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华
人如大地上的花草树木一样,本该在泥土、月光的家园诗意栖居,然而拥有可以行走的双腿与无限的欲望,人就一次次从乡村、故土、家园出发,或寄居城市或走向远方,一群群失魂落魄的流浪者成为一株株悬空的“人树”。这是当下众多背井离乡者的面影,也是王哲珠以《寄居时代》画出的时代“真像”。
小说以“我”成长历程勾勒出一个失乡者的寄居生涯。举家进城时租住在棚户区,潮湿、黑暗、逼窄的空间无法安顿下“我”,就像小时候的“我”只能常常在泥屋藏身一样,于是“我”一次次地被寄放在亲戚家;外出读书住校和工作后虽相对稳定,但寒暑假的居无定所与学校重修让我再次失去安身之地。在此,进城的故事被聚焦于安放此身存在的精神叙事。故乡或家园以“寨子”“老家”“泥屋”“城堡”“集体宿舍的床”“办公室隔成的寝室”等诸多面目出现,也许简陋不堪,也许仅存于纸上,但却承载过“我”心安理得的美好时光,而寄居地纵是舅舅、小姨等亲戚家,血缘亲情却难掩寄人篱下的心酸痛楚。作家以对立的意象建构了小说绵密细致的叙事空间,也藉此细腻地编织了这一无处安放心魂的故事。有着作者精神原乡的“寨子”,成为小说背景,更是关于故乡的一個典型样貌;现实中与画笔下的“老家”以及贴着“老家”铁盒,都安放着“我”的心魂。“我”反复地重绘老家无疑是重回老家的隐喻,更是对重返故园、老家的一次次白日梦,令人吊诡的是不仅重绘家园会变得含混、不确定,甚至会变形变异为蔓生杂草的小院。因此一旦重返故乡——无论是童年还是实习时,才发现回不去了,熟悉中的陌生、陌生中的熟悉、荒草丛生的田野都一一将“我”放逐。于是“集体宿舍的床”与“办公室隔成的寝室”成了暂时的救命稻草,暂时安顿了流浪的“我”;即使是爱情也不敢奢望,因为男朋友罗健关于“城堡”的许诺恍如海市蜃楼般遥远、缥缈,而异地恋的等待与孤独的煎熬加剧了无所安居的“我”的不安与恐慌。所以“我”的画面中“流浪儿”“奔跑的女孩”,无疑是寄居者种种形象。只有老家画面中的“背影”——是难过、更是安慰,因为这是一幅与老家同在的灵魂自画像。
《寄居时代》以“我”的寄居经历及其对种种寄居生活的不断反抗或逃离,也颇有意味地引出了离乡背井者的众生相:母亲拥有城市住房却失去家的凝聚力,父亲在家中失语沉默乃至梦游,姐姐技校毕业后去异地打工,弟弟混迹于棚户区孩子堆的叛逆;而堂姐与寨子里的年轻人们一眼就望到头的打工生涯……这是失魂落魄者的重重面影,也是当下离乡务工人员生存的真实写照。这些灵魂的面影无疑是乡土中国的另一面镜子,折射出乡村世界的真实面目:寨子已日益空落冷清,家园也渐趋荒芜衰败,故土面目全非,乡愁无处安放。
借助敏感于心,口讷于言的“我”的叙述,王哲珠以纤敏细腻的笔触,写出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也贴着人物写出对寨子老家的体认与眷恋、对伦理亲情的理解与不解、对自我他者的发现与寻找。作者借着不无学生腔的语气在部分段落用“忘恩负义”“心安理得”等成语来总结,似乎是要用一种稚拙的视角来限制性地叙述,故意露出破绽地将少年心理在显隐间闪烁呈现,在清浅与莫测间展现丰富的情感世界。其中,作者对“我”内心世界的刻画尤其迷人。“我”对两次安静的体会别致而新颖,“我”用普通话首秀“我”对难题的攻克,造成了对班上同学的震撼:“那种静还在,变成坚硬的一块,悬在教室半空”;“我”独自拥有校园的安宁时“安静像朵巨大的云,从天而降,罩在学校上空。”一坚硬一柔软对“静”的描写,妥帖地呈现了不同的语境,也刻写了人物特立独行的精神世界。对亲情陌生与负担的体验尤其让人动容:第一次到舅舅家的“双腿绷得紧紧。屋里的东西好像都包着一层光,晃得我眼花”,无力抗拒寄居生活的我在舅舅楼下久久徘徊,在舅舅家和父母出租屋之间的迷路,舅舅舅妈吵架时自己内心的挣扎与害怕……细节的魅力总是传神地刻画了人物的执拗与纯真、独立与脆弱,孤单与坚强。
躲避罗健,陷入精神困境中“我”幻化成树的情节,可谓神来之笔,颇具想象力。“人树”悬空返古、幻游太空、人树对话等幻觉化叙事表达了无根漂泊的人类的精神追问,不乏历史的反思,亦是对未来的警示,对生存困境不无寓言性揭示。“悬空”正是失乡者无处安放自身的精神表征,离开故土家园,栖身水泥森林,暂居一隅,不断搬家,最终导致现代人居无定所、动荡难安的流浪状态,这种悬空让没着没落的现代人无法心安、难以踏实。这一悬空的状态成为颇具现代性、反思性的现象,充满批判与警醒的意义。然而作者没有止步于悲观与批判,许是作者对未来还不太悲观,于是在结尾处,学校重建,无法暂居的“我”,辞去公职去陌生城市闯荡,再次开启另一种“寄居”生活,悬空的“人树”带着“只需要一点泥土和一点月光”的昂扬与乐观,以坚韧抵御艰难,以勇敢对抗流浪,在绝望中勇毅前行,表征了人类生生不息的青春与希望。在此,《寄居时代》仿佛要用这一诗意的形象为破败萧条的乡土注入生机,要为失魂落魄的时代下一转语,为永远的远行人、失乡者激情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