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荣│文
黑龙江友谊县红兴隆厂融路11号楼
1851年美国著名养蜂家郎斯特罗什发明了活框标准蜂箱,开创了养蜂新纪元,他对人类养蜂做出巨大贡献。社会在发展,事物在变化,笔者在养蜂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蜂箱进行了改动,现介绍给蜂友:
蜂箱盖是蜂群遮风避雨防晒之器具,虽然不断有新材料问世,但万变不离其宗,应按照蜜蜂生物学特性,给蜂群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蜂箱盖由原来高70mm增至80mm,北方早春寒冷,在繁殖期间纱盖上面盖草帘、棉垫显得箱盖高度不够,增加10mm,箱盖内径前后每端必须比箱体长5mm,超过此间隙显得旷,太小操作不方便。在箱盖内四角各钉上木方,便于通风透气。在制作时4框组合后将箱盖校平正,用木划制成三角块固定其上,使箱盖平整牢固。在蜂箱盖前后各开300mm通风窗,外面钉铁纱防盗。夏季炎热打开前后通风窗,保持巢内适宜温湿度。在秋季繁殖越冬蜂结束,外界基本没有什么蜜粉源,蜜蜂仍往外飞,无效消耗体能,浪费饲料,让蜜蜂尽快结团。蜜蜂有趋光性,用双层草帘将巢门遮挡,关闭箱盖前端通风窗,打开后通风窗,从而形成前部温暖舒适的环境,蜜蜂在前部纱盖下结成蜂团,防止蜂团结在中部,越冬期间前部有蜜后部吃光,饿死蜂现象。如果通风窗开在左右两侧有很多弊病。蜂箱盖制成后上面钉上建筑用的合子板,前后各向外延伸8~10mm,防雨水浸泡蜂箱,或在上面钉上镀锌铁皮。
巢箱是蜜蜂繁殖、栖息、贮蜜的场所,很多养蜂书籍基本没有介绍蜂箱上蜂路,在最近出版的《新编养蜂法》一书体现了上蜂路。蜂箱制作还是采用板厚22mm,保温性能好,在木板拼缝可采用各裁板厚1/2,然后拼缝箱内严密,在蜂箱后箱板左右下侧制作一个长30~50mm宽10mm棱形巢门,下面钉一个长30~50mm高10mm的木条,作起落踏板,此巢门作更换蜂王之用。在蜂箱前后箱体上面裁巢框槽宽10mm深17mm形成上蜂路,否则盖纱盖压蜂,转场放塑料泡沫条能将巢脾压牢。在蜂箱前壁下端裁下40mm木板,在其上两端各制成小巢门,同时在40mm大巢门上钉一块铁皮,在小巢门上钻孔,骑在铁皮,左右滑动调节巢门大小,转运蜂群时调整小巢门与外界通风,防止闷死蜜蜂。在脱粉和流蜜时拆下大巢门安上脱粉器,在蜂箱未组合前,前后箱壁上各裁箱板厚22mm的1/2,槽长22mm,必须在前后箱壁使左右长箱板插在槽内,蜂箱底板比箱体前端长出30mm,形成起落踏板。不能太长以免脱粉、转运碍事。在箱底钉一个小木方,比蜂起落踏板向后缩30mm,便于装接粉盒。特别是下蜂路过大蜜蜂攀爬巢脾费力,在箱底结成蜡疙瘩做梯子,箱底易产生巢虫。
继箱制作方法同巢箱,继箱高250mm,留有8mm下蜂路即可。在继箱前左下侧制一个长50~70mm高10mm的巢门,流蜜高峰期打开此巢门,蜜蜂进出畅通。在继箱后右下侧制一个长30~50mm棱形巢门,下面钉一个长30~50mm高10mm木条作为起落踏板,组织双王繁蜂用。
巢框上梁长480mm,不能太短或太长,短了两端还需钉钉,否则担不上,长了还要锯,必须标准统一。原来上梁宽27mm ,不能缩成20mm,影响幼虫发育和贮蜜。将上梁高由20mm增加到22mm,便于钉侧梁,侧梁原来厚10mm增加到12mm,装巢框线易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