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茜茹
监狱在一个国家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它对于罪犯的教育改造有很大的帮助。新中国成立至今,在这一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所以为了可以更好的帮助监狱发挥其该有的作用,需要对监狱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革。而本文将从这一角度,较为深入的探讨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看法对策。
一、问题的出现
监狱的存在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中国社会进步很快,尤其是经济科技都在迅猛发展,但是中国监狱的发展始终没有办法达到一个很快的速度,持续的处于吊车尾的境地,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困难与挑战。在监狱的改革发展事关中国社会的总体稳定。改革开放以来直到本世纪初, 中国监狱一直处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艰难跟进的进程之中, 可谓困难重重, 叠嶂起伏: 我国社会的犯罪率和犯罪的规模持续上升, 特别是在二十世纪末期,中国在押犯人数量已然增长了一倍之多,但是监狱的数量却始终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这种情况也就造成了监狱爆满,里面关押的犯人生活环境较差,且其工作强度较大,这种情况自然也无法帮助监狱完成改造犯人,减少犯人数量的目的。监狱警察无法拥有素质教育跟随社会发展。自然也造成了犯人出狱后,重复作案的几率加大。同时在监狱工作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首先监狱所处位置一般较为偏僻,交通不发达,使得工作人员与外界交流较为困难,也让其事业发展较为困难,与家庭的团聚也是聚少离多。监狱工作的社会地位也较低,使得狱警工作压力大,精神压力也很大。同时监狱对于狱警的要求也很高,需要他们严格执法,要做到文明执法,有法必依。这就会造成部分狱警在具体实施工作的过程中,感到迷茫,无从下手。同时又因为监狱系统的复杂性,使得一些真正有能力,有魄力,可以更好执行监狱工作的人才并不愿意牺牲自身投身到监狱工作中去。这种情况造成了在监狱中并缺少专业法律知识、丰富的狱政工作经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的人才,很难带动和促进民警队伍整体执法水平跨越式发展。但这些一系列制约中国监狱改革的问题, 在本世纪初经过努力已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在现如今法治的大环境背景下,中国监狱的具体走向与发展道路,也是每一个关注中国监狱事业发展的人心中所关注的。这种发展对于中国整体文明的进步起着重大的影响意义,是必须且迫切的。
目前从我国的鉴于制度来看监企分开改革发展缓慢与监企分开模式的使用有直接关系。“先分开、后调整、再完善” 是目前我国司法部针对监企分开改革提出的原则,长时间的体制运营使很多棘手的现实矛盾不断积压,很多监狱民警职工更习惯于传统体制。此外,监企分开改革导致监狱经济风险评估欠缺。很多领导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认为监狱会因为监企分开改革而取得经济优势,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决策者高估了监狱经济增长实力。造成监狱经济风险评估欠缺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是监狱职能在未来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转变而不再具备经济职能,这种情况会让全员共担风险转化为少数人的责任,削弱组织力量; 其次是面对新趋势与矛盾,由于制度不完善以及人員素质较低的原因导致监狱应对新趋势的能力不足;再其次是因为劳动改造责任制并不完善而让监狱工作人员放松警惕并最终导致罪犯劳动改造效果低下。
二、监狱发展的过程与影响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对于监狱的改革,必然是要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但是也正是中国这种国情,使得中国监狱的制度成长走在一条曲折的道路上。所以现如今中国监狱想要发展,必然需要一场深刻的改革,从而可以符合现如今的中国国情,跟上社会发展。
在人类原始社会时期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想要生存必须共同劳动并将劳动成果平均分配,那时因为不存在阶级从而不会有剥削与压迫,因此在那时没有监狱。长时间内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并让劳动产品有富余,这些劳动产品最终成为了首领的私人财产。后来有了家庭的存在,生产资料也由社会公有制转变成家庭所有制,再后来私有制加速了社会的分裂,人类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阶级的发展伴随着国家组织的到来,为了掌握权力、镇压反抗,统治阶级进行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后演变为法律。违反法律者要受到处罚并被称之为犯罪,逐渐监狱得到形成。监狱是统治阶级为掌握政权而创造的工具。
