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化时代上海制造业发展定位和对策研究

2017-09-06 00:51郑睿
当代经济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

郑睿

摘 要近年来,上海制造业表现持续低迷,已逐渐失去往日的风采。文章通过对上海自身特点和产业结构的分析,结合国际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最新趋势,论证了制造业在后工业化时代依然占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并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4个方向为上海制造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后工业化;上海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

[中图分类号]F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9-0057-04

近年来,受到产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不振、全国产能过剩以及要素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上海制造业表现持续低迷,2016年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已经下滑至26%,距离“十三五”规划纲要中25%的“底线”仅一步之遥。曾经风靡一时的“上海制造”似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风采。在上海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后工业化时代,上海的制造业究竟何去何从?“上海制造”应该如何重新崛起?本研究将通过对上海自身特点和产业结构的分析,结合国际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就这些问题给出答案和建议。

一、制造业是上海未来五年发展不可或缺的“压舱石”

1.从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看,制造业是防止经济波动的“稳定剂”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相对于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而言,制造业的发展更为稳定,不容易受到外部市场和环境的干扰。因此,扎实的制造业基础,是应对经济波动、稳定城市就业、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稳定剂”。以上海近10年的数据为例[1],相较于金融和房地产业而言,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的波动幅度明显较小(见图1)。

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上海以金融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的背景下,上海制造业为全市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2010年数据为例,当时上海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8.1%,但当年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了66.6%,“稳定剂”的作用可见一斑。

2.从对标国际城市看,在人均GDP 2万美元以上阶段保持25%的制造业比重是必要的

从国际大都市的经验来看,保持一定比例的制造业是城市稳定发展的重要砝码,尤其是在人均GDP为2万美元左右的后工业化阶段,保持25%左右的制造业比重是非常必要的。以新加坡为例,从1990年至2005年,新加坡人均GDP从1万美元提升至3万美元的15年间,其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均保持在23%以上,特别是在与上海近期人均GDP相近的1990~1995年这5年期间,其制造业占GDP比重一直稳定在25%左右(见图2)。即使是到2014年人均GDP已经超过5万美元的时期,新加坡的制造业比重仍保持在18%的水平(见图3)。由此可见,在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的后工业时期,保持25%左右的制造业比重是相当必要的。

3.从上海自身发展实际看,广阔的郊区是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

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本身就存在着内部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郊区和中心城区的资源情况和产业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虽然上海整体上来看土地资源非常稀缺,但在广阔的郊区,仍存在适合制造业发展的土地空间。此外,相较于中心城区服务业高度发达的现状而言,郊区还处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在未来五年仍应把制造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一方面,从大都市产业空间布局规律来看,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产业、制造业等四大产业布局总体呈现“3、8、12、15”的特征,制造业通常分布在距市中心15公里范围之外,即上海的郊区。由此可见广阔的郊区是适合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另一方面,近年来的实践表明,郊区大力发展服务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以商办楼宇的数据为例,原静安区的商办楼宇空置率一直控制在5%以内,而奉贤全区48栋商务楼宇中,空置率超过50%。因此,依据目前上海产业空间布局集聚规律和土地资源情况,未来五年,上海的郊区非常适合也必须依靠制造业的稳定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仍有保持一定比重的制造业的必要。

4.从上海服务国家战略看,制造业是建设科创中心必须依靠的扶梯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赋予上海的重要战略任务,不仅关乎上海的未来,也关乎整个国家的未来。因此,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不是打造“盆景”,而是做成“苗圃”,要培育成“森林”。习总书记对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要求中就重点强调了“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如果过快地实行“去工业化”,上海就失去了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就无法为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中试和产业化提供“足够肥沃的土壤”,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也就无法真正落实到产业发展上,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国家战略任务自然也就难以完成。由此可见,制造业是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必须依靠的扶梯,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保留适当比例的制造业是上海完成国家战略要求的必要基础。

二、后工业化时代上海制造中心崛起必须坚持“三个体现”和围绕“四个方面”

