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专业化与人性化设计探微——兰海高速兰州南收费站交通事故引发的思考

2020-03-26 11:38王宁王鑫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3期
关键词:下坡收费站专业化

王宁,王鑫

(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1 兰海高速兰州南收费站交通事故及其原因分析

1.1 事故及路况简介

某日,辽宁籍李某驾驶一辆拉运塔吊的半挂车途经兰海高速17km长下坡路段时,由于频繁采取制动,导致车辆制动失效,在距离兰州南收费站50m处与31辆车连续相撞,造成15人死亡,44人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1]。据悉,李某是第一次在该路段行驶,不了解路况,车辆失控后惊慌失措速度加快,也没有找沿途避险车道,导致事故发生。

兰海高速从新七道梁隧道向北到兰州市一直处于多弯道连续下坡状态,区段共长约17km,落差550m,设计速度为80km/h。相关数据资料显示,自这条公路开通以来,在此路段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2 从规划设计角度分析事故原因

1.2.1 缺乏专业化的规范设计

首先,此路段的线形设计不够合理,坡度过大且连续下坡过长。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 2016版》,道路设计速度为80㎞/h时,最大纵坡的一般值为4%,极限值为5%,最大坡长为600m。而此段兰海高速平均坡度约达3.24%,长17km连续下坡,且多弯道,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其次,如果是受地形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得不这样建设,那么,能不能在不得已的修建之后做好后续的安全保障呢?国外在风景旅游区的陡坡山路上,每1km在道路右侧设置1个很陡的反向坡紧急停车斗,斗内铺有松散道渣,以便失速车辆冲人刹停,通过紧急停车斗旁的紧急电话获救[2],但在该段17km的长下坡多弯道路段只有三处紧急停车斗。而且在路的最底端最容易出现事故的地方,既没有避险场所,又没有缓冲路段,反而设置了一个聚集大量人流的收费站(如图 1)。

1.2.2 缺乏人性化的规划设计

图1 兰州南收费站概况

在约17km连续下坡的路上有多弯道。这意味着司机要在连续17km的下坡一直要处于持续紧张的低档行驶状态。但在实际调研中了解到,很多司机为了省油,往往采取不断踩刹车的方式来控制速度,其结果就是刹车片受热过度而损坏,使得刹车失灵,造成车辆失控。如果当初在建设这段路的过程中能够考虑到这些问题,考虑到道路缓冲的安全长度,考虑到司机的“省油心理”,考虑到不熟悉路况的外地人,设身处地的为使用者着想,这样的悲剧或许可以避免。

2 对专业化和人性化设计概念的理解

2.1 专业化设计的内涵

专业化设计是指科学合理的规范化设计,就是用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更优化的操作程序,从而睿智的判断和决策,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当然,它取决于设计师的自身素养和专业化水平,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洞悉学科前沿动向,同时严格按照相应规范来进行设计。这也依赖于社会发展中对其专业知识点与规范的完善,需要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优化。

2.2 人性化设计的内涵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3]。“以人为本”的完美设计意味着设计师需要对使用者身心需求深刻地理解,准确地把握,清晰地表达,不仅要满足“自我”“本我”,也要满足“超我”。这里的“超我”可理解为走出自我意识,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去体会。

从设计的本质来说,城市规划是为人而服务的,在设计过程中,任何观念的形成均需要以人为基本的出发点[3],即为人类造就更舒适、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正如杨·盖尔(Jan Gehl)所说,“我的目标就是让使用建筑和城市的‘人’成为焦点,由此我们就能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行为,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然后将此整合到我们的建筑和城市规划中。”[4]

3 对专业化和人性化设计的对策

3.1 对设计师的素养要求

3.1.1 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与跨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掌握