中国监狱的建设起初是一种特定条件下展开的,所以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这一情况并没有对监狱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直到文革结束,整个监狱的作用,也正是为了政治进行服务。而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变化,而由此中国监狱也有了许多的变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监狱试图重点关注犯人教育感化等, 并且一度使之成为工作的重心,也配合政策开设不少特殊学校,进行犯人教育。在对于犯人改造的奖励机制也实施了以分折刑等方案,从而帮助犯人,激发其改造的想法。而在二十世纪末,又提出规范化进行监狱的管理,并针对方案反复试点,试图找到最好的办法,其中有些在现如今依然在使用。但是与之相关的是在监狱里面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可惜的是,在现如今中国还是没有培养专业的监狱方面的人才的普通本科高校。而自从监狱法的实施后,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贯彻,再加上财力的增长,使得现如今监狱的经费问题得到解决,也使得监狱中的矛盾中心成功的得到了转移。而现如今我国监狱表现出的具体特点就是在全面依法治监的情况下,强调监狱的使命性,也就是监狱的安全性能,试图打造最安全的监狱,决策的实施,以及后续的努力使得中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降低了每年逃跑犯人的人数。不过。在近些年中国监狱的变动与发展过程中,实施的决策的价值与必要性,以及后续的改革与探索,究竟成功了多少,以及最终的目标都是值得人去深思的。简单来讲,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监狱工作的开展,中国并不具备自身的确定的发展战略, 这使得监狱的发展是一个缺乏具体意识的发展,并没有实质的进步。当然在这里,我没有办法也没有想法去具体的议论发展过程中的是非,但我只是想说明在现如今这种局势下, 对于中国监狱的改革是必要的这样的事实。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中国监狱改革依然刻不容缓,即使可能对于中国而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发展与改革的时机,但我们依旧需要努力去实现自身想要完成的目标,成功的帮助中国监狱取得关键性的发展。
三、改革的对策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监狱的定位。我们需要明确监狱的中心点应该是犯人,一切以犯人为本。监狱的存在与发展, 其本质都是为了犯人而服务的。在监狱体系中,价值观世纪初,我们需要坚持法权的原则,同时也不能否认人权的影响。在监狱的实际工作中,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犯人也是人,在被剥夺自由的前提下,也需要以公正民主的想法去开展工作,也帮助罪犯重新实现社会化,成为一个可以做到遵纪守法的公民。罪犯在人权中是弱势队伍,我们需要给与他们有一种特殊的保护政策。如果一昧认为犯人不该拥有人权,那么这样的政策与工作必然是错误的。
中国监狱是中国社会的组成部分,也理当与法治相结合。还有在改造犯人的同时,科学化是现如今中国监狱改革的核心。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不仅仅要满足合乎法,还要讲究效率。了解罪犯的犯罪目的,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要明白正是他们在这一方面的观点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行为的发生,所以要通过监狱传播这些观念是错误的。同时也有罪犯是心理问题导致自身犯罪,所以说需要监狱完善这一方面的设施建设,可以让罪犯得到一定的情感宣泄,从而帮助他们改善自身扭曲的心理。还有罪犯的隐私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国内外都曾发生过类似欺压罪犯的现象,在我看来,罪犯也同样是人,我们在剥夺自由的同时也将给予身为人该有的尊重。在最后,我觉得不仅仅是针对罪犯,我们在监狱工作的人员也应受到外界的关注,我们需要保障在监狱工作的人员的合法权益,定期的进行身体检查与心理评测以及疗养等,同时针对工作量的问题,中国监狱可以适当增加干警数量,从而更好的帮助监狱管理,也可以很好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实现人性化治理。
