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准扶贫中加强思想扶贫的有效对策

2020-03-27 12:17赵松陈东梅
现代交际 2020年3期
关键词:有效对策精准扶贫

赵松 陈东梅

摘要:扶贫攻坚既要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改变生活环境,也要努力改变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环境,采取有效的对策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开展思想扶贫。这就需要国家和政府对思想扶贫理论研究和政策加以引导、增强领导干部对思想扶贫的重视程度,基层在扶贫的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等,既给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送真金白银,也送思想观念,将物质扶贫和思想扶贫相结合,最终帮助这些贫困群众在国家政策扶持和自身辛勤努力相结合下摆脱贫穷,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精准扶贫 思想扶贫 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3-0231-02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要继续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发挥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主动性创造性。既要有外力帮扶,更要有内生动力[1]。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开展思想扶贫。

一、加强思想扶贫理论研究和政策引导

列宁同志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扶贫对于提升精准扶贫的成效,内在要求国家要重视和进行相关思想扶贫理论的研究,制定相应的关于思想扶贫的政策。

(一)要注重加强思想扶贫理论研究,提高思想扶贫的实效性

对思想扶贫理论方面的研究,既要对思想扶贫的含义、思想扶贫在扶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思想扶贫的理论渊源,以及国外在扶贫过程中开展思想扶贫的实践经验等进行研究,还要注重对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根源着手探究,研究思想扶贫的具体实行办法、考核标准、评估体系等内容,使得思想扶贫的相关理论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要提升思想扶贫相关理论的可操作性,要让加强思想扶贫的对策、思想扶贫成效的评估等理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有效转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能够激发贫困群众内在脱贫动力。

(二)加强思想扶贫相关政策的制定,注重政策上的引导

首先,政府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各个地方贫困群众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贫困现状,制定相关的思想扶贫政策,将思想扶贫贯穿于当前的扶贫实践中去。其次,政府要注重对基层干部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相关培训,让领导干部认识到对贫困群众开展思想帮扶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定期对贫困群众开展思想方面的帮扶。再次,政府还要制定关于思想扶贫政策贯彻的相关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将思想扶贫取得的成效纳入基层干部的政绩中,督促领导干部自身重视对贫困群众开展思想扶贫。最后,要对思想扶贫工作做得好的基层干部、深受人民欢迎的扶贫干部及时给予表彰奖励,鼓励其他扶贫干部向这些优秀干部学习,自觉转变思维模式。

二、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对思想扶贫的重视程度

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注重对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进一步解放基层领导干部思想、更新观念,以“思想自觉”主动引领“行动自觉”,采取新措施、新办法,增强基层领导干部对思想扶贫的重视程度。

(一)强化基层领导干部对思想扶贫的全面认识

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基层领导干部树立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既要让基层领导干部们认识到贫困地区面临地理优势缺失、交通不便、村民思想落后保守等问题,也要让基层领导干部看到脱贫的信心和希望,调整自身的精神状态,克服自身悲观、绝望的情绪。

另一方面,对有些基层领导干部的严重“等、靠、要”思想、懒惰意识,要及时批评、教育,强化基层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基层领导干部思想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对领导干部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思想动员,使领导干部的思想发生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二)扶正基层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念

要积极引导广大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树立长远眼光,改变党员干部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盲目追求政绩的思想观念。同时,基层领导干部也要不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改造扶正自己的政绩观,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

三、基层采取实质性举措对贫困群众开展思想帮扶

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帮助贫困群众自觉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还需要采取一些实质性的举措,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秉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理念。

(一)加强贫困群众思想动员,激发内生脱贫动力

1.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宣传作用

做好思想扶贫,领导是关键,制度是保障,党组织是核心[2]。基层党组织在扶贫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将对贫困群众的扶志和智有效结合起来。同时,基层党组织要进行日常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增强贫困群众的市场意识和科技意识,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的条件发展经济,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2.加强贫困地区的精神文化建设

基层领导干部要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间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振奋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精神。要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政府要帮助贫困地区建设文化设施,投资建设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中心等,让广大贫困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来自精神文化方面的熏陶,善于应用乡风民规来发挥扶贫济困的重要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奋发脱贫的热情。

