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轻恋爱观”现状及策略探究

2020-03-27 12:17王玉娜曹宇宁李晓林
现代交际 2020年3期
关键词:同辈群体爱情

王玉娜 曹宇宁 李晓林

摘要:“0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当代青年主力军,其在恋爱观方面越来越呈现“轻”恋爱意向、“轻”恋爱过程、“轻”恋爱品质等消极负面的特征。引导“00后”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恋爱观,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所提出的新课题要求和时代使命。针对“00后”大学生存在的“轻恋爱观”现状,通过全面的归因分析,从校园教育环境、家庭氛围、自我教育着手寻找对策,以便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视角更好地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00后”大学生 轻恋爱观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3-0028-03

本文通过问卷调研、访谈法,以哈尔滨、北京、太原、重庆部分高校发放的331份调查问卷为蓝本,对“00后”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高校、家庭、自身三方面给出对策,引导“0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

一、“00后”大学生“轻恋爱”现状分析

研究显示,大学生恋爱的比例在逐渐增大并且在青年一代人生的更早阶段进行发展着[1]。值得注意的是,“00后”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持有一种偏亚健康的恋爱观念——轻恋爱观,即一种偏消极负面、非主流的恋爱价值观,表现在“轻”恋爱意向、“轻”恋爱过程、“轻”恋爱品质方面。

(一)“轻”恋爱意向

1.攀比、盲目式的恋爱动机

择偶标准由众多基本要素,如财富、才华、品德、相貌等组成,而每一个基本要素都包含特定的价值内涵[2]。调查反馈,“00后”大学生中,占52.38%的男生和47.62%的女生认为不能落后于周围已经恋爱了的同学或朋友,认为不谈恋爱或者没有恋爱经历对于自身来说是很没有面子的,这反映了一种强烈的攀比式恋爱动机。从调查问卷第3题看出,大于52%的“00后”大学生对选择未来恋爱伴侣甚至是结婚对象完全没有想法,甚至并不清楚自身想要什么,缺乏明确的择偶标准。

2.随意、草率性的恋爱准备

18岁左右的青少年离开高压学习状态的高中,进入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他们结识更多同辈群体,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此在这个年龄段尤其是刚迈入大学的“00后”大学生,几乎都有谈恋爱的想法和心理准备。但是其中不乏持着“玩一玩”的心态去看待和开始一段恋情的,在恋爱中普遍呈现高兴就谈、不高兴就分手的现象普遍存在。在面对恋爱中的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和茫然交叠。

(二)“轻”恋爱过程

1.快餐式的恋爱关系

调查显示,关于恋爱关系的各问题项,持“新鲜感和刺激感没有了,我会考虑放弃恋爱关系”和“遇到更喜欢的人,就应该遵从内心义无反顾地追求”观念的均值较高,部分学生完全赞同“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观点,活在当下,不断追求新鲜感和刺激感。甚至很多大学生以“跟着心走”为由随意中断当下的恋爱关系,以选择理想对象为借口,见异思迁,频繁更换对象。这种不慎重、不负责的恋爱观,在“00后”大学生群体中酝酿和发酵,特别是在低年级的学生中泛滥,这不利于培养“0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2.理想主义的恋爱关系

恋爱中原有的情到深处自然浓的浪漫主义为恋爱双方建立更加稳定、持久的恋爱关系提供耦合剂,却被一些“00后”大学生视为逃避升学、工作、家庭等实际问题的最后一棵稻草。部分大学生在恋爱中缺少务实性[3],较少思考和规划未来,将大部分精力转移到恋爱的卿卿我我中,失去了对人生奋斗目标的追求。

(三)“轻”恋爱品质

1.自私为我的恋爱追求

“00后”大学生大多生活在富裕的物质生活时代,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集家人宠爱于一身,在与人相处上难以真正学会设身处地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甚至形成自私、霸凌的性格。从调查中可以看出,“00后”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和自主性有所增强,大多数认为尊重和理解是恋爱相处中维持长久的基本因素,并且希望能有一个和自己走向终老的人生伴侣;但另一方面,在恋爱相处过程中,大部分人特别是女生以自己为中心,不站在对方的角度,尊重对方的想法和理解宽容對方的缺点,最终多数恋爱关系以失败告终。

2.功利性的恋爱价值取向

社会环境复杂激荡,多元文化和外来意识形态不断渗透,很大程度上也给商业文化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00后”大学生带来冲击。调查反馈,从物质利益出发,希望恋爱对象为自身带来相应功利性价值和物质享受的大学生占较大比重,且普遍将对方经济条件看作选择恋爱对象的重要因素考虑进去。因此,当代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到的一点是,在衡量恋爱外在因素的同时,要回归到恋爱中注重感情升华以给人以心灵的幸福的真谛[4]。

二、“00后”大学生“轻恋爱观”现状原因分析

(一)个体认知不成熟

“00后”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自出生后就受到祖辈及父辈无微不至的关爱,在宠爱环境下长大,责任意识相对淡薄。上大学之后,突然面对陌生的校园环境,缺乏了家里人在身边的关怀备至,有时难免倍感孤独,加上他们在恋爱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较为欠缺的情况下,盲目选择进入恋爱状态,又伴随着理想主义的爱情期待,往往缺乏理智思考,从而导致认知偏差的出现。这就导致他们缺乏对爱情的理性认识,在面对恋爱中的实际问题时,容易有不慎重、不负责的恋爱表现。