想要实现监狱改革首先我们应该将思想解放制定适合时代发展的监狱体制。只有解放思想才可以真正的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去解决问题。监狱改革的主体是监狱系统,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让其贯穿监狱体制的始终,坚持依法治监、公正执法。强化监狱职能,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不断优化监管工作资源,推动监狱工作早日走向科学化、法制化。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培养创新意识加快改革, 树立大局观念、开放观念、效益观念,借鉴发达国家以及人类先进文明加强合作。
我们也需要在监狱的法治过程中进行监督。对于一个国家的法治来说,特别是行刑环节的监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我们需要整个行刑过程是合法的,遵守相关规定的, 而不是完全依靠监狱体系自身的一个对于法律法规的遵守。说白了,其实就是需要一个独立于监狱的另一个机构的监督,这是由我国其他的权力部门以及人员组成的,是监狱法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我国具体的监督体系包括有执政党、相关社会团体以及人大立法机构等,该体系的形成可以很好的肩负起监督的职责,但是也有他的缺点,包括有监督体系过于分散,来自一些社会人员组织的监督过于无力等。这就使得这一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有不少问题,使得所谓的监督并不能起到作用。所以此时需要一个对于该监督体系的补充,需要强调该补充的点应具备独立性以及客观性,还有可以具体实施的操作性。其中独立性我们是排除其监督体系与实际的监狱没有存在着利益关系,这种情况可以保证监督可以起到实质作用,不会沦为某些利益权柄的工具。而对于客观性的要求是对于行刑过程的一个是非判断,需要针对事实,没有所谓的侧重点,直接从中立的角度出发,没有感情与利益的干扰。最后最重要的也就是具体实施的可操作性, 一切监督的形成都需要依靠该体系的建立,要明白监督的目的不是找出问题,而实帮助监狱可以更好的帮助社会,帮助群众以及犯人。
在中国这种相对独立的监督系统,是一个之前未有过的事物,可以知道的是,想要建立起这种监督体系,我们必然是需要走一条相对漫长且难走的道路。但是根据现如今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在国外的一些参考经验,我觉得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这种外部监督的重要性,监督在中国人的观点中一直与挑刺找茬挂钩,民众以及组织相对都比较排斥这种单位。所以我们需要改变大家的观念,将一个真实的监狱展现在社会面前,从而帮助监狱更好的解决其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也能更好的帮助社会进步。国外的一些经验也表明了这种独立的监督会更好的帮助监狱的发展。首先一点就是需要这种外部机构可以更好的帮助监狱发现与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帮助监狱进行宣传以及问题的上报,更好的降低监狱工作风险以及监狱工作的改进。
还有就是法律的完善,针对监狱体系的外部监督,需要明确法律的支持,让监督显得更加有力。在现如今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因为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人们的本能排斥, 使得监狱中存在的问题很难被提出并得到监督解决。同时因为监督体系的人员与监狱机关过于亲密,使得两者容易结合一起,从而使得监督形同虚设,也就让监督体系的力量过于薄弱,也容易失去社会民众的信任,所以我们需要加强这一方面的改革,完善整个监察机制,保证监督机关的独立性, 也加强对于监督机关的领导性,避免其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失去监督的力度。相关法律也需要明细清楚,使得整个监督过程可以更加的规范化、制度化,也能让人民群众信服,增加其影响力。
要在現有的国情下,结合中国具体形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外部监狱监督体系。要真正做到监狱监督的有效性、规范性,更能让民众接受与信服。
四、结语
中国监狱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具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不仅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完整全面的了解中国国情以及中国监狱的具体情况。监狱话题的开展总是沉重的、具有挑战性的,是引发人去思考的。中国监狱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也不能根植于理想,而是要合乎国情以及科学。要坚定的明确监狱的发展方向,是对于犯罪的打击,以及犯人的改造,同时也要维护好犯人在服刑期间该有的利益。中国监狱的发展过程,也需要我们积极的吸取过去以及在国外的监狱发展的经验,从而可以因地制宜的做出一些合理的变动。(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