3.树立典型人物,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基层领导干部要善于培养和挖掘依靠转变观念、自力更生、摆脱贫困的典型人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能人”,鼓励他们以自身的典型事例去感化教育其他贫困群众,逐步帮助他们克服思想贫困,摆脱思想束缚。此外,基层领导干部还要重视和爱护这些典型人物,發挥这些典型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发挥他们的正能量,让他们在思想上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打开思想贫困的枷锁,增强自身脱贫致富的实践能力。

4.主动帮助贫困群众理清发展思路

要真正帮助贫困群众摘掉“贫困帽”,基层领导干部必须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身实际情况,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帮助贫困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找到致富途径。对那些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可以鼓励他们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等,通过自身劳动来致富;对于那些因疾病、残疾等丧失劳动力的贫困群众,除了发放救济扶贫资金外,还要关照他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他们树立“人残志不残”的恒心。

(二)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要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还在于教育,在于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

1.逐步改变贫困群众的思想意识

一是要改变贫困群众对待教育的态度。要使贫困群众切实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和义务教育的强制性,自觉加大对自身及子女教育的投资。

二是思想扶贫要从孩子抓起。特别是要抓好贫困群众孩子的学前教育,从小注重培养他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思想观念,摒除“等、靠、要”思想,让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良药。

2.依靠职业技术教育转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

针对贫困群众的不同年龄状况、接受教育程度等对不同群体的贫困群众开展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一是结合贫困群众自身发展需求,尤其是对建档立卡学生家庭、低保户学生家庭的子女,开展相应的知识技能培训,让他们学得一技之长,实现充分就业。二是要在职业技術教育的过程中,采用理论灌输、环境熏陶、情感教育等方法和手段,启发他们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自身的努力去摆脱自身贫穷命运,增强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三)注重对贫困群众的人文关怀和开展心理疏导

基层领导干部在扶贫的过程中要注重给予贫困群众人文关怀,对其开展心理疏导,增强贫困群众的独立性、担当性和参与性,激发和调动贫困群众的内在脱贫动力。

1.注重给予贫困群众人文关怀

基层领导干部要善于放下自己的架子、弯下自己的身板,必须采取贴近群众、情感交流、关注细微等方式,深入贫困群众的真实生活之中,了解其生存现实和心理现实,在精神、思想、心理上给予他们慰藉[3]。基层领导干部也要主动为贫困群众创造表达意愿的机会,增加贫困群众在扶贫工作中的知情权、发言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等权利,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自主脱贫、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此外,基层领导干部要自觉尊重、关心贫困群众,要敢于和困难群众攀亲、结亲,定期回访探望贫困群众。在回访中要有计划、有目地对贫困群众的思想进行引导,用真情去感化帮扶群众,不断强化他们通过自身努力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2.注重对贫困群众开展心理疏导

基层领导干部在日常的扶贫工作过程中,要尝试着采用一些心理学上的办法打开贫困群众的心扉,帮助他们分析心理问题,协调他们的心理状态。基层领导干部还可以通过邀请心理专家到村开办公益性讲座的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心理问题、答疑解惑,在讲座、座谈的过程中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重塑生活希望,寻找生活动力,引导贫困群众正确认识自身现状,树立脱贫自信心。

(四)建立和完善贫困群众激励约束长效机制

基层领导干部在具体扶贫实践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奖惩机制,及时对那些思想观念强、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的贫困群众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实惠,按照劳动的质和量设立思想扶贫的相关奖励办法和基金制度;同时在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让勤劳者切身感受到通过自身努力脱贫后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更好地激发他们不断向前,早日实现与贫困绝缘。

相反,对于那些本身有劳动能力,年轻力壮的,但就是不想干活,不想吃苦,地也不种,教技能也不学的懒汉,对于那些爱占便宜、好吃懒做的贫困群众要给予适当批评、教育,主张建立明确的惩戒机制。比如:对那些“等、靠、要”思想严重的贫困群众进行点名批评、通报,或者在一些政策、资金申请等方面给予适当限制或者取消其享受国家救助政策的资格等,逐步引导和督促他们自觉地转变思想观念,摒弃懒惰意识,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

参考文献:

[1]张艳青,郑娟.责任伦理视阈下的思想扶贫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12(4).

[2]冯菊香,庄建霖.精准扶贫重在思想扶贫[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4(4).

[3]冀建峰.论精准扶贫中“思想扶贫”[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4(17).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有效对策精准扶贫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读解问题剖析
高校英语语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房地产土地拓展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