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佳 李想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因其文化的特征属性而无法独立存在,而近几年兴起的特色村镇便成为其传承与发展的天然载体。本文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与特色村镇景观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两者之间的理论基础,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规划设计的技术要点,提出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特色村镇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村镇;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5-0217-0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个民族人民传承,并将其视作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其相关的场所或者实物。从广泛的角度而言,文化遗产的概念不仅仅是物质的和有形的,其中也包括一些民间文化艺术、习俗、以及生活方式。例如:传统美术、音乐、戏曲、杂技、传统医药、传统节庆习俗、礼仪等等都可以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
非物质文化遺产保护的基本概念就是“能够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危机中少受伤害,从而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这种保护形式在实质上能够体现出两种模式,第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进行简单的维护、修补以及保持固有形态等等,这种保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生命力。第二,则是重点挖掘内在的生命力,对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维护加强提升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村镇景观设计理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景观设计概念
景观主要是指地表空间组成要素和物质构成的总体特征。景观设计则属于对空间进行艺术处理的过程,其中包括前期调研分析,项目的实地考察到最后的设计改造以及修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村镇的景观要素主要包括非民俗景观要素和民俗景观要素。非民俗景观要素包含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民俗景观要素包括原有的民俗景观要素和新建民俗景观要素。自然景观要素一般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树木、怪石等大自然风景;人工景观要素主要指的是村落中现有的现代建筑群体等;原有民俗景观要素一般是指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文化遗址、传统民居、民族习俗文化等等;新建民俗景观要素主要指后来为改变建筑空间风貌,而设计并融入当地特色的景观形态,如园林绿化、景观小品、建构筑物、商业街区、广场等。这些要素都为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景观设计表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景观设计包括三个步骤:即生存、传播和可持续发展;本地人群和外地人群是需要考虑的重点对象。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下的景观设计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决定了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也就是其存在的环境。
2.怎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外传播,使更多的外来人群了解其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人们的精神财富,对其保护不仅是当地人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因此,需要对其扩大传播范围和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可其文化价值。以村落小镇景观设计为载体来解决这一问题是比较理想的途径。
3.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的自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而变化着。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生命力,达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人的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生命力,实现可持续的自我发展,需要调动人们的参与度。主要包括本地人的使用度与外地人的体验满意度与传播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特色村镇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一)继承与发展原则
非物质文化是历史遗留下来知识和智慧的浓缩,是当地特有的文化标志。在进行特色村镇景观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本地文化资源与建筑景观的和谐统一,遵循“存”与“创”结合当地文化景观开发设计,并在景观设计布局、环境营造等方面利用高科技手段、使用新能源,使得特色小镇景观系统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因地制宜原则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应该优先考虑地域特点,对现有的建筑空间和布局在不改变地方原貌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使得地域文化、生活环境、建筑形态、环境风貌等方面呈现出当地独有的特色。
(三)以人为本原则
景观设计无论是对其空间的改造还是进行艺术加工,其最终的目的就是服务于人们。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镇进行景观设计要最大化地满足使用者的各类群体,以他们的需要为设计的出发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
四、结论
本文论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村镇景观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景观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宣传。
参考文献:
[1]薛茜元.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俗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8.
[2]李媛.当代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村落建筑空间环境[J]. 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