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甲状腺肿次全切除术后激素替代治疗时机探讨

2020-03-28 13:37桂瑞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2期
关键词:减退症结节性激素水平

桂瑞华

(河南省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 灵宝472500)

结节性甲状腺肿为临床常见的内分泌良性肿瘤,是在弥漫性甲状腺肿的病变基础上形成的,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出现胸骨后压迫症状,严重者有恶变可能,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女性内分泌周期性变化有关。手术切除为常见治疗方法,虽然手术治疗原则为在尽量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同时彻底清除结节性病灶,但术中常常发现患者正常甲状腺组织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因此,术后给予激素替代治疗以维持机体正常需求必不可少[1~3]。但术后不同时机给予相关激素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肿次全切除术后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有效时机,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 10月 ~2018年10月收治的90 例拟进行结节性甲状腺肿次全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对照组男15 例,女30 例;年龄37~59 岁,平均年龄(48.69±3.41)岁;病程 2~7 个月,平均病程(4.55±1.32)个月;单侧病变 19 例,双侧病变26 例;结节直径1.2~2.8 cm,平均直径(1.82±0.39)cm。观察组男12 例,女33 例;年龄36~60 岁,平均年龄(48.57±3.22)岁;病程 1.5~8 个月,平均病程(4.38±1.25)个月;单侧病变 20 例,双侧病变25 例;结节直径1.5~2.5 cm,平均直径(1.76±0.41)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确诊为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拟行微创次全切除术治疗,手术入路一致;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术后治疗依从性差,不按时服药;合并心脏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垂体功能不足;患有动脉硬化;肾上腺功能不足;合并继发性甲减;合并糖尿病;有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治疗期间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或中途退出、不规则服药。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进行结节性甲状腺肿次全切除术后次日,给予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左甲状腺素钠片(国药准字H20010522)餐前半小时服用,初始剂量0.5~1 片/d;根据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情况调整剂量,一般每 2~4 周增加 0.5~1 片,直至维持剂量(一般为2~4 片/d);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心律不齐、心率过快、心绞痛、肌肉无力、多汗、坐立不安、体质量下降、持续性腹泻等情况,应逐渐减少每日治疗剂量或停药,待症状消失后再逐渐恢复治疗,治疗过程需谨慎、循序渐进。持续给药6 个月。

1.3.2 对照组 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次全切除术后2周给予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治疗方案与观察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 随访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及趋于稳定所需时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率。促甲状腺激素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理论频数<5时,进行确切概率法计算,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t 检验和独立样本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观察组术后 3 d、5 d、1 周、2 周、4 周测定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趋于稳定所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s)

组别 n 促甲状腺激素水平(mIU/L)术后3 d 术后5 d 术后1 周 术后2 周 术后4 周 趋于稳定所需时间(d)对照组观察组45 45 t P 2.19±0.85 1.32±0.72 5.239<0.05 3.88±0.92 1.36±0.65 15.006<0.05 5.10±0.95 1.97±0.88 16.214<0.05 6.21±1.10 1.52±0.91 22.037<0.05 5.65±0.81 1.61±0.90 22.382<0.05 41.65±7.40 27.68±5.32 10.282<0.05

2.2 两组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对照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为15.56%(7/45),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率为 17.78%(8/4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为2.22%(1/45),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率为0.00%。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96,P<0.05;经确切概率法计算,观察组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节甲状腺肿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近年来,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癌变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与碘摄入量不平衡、内分泌紊乱、应激等多种因素有关。对存在手术指征的患者多给予手术切除治疗,但因患者多为多发性结节,正常甲状腺组织可不同程度受累,术后仍可存在不同程度的正常甲状腺组织缺失,影响甲状腺正常功能,使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反馈性刺激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复发率[4~6]。患者在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4~5 d,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即可超过正常值并持续升高,加上剩余正常甲状腺组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容易出现代偿功能不良,术后多采用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发挥负反馈促甲状腺激素作用[7]。补充的外源性左甲状腺素可替代甲状腺激素,在外周器官中转化为T3,与T3受体结合后产生机体必须的特定生物学作用。且左甲状腺素多在小肠内吸收,吸收率在80%以上,口服后5~6 d即可达到峰值,与特定转运蛋白的结合率达99.9%以上,可与游离激素进行迅速、持续的交换,维持机体需求[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3 d、5 d、1周、2 周、4 周测定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趋于稳定所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结节性甲状腺肿次全切除术后次日给予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使其较快趋于稳定,维持机体代谢,同时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率。但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严密监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结合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个体化的药量调整,密切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减少或避免毒副反应的发生,增加用药安全性。

猜你喜欢
减退症结节性激素水平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肿瘤临床分析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多层螺旋CT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
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英国专家发布原发性甲减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