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蜜蜂为作物授粉的几点建议

2020-03-25 11:53:44刘玉玲杜亚丽龙登隆王志徐凯
中国蜂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蜂种熊蜂蜂群

刘玉玲 杜亚丽 龙登隆 王志 徐凯│文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132108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改善,反季节果蔬的需求不断增加,极大程度上带动了设施农业的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使得绿色、无公害化的生产理念得到农户的认可,许多新兴的农业技术也随之得到快速推广和应用。而蜜蜂授粉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

蜜蜂授粉主要是通过工蜂在采集花粉或花蜜时,将花粉传递到柱头而完成植物受精的行为。与人工授粉相比,蜜蜂授粉具有显著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果蔬品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而且蜜蜂传粉已成为部分农业基地吸引生态采摘、建立完整生态旅游农业的亮点。不论是遵从未来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势,还是从提高农业产量和收益的角度,蜜蜂授粉必将成为未来农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这是大势所趋。

本文就授粉蜂种的选择、科学配置、饲养管理等方面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选择合适的授粉蜂种

蜜蜂和熊蜂均属于理想的农业授粉昆虫,在全世界的107种主要作物中,依赖或者需要蜜(熊)蜂的就有91种。在当前国内蜜蜂授粉应用中,大田作物授粉基本应用蜜蜂,设施农作物授粉则依赖蜜蜂或者熊蜂。对于设施农作物,蜜蜂和熊蜂的授粉贡献相当,但由于熊蜂进化程度低,信息交流系统不发达,趋光性差,不撞棚,不外逃,能够更好地完成棚内植物的授粉任务。此外,熊蜂个体大、吻比蜜蜂长,对一些深冠花植物如蓝莓、番茄等作物的授粉效果更好。现将设施农作物授粉推荐蜂种列入表1。

表1 设施农作物授粉推荐蜂种

二、选择正规渠道的授粉蜂群

在农作物授粉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蜂群作为授粉蜂群,切勿以为所有的蜂群均可作为授粉蜂群。对于蜜蜂来说,群势的大小、幼虫脾的数量、有无病害是衡量能否做授粉群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授粉蜂群需要在开花前15天准备好,应严格按照农作物的授粉要求预订或购置授粉蜂群。当前国内定向用于授粉的蜂种还未见报道,多数采用西蜂进行农业授粉。西蜂个体大、采集力好、繁殖力强,易形成强群、性情温驯,便于管理,可用于一般性的作物授粉。随着授粉产业的发展,授粉专门化品系的培育已成为蜜蜂遗传育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些授粉蜂种已进入试验推广阶段,如在吉林省的农作物授粉工作中,“吉蜂3号”的应用得到了从业者的一致认可,该蜂种是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在多年选育品种的基础上,应用蜜蜂人工授精技术,通过定向培育、自交固定、闭锁繁育等措施培育出的配套系,该蜂种采集力较强,工蜂出勤早,出勤率高,既能采集大宗蜜源,又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节省饲料,是杏、梨、苹果、荔枝等大部分无特殊要求的作物授粉的首选。

对于熊蜂来说,群体大,个体强壮,采集积极,群体内幼虫/工蜂比适宜是挑选授粉熊蜂的标准。目前我国授粉熊蜂的繁育进程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授粉熊蜂多数还依赖国外进口,但进口熊蜂对我国本土熊蜂资源带来很大程度的破坏,所以本土熊蜂的繁育便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攻关课题,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繁育的熊蜂在当地蓝莓、草莓、西红柿和香瓜授粉中已经广泛应用,得到广大用户认可。

三、科学配置蜂群数量

蜜蜂(熊蜂)授粉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但并非是授粉蜂数越多越好,应该根据授粉作物的品种和面积来科学合理配置蜂群数量。假如授粉蜜蜂过少,则容易造成坐果率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造成经济损失。但授粉蜜蜂过多,则会导致过度授粉,对果实形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大田作物授粉,可根据相关作物的授粉标准进行蜜蜂授粉。对于设施农作物,一般情况下,一亩左右的棚室,1群3~4脾蜂的蜂群便可满足授粉要求,但也需要查看蜂群中子脾的数量,需保证有1张幼虫脾。此外,蜂群内还应包括有正常产卵的蜂王、3框健壮工蜂,特别是保证进入盛花期后,有大批新蜂能够参与授粉,授粉效果更理想。

熊蜂个体大,浑身绒毛,其访花效率是蜜蜂的几十倍。一般情况下,一亩左右的棚室需要1箱熊蜂(50~70只)就可以完成授粉。但需保证在授粉期该蜂群的状态处于群势发展期,而并非群势衰减期,以保障足够的授粉时间。

四、科学的饲养管理

蜜蜂(熊蜂)授粉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必要的人工管理,在授粉期,为达到最佳的授粉效果,维持更长的授粉时间,需要对授粉蜂群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1.蜂群保护

在授粉期间,应该结合作物种植管理特点,采取必要的措施延长蜜(熊)蜂授粉时间,达到授粉要求。温度过高(高于35℃)时,应尽量增加通风、洒水以及盖上遮阴物等方式降低蜂箱的温度。如温度过低,则应给蜂箱内外添加保温物(泡沫、棉垫)来给蜂群保温,防止冻子现象。在大田授粉期间,如遇到大风或者大雨,则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蜂群正常繁殖。

2.补充饲料

在整个授粉时期应密切关注蜂群的饲料储存情况。定期查看蜂群内花粉储存量、糖壶内糖浆存量。在花粉和糖浆不足情况下,可对蜂群进行少量的饲喂,饲喂的花粉和糖浆须采用高温灭菌(100℃,20分钟)的方法进行消毒,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如果蜂群内出现蜜满压子的现象,则需更换巢脾或者添加空巢脾。

3.防止农药中毒

在蜜(熊)蜂授粉前一周及授粉期间,应避免使用任何对蜜蜂有毒害作用的化学农药。如果必须使用,应使用一些生物菌素类的药物,对熊蜂授粉行为基本无影响。或者在药物残留期过后,再将蜂群放入棚内。

五、客观评价蜜蜂授粉

蜜(熊)蜂授粉只是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最直接的效果便是改善果实品质和降低授粉的劳动成本,这是直观而且明显的。但与传统的人工激素授粉相比,其坐果率和最终产量可能会有所增加,但未必会有大的提高,毕竟授粉只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环而已,所以我们应该客观的去评价蜜(熊)蜂对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效果。

六、展望

随着绿色、生态、无公害农业的发展,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和反季节种植业迎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食品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蜜(熊)蜂授粉作为最安全的授粉方式,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逐渐替代激素授粉,成为现代化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再结合当前劳动力成本的逐渐升高、农业从业人员年龄普遍过高且从业素质偏低的社会现象,简单易行的蜜蜂授粉也逐渐得到广大农业从业者的认可,蜜蜂授粉事业未来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蜂种熊蜂蜂群
安徽省首次从国外进口熊蜂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 08:05:22
“蜂群”席卷天下
蜜蜂育种中对种用雄蜂的培育
青年生活(2019年5期)2019-09-10 07:22:44
种蜂王的选择
中国蜂业(2018年7期)2018-07-27 03:50:00
云的世界你不懂
魔手花,神奇果
不同赤眼蜂蜂种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乐器也疯狂
改进gbest引导的人工蜂群算法
黄色与黑色蜂种在高寒地区饲养的不同点
中国蜂业(2016年1期)2016-01-30 1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