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厚明 邵立国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工业高端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与核心,是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主要来源。
工业高端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工业发展从相对“低端”向以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智力密集性为特征的“高端”不断攀升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其特征体现在结构、技术、品牌、基础、企业及工业文明六个层面。
高需求收入弹性、高附加价值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逐步建立起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结构;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环节逐步从加工、组装、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渠道和物流金融等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环节延伸;制造业结构呈现软化特征。
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其他智能化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组织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了生产设备的高度机械化,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从技术、设备高度依赖国外进口的发展模式转变为自主创新、技术引领型发展模式,拥有较为完备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较强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尤其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掌控能力,对国际产业标准的制定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在工业各领域中,大量涌现出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以及在行业和市场拥有较高美誉度的产品,在全球或行业内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短期内难以被外部产品替代。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涉及民生领域的各类重点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能力大幅提升,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工业领域内重点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形成了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工业领域内拥有一批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产品产量、劳动生产率、单位成本、规模效益及竞争力发展持久性等方面在同行业处于顶尖水平的工业企业。其在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在产业链中处于技术和附加值的高端,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处于主体和骨干地位。
秉承质量观念、诚信精神、匠人精神、合作理念、契约精神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在工业领域内,“专注”“标准”“精密”和“耐用”等工业文明得以倡导并成为主流,软实力大幅提升。
当前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机制制约,束缚了工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转换的进程。
(1)以速度规模为导向的考核体制仍未完全改变。很多地区仍以工业增速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在这种导向下,地方政府有强烈的投资冲动,对层次不高但投资大、见效快的项目有较高的接纳意愿。
(2)资源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当前我国资源要素价格改革还不到位,无法充分发挥推动工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的倒逼作用。
(3)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仍需完善。当前,科技与工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不畅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建设和执行力度仍有欠缺。
(4)政策调整相对滞后。针对工业领域新现象、新趋势、新问题的政策储备不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临时性、突击性政策很难有实质性效果。同时,部门间、地区间的政策往往各说各话、难以达到“组合拳”的协同效应。
我国长久以来的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并未彻底改变,消耗了大量的生产资源,延缓了工业的高端化进程。
(1)工业投资质量整体不高。钢铁、煤炭、水泥和建材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过多的低质量、重复性投资阻碍了工业高端化转型的步伐。
(2)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在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制约着工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
(3)工业污染形势依然严峻。长期过度重视工业发展速度和数量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导致工业污染排放问题突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污染排放等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成为制约工业向高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与工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比,我国在质量检测、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等质量能力以及品牌能力建设方面明显滞后,影响了工业高端化的进程。
(1)质量发展基础有待提升。我国工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积累不足,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品牌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2)标准结构不合理。当前我国的工业标准体系、计量体系、检测能力与认证认可体系等与工业发展需要存在差距,部分领域的产品标准、检测方法标准跟不上新产品研发的速度,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关键技术标准缺乏,难以满足质量品牌发展的需要。
(3)质量监管体系尚待完善。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质量监督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监督监管的覆盖面和技术手段需进一步加强。
(4)品牌开发与能力建设不足。很多企业对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和品牌认可度重视不够,提升品牌形象意愿较弱,长期处于代工的低端层次阶段,难以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品牌培育、品牌管理咨询及市场推广等专业服务机构较少,对企业品牌培育的支撑能力不强。
制造业在工匠精神、制造文明方面建设不足,是我国工业整体发展层次不高的重要原因。
(1)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仍待加强。个别企业家对成本控制胜于对品质控制,导致我国部分产品品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2)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有待培养。一些企业家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制约企业做大做强。
(3)重视技能人才的文化氛围仍未形成。虽然近年来技术工人的待遇有所提高,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观念仍深入人心。现阶段技能工人在整体待遇、工作环境及个人提升空间等方面与金融、管理等行业从业者仍存在较大差距,是导致劳动力人才脱实就虚、造成技术与技能积累不足的重要原因。
(1)发挥市场竞争激励作用,营造公平竞争发展环境。加快垄断性行业改革,降低准入门槛,引入民间资本,提升生产效率,打破区域市场壁垒,形成有利于市场资源配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
(2)以市场要素价格改革促创新。建立合理的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推进资源税费改革、落实绿色发展机制、完善工业用地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工资增长机制,倒逼传统产业相关企业由资源依赖型、产品低端化、同质化竞争的发展模式向产品高端化、创新发展、差别化竞争方向的转变。
(3)健全并完善产业管理制度。强化技术引导和监督,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逐步提高传统产业市场准入及生产环节标准,重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传统产业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重点引导和监管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细化评审标准、优化审批流程,形成有利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政策导向。
(1)深化国际创新合作,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等产业,以核心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与基础零部件等关键领域为重点,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和要素,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茸茸软草 李艳明/摄
(2)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放宽产业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流程,综合运用产业、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手段,促进技术、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我国在全球新兴产业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3)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心引领作用,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和应用示范工程,加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以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为目标,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业联盟,建立产业技术标准,完善重点领域产业链条,力争在未来全球制造业竞争中抢占竞争制高点。
(1)瞄准工业高端化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集中力量突破一批薄弱环节、关键环节和共性技术。重点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和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加强核心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和基础零部件等关键领域技术攻关,加快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新应用,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和高端化。
(2)营造工业高端化发展的良好创新环境和市场环境。放宽产业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流程,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等手段,促进技术、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向高新技术产业或传统产业高新技术环节集聚,优化工业高端化发展环境。
(3)深化国际创新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和要素,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科研院校和行业协会等参与国际产业技术标准制定,加强制造业核心、高端技术的知识产权储备及应用。
(1)推进我国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向高质量、高稳定性、高自给率方向发展。重点提升我国在重大装备、电子、新能源和国防军工等领域专用材料的制备技术水平,推进关键基础材料升级换代,促进整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协同创新,攻克制约整机发展的关键技术,重点发展一批质量可靠、耐用性强的关键基础材料和基础零部件,提升国内自给率。
(2)加快推进先进基础工艺创新和应用。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和工业强基础重点工程,加大对企业生产工艺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成套化的创新改造力度,加快先进基础工艺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应用。
(3)完善产业技术基础支撑服务体系。围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标准制定、技术转化、信息与知识产业服务等共性需求,依托优势企业、科研院校,建设和完善一批技术基础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1)以实施品牌战略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重点从顶层设计层面加强对发展工业品牌的统筹与谋划,同时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切实保护知识产权,特别是提高对民族品牌的保护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
(2)创新工业品牌发展的培育手段与扶持措施,建议设立质量强国建设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各类企业提升质量水平,并为相关的人员提供质量管理及技能培训。
(3)不断改进质量控制技术,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并以重点行业的相关产业为目标,不断加快产品质量追溯和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同时努力推进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1)鼓励工业企业将重点放在把产品做专做精做优,坚持以质取胜原则,弘扬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力争生产出性能优越、品质高端的产品,以满足当前国内市场日益提升的高端消费需求。
(2)不断优化和营造适合企业家生存发展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完善和健全有利于企业家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打造一批优秀企业家队伍的同时,大力弘扬以创新、合作、敬业和诚信等为特征的企业家精神。
(3)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对外传播能力。借鉴和总结我国核电、高铁等“中国名片”对外宣传的经验和做法,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契机,不断加大对中国工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宣传和介绍。同时,既要利用政府间沟通的机会,也要利用好行业协会、民间组织以及企业间的交流机会,宣传中国制造的产品,提升中国制造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