(二)同辈群体影响

“同辈是极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在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5]。“00后”大学生同辈群体处于成年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是为了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6]。因此,这一时期的同辈群体大部分易形成恋爱型同辈群体,“为了不被所在群体抛弃,他们总是模仿或者从众”[7],因此,独生子女在情绪情感上极易受到恋爱型同辈群体的恋爱态度、择偶标准等影响。如调查中普遍发现“周边朋友都谈恋爱了自己不谈就是在朋友中没面子””周边朋友都在忙着约会自己也要谈恋爱打破乏味的生活”的想法。

(三)家庭因素影响

据调查,成长在父母婚姻美满、家庭和谐氛围中的孩子,往往对爱情与婚姻有正确的认识和向往;相反,家教专制、父母感情不和或者婚变离异等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呈现怀疑世间情爱美好的消极情绪情感状态。大部分“00后”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成长在溺爱型的家庭环境中,被视作家庭的绝对核心,在这种溺爱式教养方式下,这就促使孩子养成了孤傲、任性和霸道的性格习惯。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缺乏宽容与理解,这就使得他们在戀爱中,只会索取而不懂得奉献,不尊重对方想法和理解包容对方的缺点。

(四)学校恋爱观教育缺位

目前高校恋爱观教育还存在着质与量的不足。从教育内容上来看,包括两性交往、性行为、婚姻家庭等内容,明显存在着缺失。从教育形式上看,高校对大学生关于爱情婚姻观的教育在正规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只占一个章节,而且比较刻板地对男女生教育同等对待,往往是不足以全面系统地进行爱情婚姻观教育。总的来说,对当下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整个青春期的相应阶段,而当下学校无论在德育课程,或者是隐性教育课程中,缺乏对大学生青春期恋爱观教育详细分类、分专题的引导,这是当下大学生存在“轻恋爱观”的重要原因。

(五)社会不良价值观的诱导

随着外来多元文化和不同意识形态不断冲击、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大程度上也给在商业社会中成长的“00后”大学生带来极大影响,导致当下“拜金主义”“拜权主义”思想在大学生恋爱中屡见不鲜。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导致“00后”大学生养成了功利性的恋爱价值取向。此外,网络、影视在互联网时代使诸多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侵蚀着大学生,如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影响着大学生性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冲击着他们原本就不稳定的道德观念,使其仍缺乏对低俗、错误信息的辨别力,出现对爱情的认知偏差。

三、培养“00后”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对策建议

恋爱和婚姻是影响人生幸福的重要因素,“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8]。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是我们一切事业的继承者。因此,青年在恋爱上的问题也是极其重要的,引导青年在正确三观导向下形成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恋爱观,有利于构建一个积极向上、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青年健康全面发展,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教育环境

人会受到自己所处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良好的校风校纪更为重要,高校要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向大学生传达灌输恋爱观教育,将担负起引导“0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恋爱观的重任。

1.将恋爱教育融入课堂

目前在中国大学里的课程安排中很少涉及关于恋爱方面的教育,人们对于“恋爱”“性”方面的话题依旧避重就轻。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拥有更加全面的教育,避免他们在今后的选择中面临“不知如何选择”和“选了后悔”的情况,学校应当设置相关课程、配置专业教师,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进行指导,使他们能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不随波逐流,不将恋爱看成随意的小事,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2.举办讲座、交流会

学校里的讲座在形式和内容上是相当丰富的,应当利用好这样的资源平台进行恋爱观念教育,如邀请专业的教师和名人教授在学校开办讲座和交流会,针对恋爱上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正确的指导。

3.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学校要充分利用辅导员这一宝贵资源,组织辅导员进行培训,密切辅导员与学生的联系。辅导员在参与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密切与学生的联系中渗透婚恋观教育,走近学生,掌握学生思想价值观动态,发挥好桥梁作用。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高校还可以开设心理辅导、加强心理指导老师团队的建设、开办心理讲座等,鼓励学生参与心理咨询,引导学生理智面对恋爱中的矛盾和失恋,开展性健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恋爱心态开放。

(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教育是促成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包括恋爱行为养成的天然课堂,因此,在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过程中,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活力释放。这就需要父母以身作则,在家庭中用自身的行为去感染子女,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一方面,父母与子女之间要自由平等,不强行干涉子女的婚恋,造成其逆反心理。另一方面,父母还应主动加强对子女的恋爱观教育,引导子女本着对恋人负责、体会美好爱情的初衷,认真而不是盲目开始恋爱;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引导子女走出爱情困境,在平衡学业与恋爱上给出指导性意见,而不是以“重学习”为由一味反对和指责。

(三)大学生加强自身教育

“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9]。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时,最重要且最根本的途径即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这也是大学生走向成熟人生道路的象征。大学生通过不断加强自我人生价值观的建设,在恋爱观方面提高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从而不断获得更多的爱情知识,增长恋爱道德认知能力,作出符合主流道德价值观的恋爱行为,真正做到理性恋爱。同时,也要做到正确认识爱情的本质,提高自身面对恋爱挫折的承受能力,不能在失恋中颓废、放弃,觉得人生失去恋爱就毫无意义,应当正确看待失恋,从中吸取经验,自我反思,改正缺点。

参考文献:

[1]仁金香,陈丰琳.“90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与分析:以江苏省南京市部分高校为例[J].现代交际,2016(2).

[2]百度百科.择偶标准[D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择偶标准/10675235?fr=Aladdin.

[3]骆奕,裴松,刘晴.“95后”大学生负面恋爱心理特点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10):89-92.

[4]王丽丽.“95后”大学生恋爱观探析[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8.

[5]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4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20-51.

[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8-39.

[7]陈毅松.思想政治教育中同辈群体的作用分析与对策研究[J].求实2006(9):75-77.

[8]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5-04.

[9]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5:19.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同辈群体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消失吧!同辈
域外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同伴关系
调查
调查:76.8%受访者觉得同辈人对自己影响大
中间群体
爱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