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青海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素养培育因素,但当前的发掘与利用情况却不容乐观,亟待加强与改进。着重从规范课程设置、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合理选择与配置课程内容、精选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过程性评价方法、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六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环境伦理素养水平。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环境伦理素养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3-0141-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素养培育思想与理念,但当前深入发掘与充分利用方面却差强人意。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各条阵线的后备力量,他们的环境伦理素养状况直接影响我国的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绿色、和谐发展理念的贯彻和落实,而国内相关的研究数据却表明,当前大学生的环境伦理素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寻求破解的良方。基于此,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培育研究应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以期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环境伦理素养水平。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培育的重要价值
中华民族具有传承了五千年的丰富历史文化,浩瀚的传统文化大浪淘沙,经过历史实践的检验,留下无数瑰宝。在这些人类思想精华之中,包含着大量朴素的环境伦理思想。学习这些思想对于“美丽中国”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诸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学派都曾有过大量的关于环境伦理观念的论述。传承优秀的环境伦理观念既可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切实培养能够践行“美丽中国”环境伦理理念的优秀人才,同时可以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价值判断能力,抵御外来糟粕文化的侵袭。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多数高校还没有把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环境伦理素养列入培养目标。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增强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认同感
面对这种知行严重脱节的严峻情况,我们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解决办法。优秀的传统伦理思想,从古至今,悄无声息且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大学生作为被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的主要受众,不可避免地在环境伦理实践活动中,带有具有趋向性的价值判断。其主要表征为不自觉地趋同于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环境道德观念的价值取向。正因为传统文化的这一特性,使其根植于受众的内心深处。所以说,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更加侧重于应用性的理论学科,是近代哲学伦理学发展的新的分支,在探讨理论、实践教育时,不可避免地要预设理论立场,我国道家文化中的“无为”思想,儒家文化中的“尽人事”的思想,均精辟地回答了人与自然应如何相处这一伦理问题。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找到璀璨的人类智慧。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自身的文化底蕴,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2.改善我国高校环境伦理教学现状
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也随之不断提高。现今我国已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但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问题也日渐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而其中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道路上的阻碍。此类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今环境生态问题?此问题不仅仅局限于一时一地,不仅仅局限于东部较发达地区,也普遍存在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据统计,当前我国仅有10%的高校在非环境专业开设了环保类课程。在大多数院校还未将该课程列入必修课程,且有的高校都没有开设环境课程或未将环境教育列入议事日程”[2]。而大学的环境伦理教育要么没有,要么生搬硬套国外的方法与经验,严重脱离我国实际情况,造成大学生接受环境伦理理论与实践上的迷茫混乱,使大学生不能知行合一,知行脱节严重。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素养培育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大学生有必要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知识。大学生的环境伦理观念,从认识到了解,从产生到形成,直到将其融入社会生活实践,都需要学校的引导和教育。
1.道家的环境伦理思想
在我国道家经典《道德经》一书中“无为”和“道法自然”的观念具有鲜明的环境伦理特点。《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写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道法自然。”[3]老子罗列出的包含了天、地、人、自然的“四大”,表现为世间万物没有等级之分,贵贱之别,反映了道家伦理观念的追求,内在表明了人与世间万物都是并生关系,应该和谐相处。这种相处规则不仅仅是一种有序的和谐的伦理观念,还传达出“四大”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这于现代环境伦理思想建设起到规范的作用,教育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
2.儒家环境伦理思想
承刚、文鹤指出:“儒家学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的礼教和孝道是教化人民群众的重要内容。一般认为儒家的礼学观只是关于人的社会行为规范的理论,其实倘溯本求源,儒家的礼孝观还蕴含着保护自然生态的基本要意,而这一点长期以来恰恰被人们所淡忘和忽视”。[4]《礼記·月令》中也有“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其义为这个月,命令乐正入太学教练舞蹈。修订祭祀典则。下令祭祀山林川泽,祭牲不用母畜。禁止砍伐树木。不要毁鸟巢,不要杀害幼虫、未出生和已出生的幼畜、刚会飞的小鸟,不要伤害小兽及各种鸟蛋[5]。此段话,也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观念与意识。
3.传统文化环境伦理优秀素养分析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典籍记载的内容均可以紧密联系现实,联系现状,为大学生的环境伦理思想观念发展指明方向,也为学校环境伦理教育课程的设立与教育方式提供了可供挖掘的文化与理论资源,更好地为建设理论框架系统服务。
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有机体思想,克服了西方传统思维中的主客二分的主导思维方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6]。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素养培育价值和元素,期望能在其中找到与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培育方面的最佳融合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培育的路径
大学生环境伦理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宣传和来自学校的教育。应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相关元素,融入大学生环境伦理教育。例如道家、儒家都崇尚对自然的取之有度、节用寡欲、量入为出,有仁爱万物的思想。那么,在实践教学中就可将这种思想,渗透进大学生的环境伦理素养培养过程中去。
1.应加强系列课程建设
学校要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具有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课程体系,开设与《论语》《道德经》有关课程。从相关的师资力量到配套的教学用具、教学资源必须齐备,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的耗材管理和資源管理。使师生不但能用爱用并且不怕用,避免教学资源沦为摆设。端正学校师生对于环境伦理学这门学科的心态。从各个层面多元化配置,确保环境伦理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授课教师的师资能力达标,扩大知识覆盖面,做到简单入门,理论精深,确保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2.合理应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传播手段
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新兴媒体传播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课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沁入学生的心田。搭建学校内部论坛,鼓励学生记录身边环保方面的大事小情;鼓励学生随时发帖,分享自己关于环境伦理的体会。通过校园内部的网络、广播、刊物、电视台,以及微信公众号、支付宝蚂蚁森林等新媒体手段,不断强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大学生环境伦理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3.增加实地踏查活动
随季节特点周期性要求学生深入自然,感受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组织学生去植物园林、民族村寨,认知传统文化下的传统村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成功典范。返校后,记录一路见闻,举行评比活动。多角度、多渠道联系社会可提供的园林、住宿场所,建立可持续运作的传统文化环境伦理教育基地,使学生发自内心认同传统文化在环境伦理中的引领作用,形成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可以与时俱进的观念思维。丰富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而且会使学生主动地深入探究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在环境伦理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理论准则;不断加深理解,使体验与知行相结合;将环境伦理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内化;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环境伦理素养水平。
四、结语
教育就是教导、培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国家未来的主人翁,使其对国家社会能有所贡献,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大学生学成之后要实践于社会国家,因此要培养高于一般人的综合素质,这是社会和学校共同的义务与责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需要教师、学校及学生三方共同来努力,期许本研究能对当今大学之环境伦理教育提出良善的建议,并冀望能对学校伦理教育教学有所帮助。本文只浅显论述环境伦理教育的精神与概念,将其运用于大学校园的环境伦理学教育计划,未来可研究环境伦理的精神在现今这个时代的积极作用,以及如何落实到具体环境细则当中。内化国民的环境道德伦理素质,外化详细的实施细则,使本文浅显论述研究具有可实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王杏初.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吴林伯校注.老子新解 《道德经》释义与串讲[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7.
[4]承刚,文鹤.儒家学说与生态保护[J].华声,1997(6).
[5]张延成,董守志.四书五经详解礼记[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149-150.
[6]王崎峰,王威孚.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环境伦理价值[J].求索,2009(6):88-90.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