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园
王哲珠的小说看似比较单纯——简明的结构、简单的人物关系和简洁的意象已然构成了一种简约主义的叙事风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放弃了深度追求。在《老寨》《祭坟》《月光光》《无法言说》等小说中,她关注的是旧有生活方式的失落带给人的伤感和困惑,希望用文字留住乡村醇厚的生活记忆,以及浸透在日子里的温情和传统的伦理价值。她反复书写着乡愁、逃离、失落与孤独,苦苦寻觅着现代人的精神家园。与一些同龄写作者相比,王哲珠既不炫耀技巧,也无意精神撒娇,更少有物质气息,文字显得淡定而清新。她的新作《寄居时代》,再一次显示了她以简驭繁、以小见大,追求个人化美学风格的努力。
《寄居时代》看上去颇像一部成长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事,讲述“我”一直苦恼于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小时候,为了躲避计划生育检查,“我”经常和奶奶躲在山上的“泥屋”里;长大后为了在县城求学,只好寄宿于舅舅家;读师范后,放假不得不去小姨家借宿;等到母亲在县城里买下了房子,“我”觉得“这房子很陌生,我没法习惯这是我的家”;毕业后到一个偏僻的乡镇当老师,学校给了“我”半间办公室作卧室,可“我”觉得这也不是“家”,最后决定辞职去外地的一家私立学校……“我”厌恶寄居生活,即便舅舅、小姨对“我”再好,“我”依然感到孤独,无法找到“家”的感觉。“我”渴望拥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可是始终不能如愿……小说采用的是单线条叙事,情节简单、波澜不惊,人物关系也很单纯,几乎没有戏剧性冲突,但叙事如行云流水,十分流畅,绵密的细节设置,清新朴素的语言,自有一种阅读吸引力。
“屋子”是这部小说的核心意象,具有强烈的隐喻意味。首先,它是物质层面的,是温暖、舒适的庇护所,能给人带来安全感。从远古时代开始,无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建构自己的“屋子”——石窟、泥屋、茅屋、木屋、毡包等等,有了“屋子”也就有了“家”,它使得在大地上奔走、劳作的人获得安全的栖所。随着社会的发展,“屋子”也成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譬如小说中的母亲竭尽所能在城市里买下房子,这意味着他们一家人走出乡村进入城市并拥有了安身立命之地,也拥有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尊严。由于小时候上山躲避计划生育的特殊经历,“我”留下了心理阴影,所以才对“屋子”特别敏感,以致后来宁可流落街头,也不愿去亲戚家寄宿。“我”渴望安全感,更渴望尊严。它又是文化层面的,是乡愁的象征。我一直怀念故乡的老屋,因为它是永恒的温暖的“家”,承载着“我”生命的最初记忆,承载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和那片土地所孕育出的伦理价值。哪怕当“我”师范毕业之后,因为传统观念问题而不能回去工作,哪怕它已显得“荒芜”,“我”依然充满眷念,因为它是永远的心灵慰藉。它还是哲学层面的,是女性精神独立的象征。伍尔夫有一部广有影响的著作叫《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激烈地发出了女性主义的宣言,“自己的房间”因此成为具有特指意义的符号。但是,王哲珠在使用这个“符号”时,并没有刻意站在性别立场上表现对男权意识的反抗,而是聚焦于对人的精神独立性的反思。无论是物质、亲情还是爱情,都不能成为“我”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羁绊,“我”需要的是一个身心皆能自由翱翔的空间。“屋子”的丰富象征意味,使得这部小说更具思想张力,也使得她的简约叙事不那么简单——她经由日常生活经验通向了对人的生存问题的深入思考。
尽管“我”渴望一间自己的“屋子”,渴望“家”,但“我”并不满足于现实中的“屋子”和“家”。从“我”爱上画画开始,也许就已注定了“我”的命运,那就是流浪——去远方,寻找……这个过程本身也意味着结果——抵達自由之境。
小说中不断写到“我”的绘画作品,这也是重要的隐喻符号。在“泥屋”的时候,“我画了第一张完整的家”,“奶奶很满意,承认跟我家的院子一模一样,只是不明白我为什么把院子画在半山腰”,这就暗示了“我”心中的“家”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实中的那个“家”。上中学之后,“最喜欢画一个孩子,看不出是男是女,只知是个流浪儿,……走到哪算哪,想去哪就去哪,想怎么呆就怎么呆……”“流浪儿”是自由的,所到之处皆可以为“家”。读师范之后,“我画一个奔跑的女孩,她跑得那么快,……她像在草原上奔跑,但远处全是楼房,楼极高,直触天上的云,楼极密,像错杂的蛛网”,“女孩”使劲奔跑,更像是要试图挣脱蛛网一样的生活。到饼干工厂打工时,“画包饼工,画宿舍里那些女孩,发现画这些时,我的画里有热腾腾的生活气”,实实在在的生活将“我”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拉扯了出来。去公园里写生,把湖对面的商店画成古堡,想象“我”是古堡的主人,这依然表达的是“我”对另一种生活的的幻想。一个月明之夜,“我”站在操场上产生幻觉:“我长成一棵树,亮绿色的枝叶,在月光里招招摇摇,……”“我”决定画下自己长成一棵树的样子,题目叫《人树》。“我”画画的过程就是精神探索的过程,“人树”的诞生象征着“我”在精神上的成熟与涅槃。它不仅隐喻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也隐喻了新生——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返回“林中路”,心灵最终获得安栖。
在小说的结尾,王哲珠借凤凰树之口说到:“那时,人类走得到的地方就呆得住,没有房子,但所有地方都是他们的。”为什么当代人不可能这样呢?因为我们失去了广袤的原野,失去了自由自在的奔跑,失去了对远方的渴望。在本质上,我们都没有自己的“屋子”,只不过是滚滚红尘中的寄居者——这是一个“寄居时代”。凭借婉转而平静的叙述,王哲珠传递出了由生命深处渗出的感伤和忧虑。
《寄居时代》并不是一般性的成长小说,它摆脱了青春叙事对封闭的私人经验的迷恋和对自我情绪、感受的恣意放纵,而是像谢有顺所指出的,“她(指王哲珠)渴望接通现实这一粗大的血管,探出头去,以实现对私人经验书写的超越”,“把时代性议题融入到个体或家庭的遭际之中,以期让写作重获关注严峻现实、思索生存命运的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她超越了对生活的简单摹写,在更广阔的时空中思考人的存在,并对现代性进程中人的心灵困惑展开了自己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