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雷振 吕丽敏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焦作454002)
脑血管疾病属临床危重疾病之一,具有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所占比重高达81%。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体致病机制相对复杂,当前尚未完全清楚,大多认为与脑供血血管闭塞、狭窄存在较大关联[1~3]。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两种,对患者身体机能损害程度较高,如能早期明确诊断,进行临床干预,可减少患者致伤、致残率。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ASL)属一种功能学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在脑组织出现损伤之前发现脑组织缺血状态及代偿情况,较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更早期发现脑组织血流改变,提升诊断准确性。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属于一种无创性显示头颈部动脉血管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相对客观地反映脑部供血动脉形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照。本研究选取我院接诊的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34 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3D-ASL 联合MRA 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5月接诊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34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女 62 例,男 72 例;年龄 41~87 岁,平均(62.49±10.12)岁。经 DSA、常规 MRI 及 CT 检查证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73 例。
1.2 检查方法 仪器选用美国GE 公司生产的3.0T 磁共振成像系统,采用24 通道头颈部控阵线圈,常规检查包含 DWI、T2WI、T2-FLAIR、T1WI 等序列扫描。MRA 扫描参数设置如下:R3DTOF 法,FOV 240 mm×240 mm,TR 20 ms,TE 3.4 ms,重建矩阵 384×192;3D-ASL 扫描参数设置如下:FOV 240 mm×240 mm,重建矩阵512×128,采集时间270 s,层厚4 mm,标记后延迟时间(PLD)分别为1.5 ms 和 2.5 ms,层数 36,TR 5 324 ms,TE 10.9 ms,采集时间4 分26 秒,扫描范围覆盖全脑。3D-TOFMRA所成图像采用GEAW4.7 工作站Functool 中3DMIP软件实施处理,3D-ASL 所成图像采用GEAW4.7 工作站Functool 中ASL 软件对获得图像进行处理,获得rCBF 图像,并进行镜像测量对比,以及病变区域不同延迟时间的纵向测量对比。
1.3 观察指标 (1)以数字减影造影证实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MRA、3D-ASL 单一及联合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结果;(2)比较3D-ASL、MRA单一及联合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检查结果比较 3D-ASL 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63 例,MRA 检查诊断56 例,联合检查诊断72 例。见表 1。
表1 检查结果比较(例)
2.2 诊断价值比较 MRA、3D-ASL 联合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性97.76%、特异性96.72%、灵敏性98.63%较单一检查高,联合检查误诊率3.28%、漏诊率1.37%较单一检查低(P<0.05)。见表2。
表2 诊断价值比较[%(例/例)]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脑部疾病,病情易反复,有较高致伤、致残率,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体痛苦及心理压力[4]。以往临床多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 血管成像等检查手段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断,但诊断准确率较低。因此,提升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效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MRA 是目前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亦属流动相关增强效应影像技术之一,不但可获取高清晰度的图像,且对血管形态、血流速度改变极为灵敏,对血管大多病变判断较为精准,能早期、清晰显示病灶基本形态,同时具有无创、操作方便等特点,应用范围越来越广[5~6]。但MRA 诊断也存在一定不足,如当脑部血管血流较慢或走形迂曲时,易发生血流信号丢失,继而造成假阳性,无法客观反应脑部血流灌注状态[7]。3D-ASL 属近年迅速发展的无创检测技术,检查时无需使用对比剂,安全可靠,且操作简便、快捷。3D-ASL 检查原理为将机体血管内血液中的氢质子作为示踪剂,通过对动脉血内氢质子进行标记成像,将成像平面上游血液进行标记,获得局部脑血流信息,变换成自旋弛豫状态,对脑实质灌注后进行成像,继而精确呈现脑实质灌注情况[8]。相关文献显示[9],3D-ASL 检查诊断脑血管疾患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性均高于MRA 检查。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采用3D-ASL 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性(85.07%、83.61%、86.30%)分别高于单纯采用MRA检查(77.61%、78.69%、76.71%),这与上述研究报道的结果一致。虽然3D-ASL 检查能清晰观察脑部灌注情况,通过对脑组织血流灌注程度作定量分析,使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效能有较大提升,但仍无法满足临床实际诊断需求。因此,大多学者建议将3D-ASL 与MRA 联合进行诊断,以提升整体诊断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MRA、3D-ASL 联合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性97.76%、特异性96.72%、灵敏性98.63%高于单一检查,联合检查误诊率3.28%、漏诊率1.37%低于单一检查(P<0.05)。可见MRA、3D-ASL 联合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显著提升诊断效能。3D-ASL 能清晰观察脑白质、脑灰质不同血流灌注情况,可以判断缺血脑组织血流代偿情况,且成像为彩色、对比度较高,同时信号定位精准、采集信号迅速,有利于提升诊断效能;MRA 能清晰观察头颈部大动脉血管发育或病变情况,对于已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在制定诊疗方案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而对于未发生脑梗死仅表现为脑缺血的状态无法给出客观诊断依据。因此3D-ASL 结合MRA 检查能够优势互补,提升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准确性。综上,采用3D-ASL 联合MRA 扫描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性,减少误诊及漏诊,有利于疾病早期诊断,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