未来五年,处在后工业化时代的上海制造业的发展,应坚持“三个体现”的原则,即“体现国家战略、体现支持城市功能和体现推动转型升级”。同時,还要结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和自身特点,紧紧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这“四个方面”下功夫,争取早日实现“上海制造”的重新崛起。

1.高端化:打造占据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的“上海制造”

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任务来看,上海未来重点发展的制造业,必须是技术含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引领全球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占据创新链高端的先进制造业。如极限制造、石墨烯材料、卫星应用及位置服务相关设备制造、机器人、3D打印、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制造等。

从上海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使命来看,未来五年上海制造业应着力向全球产业链高端迈进,切实抓住全球产业链中“微笑曲线”两端,努力提升上海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价值,时刻警惕高端产业低端化,避免重复以往“两头在外”的低端制造模式。

从上海资源约束和综合成本高企的自身条件来看,未来应重点发展的必须是附加值更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更高,占据价值链高端的先进制造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产业和高附加值都市型产业等。

2.智能化: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向智能化、数字化和个性化发展

随着以机器人、3D打印和数字制造等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发生新一轮调整,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加速转变的趋势日益凸显。上海制造业要提升全球竞争力,就必须牢牢把握这样的变化趋势,在未来五年应着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环节全面融入新型的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深化机器人、3D打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和创新,全面提升制造业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2],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向智能化、数字化和个性化发展。

3.绿色化:加快淘汰和转移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的相对劣势产能

“十三五”期间,上海整体发展受到土地、能耗、人口、环境等多重底线约束,“上海制造”要实现绿色化和集约化发展,就必须快速提升要素投入生产效率。因此,上海必须要在未来五年加快淘汰资源能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相对劣势产能”,从而为附加值和效率更高的新兴产业腾出更多环境和资源空间。

一方面,上海应在钢铁等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的重化工业方面“深度挖潜”,争取淘汰更多相对劣势产能。以钢铁行业为例,其平均单位产值能耗远远超过制造业的平均水平(2013年上海市钢铁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单位产值能耗为整个工业平均值的5.25倍)[3]。同时,由图4可知,和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钢铁业占比依然偏高(近年来东京、纽约的钢铁业占制造业比重长期维持在2%左右,而2015年上海钢铁产业占工业比重为3.49%,相比而言明显偏高)。

另一方面,上海还要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二次转移”。2014年上海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仅是纽约、东京的约1/6和1/4,因此必须尽快淘汰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以提升劳动力的投入产出效率。加工制造业曾在上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成本上升和要素供给条件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本市已不具备大规模发展条件。近年来,尽管广达、昌硕、“四英”等代工型企业加速向市外转移,但退出进程不如预期,仍有空间。未来五年,上海应把握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造业整体布局调整的契机,充分利用“东西联动”效应,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向市外的“二次转移”。

4.服务化:加快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发展,推进传统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消费型制造转变

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最新趋势表明,制造业的概念和附加值正在不断从硬件向软件、服务、解决方案等无形资产转移,与服务业和消费市场高度融合的“软性制造”开始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因此,为占据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上海必须在未来牢牢把握这一发展新趋势,大力推动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环节与服务端、消费端的全面融合,推进传统生产性制造向服务型、消费型制造转变。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如总集成总承包、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商务咨询和人力资源服务等,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另一方面,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机会,通过“互联网+”连接产品制造端和消费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推进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消费型制造转变。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統计局.2016上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EB/OL].(2016-07-22).http://www.sh.xinhuanet.com/2016-07/22/c_135532738. htm.

[3] 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及能效指南(2014版)[EB/OL].(2014-06-17).http://www.sheitc.gov.cn/jnzhly/663552.htm.

猜你喜欢
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
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服务化模式和服务化收益研究
聚甲醛高端化亟待解决 中国企业将如何破局
澳克泰工具:转型“难加工材料切削专家”,坚定走高端化路线
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战略研究
以绿色化理念引领城乡林业发展转型升级
化学实验教学中尝试“绿色化”观念
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途径研究
制造服务化发展战略
制造业服务化对提升制造型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