绘在风景画上也同样可以解释,他所生长的土地给了他真实的感觉。乔治·莫兰迪喜欢从各个角度捕捉自己窗外的风景,正如他不断摆弄自己的瓶瓶罐罐一样孜孜不倦,他渴望通过建设性的使用自己的眼睛能够从这些反复绘画的对象中探索到背后的世界,他认为没有什么比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虚幻了。

作品的意境往往传达了艺术家的追求,我们之所以能够从莫兰迪的作品中感受到平静,构成的形式语言起到很大作用。形式感在他的素描作品中能够强烈地体现出来,通过“黑白灰”关系的处理来概括表现形式,画面层次清晰,结构统一。莫兰迪对“空间”有一种新的理解,他的静物经过反复提炼,将物体“压扁”,越来越趋向于富有装饰化的平面化的二维空间。经过长期的探索,他在作品中的每一个物体之间都建立了特殊的联系,这种独特的构图形式是莫兰迪独具的韵律和节奏。通过搜集莫兰迪的作品发现,莫兰迪的创作对象不会经常改变,但是画面从来没有出现重复的情况。莫兰迪在创作过程中会不厌其烦地改变静物摆放的位置,他的桌子上布满了铅笔留下的标记,这是他探索画面整体的秩序感的痕迹。他将几个物体前后叠加构成一个形,这种叠加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交迭”,被安排到一起的静物互相分享边界既产生了联系感又能够将物体分开,区分前后关系的同时也产生了透视。他精心地组织自己画面上重量和方向的分布,左右两侧留出等大的间距或通过物体投影制造平衡感,以此来达到画面稳定的效果。不论是从横向还是纵向来观察莫兰迪的静物作品,主体的重心总是平稳、安静的落在桌面上。影响画面平衡感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物体的“体积”,在莫兰迪的画面中,他所描绘的并不是瓶瓶罐罐这样的真实对象,而是将这些体块当作一种因素来支撑画面的结构。在“平面”和“空间”的结合下调节主体物的重力来获得画面的平衡,这些敦实的物体使画面拥有力量。

莫兰迪的色彩感觉离不开他所生长的那片土地,源于真实。他的作品在色彩上也能够看到文艺复兴时期湿壁画的影子,通过变化的光源和静物的疏近关系不断产生新的色调,抽象的提炼让画面更加亮丽柔和,与早期的波伦亚画派有相似之处。如果说造型是一种理性的把控,那么色彩就是一种情感的调和。莫兰迪善于调节形与色的关系使画面达到平衡效果,两者相得益彰,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值得学习,如果在绘画的时候总是考虑的太多、太死、不懂得取舍,作品就被安在无定之中了,不断地变化自己的画面,如果灰色用的太多就把它调亮,如果形状强调的过分生硬就把它往背景里融。莫兰迪不会紧紧地盯着物体的固有色不放,而是更加关注整体的画面秩序,越是这样单纯的色彩越是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既不屈服于一般显现,也不脱离现实。早期莫兰迪使用明暗对比体现平面效果,近处偏暖,远处偏冷。不断地尝试让他在成熟期之后又违反了这一规律,对画面的色调进行创新,传达的是一种宁静、沉默的意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色彩与形体的自由结合让作品更显“画意”,正是这种形式和色彩的平衡、主观意向与客观世界的平衡构成了莫兰迪的艺术追求。

王琨老师认为莫兰迪的作品体现了东方的“禅”意,宁静而神秘。从格调上来看莫兰迪确实与中国的文人画颇有相似,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风格上莫兰迪都与文人画有异曲同工之处。关于这一点巴尔蒂斯早就做出过发言,他认为莫兰迪是最接近中国绘画的欧洲画家。从文人画的基本特征上来看,莫兰迪的作品确实具备高雅的格调和深厚的学养。邢啸声先生将莫兰迪喻为西方美术史上的“八大山人”,赞扬其“主观抒发”“物我唯一”,他的作品富含文人特色,画里画外的趣味妙不可言,耐人寻味。宋代艺术承载了文人的生活情趣,作品的题材大都以生活为主,有丰盈宁静之感。陈丹青将莫兰迪看作是入定的老僧:“在格物之时,静止却流动”,体现了一種精神与物品的对话。莫兰迪一生都悠然自得地活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他认为这种“闲趣”源于他从不在乎外界褒奖,远离尘嚣,才能兴之所至,表现真性情。他所追求的“淡雅”格调与东方文化所追求的“宁静”殊途同归。

三、结语

相比创新,莫兰迪做得更多的是坚持,立足于传统文化,吸取精华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他将画画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摒弃球体、多面体,寻求平凡世界的精神境界,呈现出宁静的疯狂。莫兰迪一直在做减法,简从繁中来,简看似容易,其实别有用心,形式至简,意味深长。莫兰迪所追求的“简”正是对真实再现的拒绝,立志于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以概括性的语言传达最切实的感受。

参考文献:

[1][意]乔治·莫兰迪.乔治莫兰迪[M].李笑男,黄继谦,译.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

[2]钟涵,廊下巡礼——莫兰迪[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3][英]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4][英]威尔·贡培兹.现代艺术150年[M].王烁,王同乐,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易英.西方20世纪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赵锦剑.中国油画家:沈行工[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

[7]邢莉.塞尚何以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J].美术观察,2000,(05).

[8]钟涵.数见莫兰迪[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3,(02).

[9]王琨.我心中的莫兰迪[J].世界文化,2010,(09).

猜你喜欢
莫兰迪艺术风格
张阶平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研究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莫兰迪:在淡泊生活中寻觅平静的艺术
莫兰迪笔下的高级灰
他的瓶瓶罐罐和我的花花草草
莫兰迪的夏天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安静地欣赏几支花瓶
浅谈东北人艺时期对于辽宁话剧发展之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