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豫皖,黄金媛
·调查研究·
全程质量控制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武豫皖,黄金媛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O医院,驻马店,463000。
探讨全程质量控制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第九九O医院未行全程质量控制期间的住院患者52,700例为对照组,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行全程质量控制期间本院的53,240例住院患者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主动上报情况和不良事件级别、处置时间。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危药物外渗、非计划性拔管、用药错误、坠床/跌倒、标本类错误上报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和其他上报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级别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处置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管理中,使用全程质量控制可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减轻护理不良事件严重程度,缩短不良事件处理时间,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全程质量控制;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与基础,体现了护士所掌握的技术水平、理论知识、护理效果和工作态度的总和[1-2]。患者安全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难题,也是医疗卫生行业关注的问题,是医院各项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但在医疗机构中常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影响护患关系[3-4]。为进一步完善医院护理质量安全监控,加强医院护理管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第九九O医院提出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不良事件免责直报系统,成立全程质量控制小组,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本研究旨在分析全程质量控制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未行全程质量控制的住院患者52,700例为对照组,其中,女29,300例,男23 400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8.32±3.65)岁。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行全程质量控制的53,240例住院患者设为试验组,女29,600例,男23,640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8.51±3.59)岁。纳入标准:生命体征平稳且神志清楚;住院时间3 d及以上;无语言交流障碍、认知障碍。排除标准:严重精神障碍、痴呆;参与其他研究者;理解能力较差。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资料存在可比性。
由科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组成护理质量安全委员会,承担三级护理安全管理监控和三级质控网络任务。①护理不良事件直报系统。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并参考《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考评办法》[5]设计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包括事件发生经过、整改意见、处理过程等,便于全院护士共享,并方便实施网络直报,实时填报不良事件信息;分析、汇总数据,并定期统计分析数据,方便管理者对全院任何时间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可经网络平台与全院护士共享事件分析结果与处理意见。②落实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的执行。对及时上报不良事件的积极处理者,实行无惩罚制度,鼓励护士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对不及时处理、瞒报/私自处理不良事件者,追究当事护士的责任。根据收集的护理不良事件中的高发事件,如高危药物外渗、非计划性拔管、用药错误、坠床/跌倒、标本类错误等,成立全程质量控制小组,由1名督导员(护理部专项负责人)、1名组长、1名秘书和5名组员组成。在组长领导下,秘书全程参与不良事件的管理、资料归档、督查等工作。督导员负责指导活动计划、协助改善过程、控制活动进度、解决活动中遇到困难,在全院推进不良事件持续改进工作。③规范护理安全管理流程体系。组长负责向护理部提交年度活动计划、确立小组活动预期达到的目标、组织组员对患者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督促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检查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开展护理风险管理项目,制定医院护理风险评估、工作流程、报告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指导小组开展各项活动,对小组成员进行定期培训,做好年终小结,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小组组员通过主题收集数据、现场核查、查阅资料、调查访谈、跟踪核实等方式,发现和梳理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存在的问题,统计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提出改进意见,并指导各护理单元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评估整改效果,及时反馈。每季度整理一次活动报告书提交护理部,定期向汇报项目活动实施情况。
①分析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主动上报情况;②参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6]评估两组不良事件级别,分为Ⅰ、Ⅱ、Ⅲ、Ⅳ级,级别越高则事件严重程度越轻;③分析两组不良事件处置时间。
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36%和0.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3,= 0.957)。试验组护理不良事件的主动上报率和其他(护士受伤、患者自杀、实习生带教不严谨等)上报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高危药物外渗、非计划性拔管、用药错误、坠床/跌倒、标本类错误上报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情况对比[n(%)]
试验组不良事件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试验组不良事件处置时间(45.52±4.98)短于对照组(22.48±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957,<0.01)。
表2 两组不良事件级别对比[n(%)]
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信息化直报系统具有多重功效,如连续性、及时性、统计性、监控性等,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等意义重大[7-8]。本院建立免责直报系统后,护士可随时登陆上报,简化上报过程,并对上报者予以保密,减轻心理负担;护士长例会上分析并讨论事件的发生过程、原因和防范措施,强调不良事件分享的重点在于流程和制度的整改,使护士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及时上报的不良事件积极处理者,实行无惩罚制度;对不及时处理、瞒报/私自处理不良事件者,追究当事护士的责任,并加重处罚力度,鼓励护士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经系统平台,各科室可及时了解护理部对不良事件提出的整改措施、建议等,达到借鉴与警示作用,提高护士对不良事件的防范意识,提高护理质量[9]。本研究中,试验组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和其他上报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高危药物外渗、非计划性拔管、用药错误、坠床/跌倒、标本类错误上报率相似,提示用全程质量控制可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不良事件级别轻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处置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全程质量控制可减轻护理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缩短不良事件处理时间。护理不良事件虽无法完全避免,但经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或减轻不良事件严重程度[10]。全程质量控制小组分工合作,对护理核心制度、重点环节、重点部分等落实管理监督,及时上报不良事件至护理部,并积极实施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不良事件的损害。同时,查找护理管理的漏洞和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修改完善制度,提高患者安全。全程质量控制小组可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实施防范措施,强化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的监控、管理,严格管理护士的操作,建立健全的护理管理制度,科学分析、及时反馈、迅速整改上报事件。此外,全程质量控制侧重于不良事件发现的时效性、医院管理系统问题的改进与不良事件的干预效果,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监控范围更广。
综上所述,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使用全程质量控制可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减轻护理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缩短不良事件处理时间,护理安全管理效果确切。
[1] 方淑红. 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案例分析法的效果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 2016, 18(8):1534-1535.
[2] 肖裕红, 刘春凤, 史慕丽. 护理风险量化评估法及改进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6):127-129.
[3] 张清萍. 护理安全管理在各临床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 16(11):1697-1699.
[4] 陈静, 岳丽青. 临床警报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中国护理管理, 2019, 19(5):720-724.
[5] 王李.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考评办法[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71-73.
[6] 董云红, 魏晶, 李晓玲, 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临床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 2016, 16(5):369-371.
[7] 俞梦盈, 裴彩利, 张峻, 等. 老年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2):175-181.
[8] 孔晓玲, 张珊. 2012年-2018年我院血管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J]. 护理研究, 2019, 33(10):1788-1790.
[9] 凌张宾, 宋智慧, 唐明霞. 基于患者安全的234例院内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 2019, 25(13):133-135.
[10] 乔安花, 彭飞, 杨亚娟, 等.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的成效[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 25(3):279-282.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Whole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in the Management of Adverse Events of Nursing Safety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in the management of adverse events of nursing safety.A total of 52,700 inpatients who underwent quality control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5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whole period of quality control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9, 53,240 in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active reporting, level of adverse events, and treatment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high-risk drug extravasation, unplanned extubation medication error, falling to bed/ falling, and specimen error reporting rate (>0.05); the active reporting rat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and other reporting rat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 of adverse events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dverse event handling events were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significance (<0.05).The use of full-course quality control in the management of adverse events of nursing safety can improve the active reporting rate of adverse events, reduce the severity of adverse events, shorten the processing time of adverse event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Nursing safety; Adverse event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throughout; Quality of care
10.16117/j.cnki.31-1974/r.202001029
武豫皖(1988—),女,河南驻马店人,大学本科,护士,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qun00958874@163.com。
201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