规划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复杂专业知识的学科,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方方面面的权衡,所以从事规划设计的人员需要具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并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素养与能力。此外,了解多学科跨领域的知识也是一个必要条件。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成都市天府新区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公园城市的提出体现了“生态文明”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仅要坚持生态优先,还要注重人文关怀,从细节处着手,考虑不同人群的使用感受。也就是说,我们仅仅具备设计学、建筑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已经不足以支撑城市有一个更加舒适、长远的未来,还需要了解生态学、景观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比如生态学里对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方法,可以诱导我们如何真正的做生态,景观学里组织尺度的应用,可以告诉我们如何更人性化地协调布局。

3.1.2 对使用对象“人”的关注

美国杰出图形设计师保罗·兰德(Paul Rand)说:“设计师不要先画图,要先读书。”我想,这里的“读书”不仅包括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包括我们眼睛所观察到的社会本体和社会现象。我们只有关注社会现象,关注人的特征,进而思考社会“人”的需求,才能创造出人们真正需要的生活环境。尤其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更为重要,在加拿大有个组织叫“8 80”,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城市对8岁和80岁的居民来说是一个好城市,其他居民就同样会享受这个城市。针对儿童和老人做出改变,其他人的生活自然也会相应地变好[4]。让弱势群体通过设计享受到平等、尊严,体会到善良与关爱,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前进,不仅能提升经济和设计价值,提高和完善人的人性和人格,也是对人类文明的关怀。

3.2 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执行

3.2.1 完善设计规范

由于有些规范编制的不完善,导致设计师无从下手;还有些规范没能及时更新和完善,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导致设计成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本次事故发生之前,我国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还停留在1995年实施的版本。《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也只是对公路下坡坡度进行了规定,并没有涉及下坡公路到收费站等设施的缓冲距离。如果在规范里能够对于这种山地环境下,连续长下坡道路的线形、坡度和坡长有着严格明确的限制,或者对应急设施的强制性要求,或许这个悲剧将不会发生。

专业化、人性化设计的前提是科学合理。先将设计规范化、合理化,进而才能人性化。所以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各种规范的编制,加快完善相关规范,使民众生活、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3.2.2 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和管理

虽然有些法律法规有着详细的明文规定,但是执行力不足。一些管理部门相关人员水平低下、管理机制不完善,部门间你推我挡,阳奉阴违,导致公共政策质量低。还有一些人在利益的诱惑下无视法律法规。就兰海高速收费站事件来说,《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范条文说明》(2003)规定,不得将收费广场设置在长下坡路段的下方,而此收费站的设置位置明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曾将安全隐患上报,却为什么迟迟没有采取措施呢?

在中国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想摒弃城市规划于城面的状况,必须从决策、管理和技术层面上着力解决[5]。一方面,通过加强行政的管理机制和执行的监控机制建设,提高各部门的执政水平;另一方面,加强行者和设计者的素质文化建设,着力建设协调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环境。

3.2.3 设计流程与分类的专业化

所谓“流程专业化”,是指在规划设计中严格按照设计的正当流程逐步进行,每一步都要严格认真,脚踏实地,不容许有任何的敷衍与造假,方案审核更是要有专业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层层把关。所谓“分类专业化”,是指在不同的规划领域安排相对擅长的规划人才去负责。且每一项规划的完成,需要不同学科领域或者方向的人来共同协调参与,才能尽可能做到专业化,保证规划符合城市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如图2)。

3.3 社会公众的参与性

市民作为使用者是最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否能满足需要。设计师要做到人性化设计,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公民参与进来,尤其是城市规划这样关系公众利益的大事,更应该尊重公民的意见和需求。但我国公民的参与意识比较薄弱,对城市建设的参与缺乏积极性。因此,首先要让市民产生对家园建设的责任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提出意见;然后通过合理完善的制度设计(如公众调查、公众评议、公众监督等机制),让民众的意见及时得到表达,成为决策的参考依据。这样我们的设计才会更加的亲民、利民,做到人性化。

图2 规划设计分类及人员配置建议图

猜你喜欢
下坡收费站专业化
江苏20个高速收费站实施“准自由流”改造
浙江首个“云收费站”投用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画与理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高速公路长下坡交通安全预警系统设计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基于Spark的高速收费站大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收费站排队模型的模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