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数据促进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

2020-03-26 07:36
审计月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疑点核查部门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是财政审计的重要内容,是国家预算管理和财政资金监督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在此背景下,2020年,A市审计局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市本级214家一、二级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开展了全覆盖审计。笔者结合审计实践,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深入分析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的实践探索

(一)纵横拓展集成式审计模式(如图1所示)。一是从横向上拓展审计监督广度。采用“214个单位数据分析+9个重点部门现场全面审计+15个单位现场疑点核查+55个单位疑点自查”的模式,完成市本级预算单位全覆盖审计,重点关注预决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一般性支出压减、存量资金清理、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等情况,同时,将内控制度建设、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况纳入审计监督范围。二是从纵向上拓展审计监督深度。推行“全程式预算跟踪”,将审计监督嵌入预算的全过程各环节,关注预算编制、指标下达、会计核算、决算编报全过程,采用“预算执行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市县上下联动”的模式完成项目资金穿透式审计,重点关注2019年度交通建设专项资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绩效管理各环节。

图1

(二)加强数字审计流程化信息分析。运用“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对财政预算指标和国库支付数据、资产管理数据、财务会计核算和预决算数据进行审计分析,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业务数据为核心、以审计思路为关键、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构建“法律法规-审计思路-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疑点-核查落实-反馈结果”的闭环链条,科学运用审计经验总结、问题假设、系统关联等基本思维模式,充分运用查询分析法、逻辑判断法、关联对比法、趋势分析法等技术方法,筛选出问题疑点数据。在此基础上,组织审计业务骨干对疑点数据进行反复研判,剔除合理因素,精准定位疑点数据。疑点问题分批次下发给现场全面审计组、现场核查组和自查部门,对每一问题疑点做到逐一核实,极大地缩短了审计时间,提高了审计效率和效果。

(三)实行全市审计工作“一盘棋”。一是加强市县上下联动,建立工作动态定期报送制度,掌握县区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对县区工作指导,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召开全市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推进会,严控时间进度,严把审计内容和质量关,最大限度发挥全市预算执行审计的整体效应,提高审计成效。二是根据“两统筹”要求,将政策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深度融合到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中,努力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三是积极借助外部力量形成审计监督合力,与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联合发文组织一级预算单位自查。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面临的问题

(一)数据采集不全、数据管理存在风险。

一是数据获取不全。某些特定行业的数据获取困难,如房屋、工商登记、纳税等数据难以收集。部分单位虽然提供了数据,但是数据内容不完整,如财政非税数据仅有各预算单位非税收入总数,无收入明细,影响了数据分析的效果。二是数据规范化程度不高。被审计单位因数据格式不一致、个别部门信息化建设滞后、财务不规范等,数据质量不高,加大了数据整理的难度。如部门预算单位在财务账套、决算报表和采购系统、财政支付系统中单位名称不一致,有简称、有全称,形式多样,无法通过名称直接关联,影响了审计分析的效率。三是数据使用、管理存在风险。在数据使用中,可能存在数据破坏、遗失、泄露风险,给相关单位带来较大损失,同时对审计机关权威性造成负面影响。

(二)审计人员能力难以满足大数据审计要求。

一是对大数据审计认识不够,大数据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于没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审计人员来说,还存在本领恐慌或畏难情绪。二是大数据分析深度不够,部分审计人员只能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未能进行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的数据关联分析,揭示的问题大都局限于财务核算不规范等表层问题,重大违纪违法线索挖掘较少。三是复合型审计人才不足,会编写分析语句的年轻人审计经验较少,审计思路不够开阔,精通业务的老审计人员不熟悉大数据技术,不能将电子数据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导致大数据“集而不用”“用而不会”“会而不高”。

(三)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不优化。

一是审计力量不足。为实现审计全覆盖目标,部分审计机关可能会采取增加审计任务、压缩现场审计时间的方法,尽可能将疑点单位全部审计一遍,出现审计人员到多个核查单位“赶场”的现象。二是审计流程耗时较长。集中分析结果涉及的所有现场核查单位,按照原有制度,必须要走完审计取证、编制审计底稿、征求审计意见、审理等法定审计流程,而审计机关人手有限,在限定时间内对核查的预算单位分别出具审计报告,往往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三是审计组沟通协调难度增大。各现场核查组因对大数据审计疑点核查均处于探索状态,容易出现进度不一致、审计重点把握不一致、问题处理定性口径不一致的情况,影响审计效果和效率。

三、进一步实现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数据采集效率、质量,强化数据安全意识。

一是扎实做好数据采集工作。可以在全市范围建立财务云系统,通过财务云,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都能在云端进行财务工作,有利于有效汇集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账套数据,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时只需要对审计局开放临时接口就能有效采集被审计单位数据,使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二是提高数据质量。在部门财务核算规范性方面建立考核机制,并利用人大报告、专报等平台强力推进,发挥审计主导作用,为部门预算实施数字化审计创造良好的业务和数据环境。三是严格数据管理。加强数据在访问、存储、传输、使用方面的管理,所有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统一归集到数据中心存放,审计数据中心对外物理隔离。同时,完善数据使用制度,根据数据的密级程度和查询需求设置不同的权限等级,严格控制审计人员访问权限。

(二)强化审计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一是建立大数据审计思维模式,加强宣传动员,鼓励审计人员改变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大数据审计的重要性,将思想统一到全面推进大数据审计上。二是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类大数据审计线上、线下培训,加强实战锻炼,培养出更多优秀“复合型”审计骨干,解决审计人员能力与大数据审计需求之间的矛盾。三是不断总结当前数据分析的问题和难点,寻找新的技术突破口,定期召开新技术理论和实践的研讨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组织攻关研究,逐步实现系统、深入的大数据审计创新应用。

(三)优化整合审计资源与审计组织方式。

一是制订详细、长远的项目规划,将每年的年度计划和五年中长期计划联系在一起,从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的全面覆盖上进行综合考虑和提前布局,充分考虑每年现场核查多少单位、自查多少单位,坚持“轮审制”“年审制”“必审制”相结合。二是进一步优化审计组织模式,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的顶层设计,统一下达指令。打破科室界限,明确人员分工,加强项目组织实施管理,严格按工作重点、按进度实施审计项目,将参与科室按参审人员数量、承担数据分析任务量、现场核查部门数、核查成果等纳入科室年终绩效考核,提高工作积极性。三是合理利用内部审计力量,要求相关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完成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等方面核查、自查工作,缓解审计人员力量不足的困境。四是提高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同时,建立现场核查定期反馈制度,安排专人定期对现场核查人员进行指导,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答疑解惑,促进审计现场核查工作提质增效。

[图片新闻]

孝感市审计局在对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原局长经济责任审计中,重点关注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延伸调查基层应急管理站、重大隐患督办企业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效益情况,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张萍 陈亚琳 摄影报道)

猜你喜欢
疑点核查部门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在海域使用疑点疑区监管中的应用
始于深度诠释疑点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逾六千家政府网站关停整改核查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