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其花│文
密云区园林绿化局
近年来,密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部署要求,在高标准保水、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蜂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曾批示:“蜜蜂授粉的‘月下老人’作用,对生态、农业增产效果似应刮目相看”。蜜蜂被誉为“农业之翼”,为农作物授粉,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起到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蜂产品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蜂产业,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带动区域绿色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密云区现有蜂农2072户,蜂群11.5万群,占北京市蜂群总量的44%,是“北京市养蜂第一大区”。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级蜂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绿色无公害蜂产品生产基地、蜂产品深加工基地、西方蜜蜂良种繁育基地和成熟蜜生产基地等基地20个,共有蜂产品公司2家,蜂业专业合作组织25个,合作社入社社员1906户,从业人员4000余人。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蜂产业发展,区委书记、区长多次深入基层调研,专题研究制定养蜂政策;区有关部门、各镇村认真组织政策实施。针对区域养蜂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养蜂扶持政策,对各级蜂场、合作社等新型蜂业经营主体进行分级扶持,累计扶持项目30多个,投入资金近亿元,推动了蜜蜂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发展。
聘请专家、教授和全国养蜂能手对全区养蜂户进行集中培训,整体提升养蜂能力。创建蜜蜂医院,为全区养蜂户检测蜜蜂常见病情,安排专家通过技术咨询服务热线等平台,随时帮助养殖户解决问题。注重入门指导,围绕解决新养蜂户的突出问题,聘请一批养蜂能手就近就地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新养蜂户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有人手把手帮助解决。
坚持科技兴农,建立了北京市西方蜜蜂育种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吉林省养蜂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运用科学的保种和选育技术,每年为全区蜂农免费发放适合本地区环境和生产条件的优良高产种王,推动全区蜜蜂良种覆盖率达90%,既减轻了养蜂户经济负担,又从源头提高了养蜂效益,使用良种后蜂蜜产量提高了20%左右。
为增强养蜂户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健全养蜂户抗风险机制,在全国率先推出“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即每群蜂保险费为40元(其中市级财政补贴40%,区财政补贴40%,蜂农交纳20%),保障每群蜂420元的生产饲养成本,切实解决了养蜂户后顾之忧,调动了广大农户特别是低收入农户的养蜂积极性。
通过公司、合作社,将农民组织起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融合发展,其中,区4个重点合作社拥有蜂蜜、蜂王浆等生产线9条,生产产品种类达30余种。针对市场需求确定发展方向,建成了集蜜蜂种业、蜜蜂养殖、蜂产品深加工、蜜蜂授粉、蜜蜂文化和蜜蜂旅游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每年举办“密云荆花节”、“蜂蜜丰收节”等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密云蜂产品知名度。2018年,成功举办21世纪第三届海峡两岸蜂业科技与蜂产业发展大会暨首届北京密云蜂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全国包括海峡两岸树立了密云蜂产业高品质形象。2019年,成功举办华北地区“5.20世界蜜蜂日”主题活动暨第二届北京密云蜂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了世界蜜蜂日发起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国务秘书、农业部部长等领导参加,推动密云蜂产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华北地区“5·20世界蜜蜂日”主题活动
蜜蜂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蜜蜂授粉直接推动了全区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植被恢复,丰富了物种组成,进而提高植被涵养水源、保水固土、调节区域气候的功能。据调查,蜜蜂授粉有效促进了全区148.19万亩阔叶灌丛生态系统和15.3万亩草丛生态系统的植被更新,并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中,丰富了密云水库79条小流域的动、植物物种。此外,蜜蜂为全区农作物授粉,直接促进果蔬增产效益超过8.5亿元。密云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为蜜蜂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和优良的生存环境,使密云区20年前濒临灭绝的中华蜜蜂种群又恢复到目前的1.5万群。
全区年均生产普通蜂蜜320万kg、巢蜜113万kg、蜂王浆和蜂胶等19万kg,蜂产品年产值近1.2亿元。农旅结合、文旅结合成效显著,合作社、养蜂场、基地的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不断增加。2018年,合作社养蜂科普基地、蜂业旅游观光基地等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亿元。
兼职养蜂农户(占65%)每户平均养蜂数量为64群,养蜂年纯收入3万元以上;专职养蜂户每户平均养蜂数量150群,养蜂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特别是通过发展蜂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退耕禁养农民的转移就业和增收问题,使部分放牧农户成功转型为养蜂户。全区362户低收入农户实现养蜂脱低致富,为全国养蜂扶贫工作树立了标杆,密云区养蜂脱低模式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密云区是全国成熟蜂蜜生产示范区,是著名的“中国蜜蜂之乡”。2017年密云区生产的荆条蜂蜜,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密云区“花彤”牌蜂蜜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京纯”蜂产品被授予北京市驰名商标。
一是做好蜂产业发展规划。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体制机制,重点实施“生态蜂业名区、文旅蜂业富民、品牌蜂业强农”三大战略,突出产业的生态性、科技性和示范性。
二是加强蜂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严格产品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突出重点,始终如一将产品品牌做强做优;推进标准创新,加快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深挖品牌故事,通过文化传播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是加快蜂产品的深度开发。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构建企业、合作社研发平台,重点对蜂蜜、蜂巢、蜂王浆以及蜂花粉等营养活性成分、功能因子进行分析,深度挖掘人体健康、保健养生等功效,开发研制功能性新产品和药品,及时推向市场,满足消费者对蜂产品高端化、多样化的需求。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加蜂业管理人员,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保障各项政策措施执行顺畅,抓好养殖户的培训指导,带动更多农民通过养蜂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