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CT检测与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对照分析

2020-03-26 07:17刘娴娟蒋永芳
河北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肝功能恶性影像学

刘娴娟, 蒋永芳, 马 静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 湖南 长沙 423000)

肝硬化为临床常见慢性进行性疾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导致的弥散性肝损害,广泛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以及结缔组织增生等为其主要病理特征[1],研究证实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形成中必经过程[2],加之早期肝硬化具备可逆性,因此肝硬化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维护患者健康至为关键。最初肝硬化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肝穿刺活检,虽为疾病诊断提供了客观准确的依据,但肝穿刺活检属于有创性操作,较难被患者接受,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改进,CT检测技术逐步应用于腹部疾病的鉴别诊断中,但目前关于肝硬化患者CT检测与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对照分析仍缺乏统一定论,为此本文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为对象,展开临床对照性分析,旨在为肝硬化患者早期诊治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符合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有关诊断标准[3];无CT检查、肝脏B超声检查绝对禁忌症。排除标准:急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存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肝吸虫性肝硬化;存在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102例乙肝患者,男性61例、女性41例,年龄28~52岁,平均(39.08±3.02)岁。

1.2检查方法:①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超声仪(ATL3000型,探头频率为3.5MHz)常规扫描检查后,穿刺引导架安装好后,美国Bard自动活检抢(18G切割针)进行穿刺取材,首先利用超声探头、肿块以明确穿刺点和穿刺途径,常规消毒铺巾后由穿刺点注射5mL利多卡因局麻成功后,叮嘱患者屏气,实时超声引导下将已安好的活检抢穿刺切割针置入,沿穿刺引导线刺到瘤体内或边界,活检抢开关打开,组织迅速切割后拔针,取出新鲜组织,并置入10%福尔马林液中固定送病理学活检,每次肝脏穿刺针数为1~3针。②CT检测:仪器为双排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检查,参数:管电流、管电压:130mA、130Kv,层厚、层间距各1cm,窗宽窗位为240.50HU,平扫:沿患者膈顶扫描至肝下缘,扫描整个肝脏,当病灶较小加薄层扫描,行无间隔连续扫描,对肝脏CT值、门静脉主干宽度以及脾静脉(SPV)宽度和脾脏肋单元。

1.3观察指标:①CT检测诊断肝硬化与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对照分析;②肝硬化患者CT影像学表现;③CT检测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的评估价值,Child-Pugh功能分级[4]:A级:为5~6分,手术风险小,术后1~2年存活率为100%~85%;B级:为7~9分,手术风险中等,术后1~2年存活率80%~60%;C级:≥10分,手术风险大,术后1~2年存活率45%~35%。④CT评估肝硬化患者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0.75

2 结 果

2.1CT检测诊断肝硬化与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对照分析:与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CT检测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为89.23%(58/65)、特异度78.38%(29/37)、准确度85.29%(87/102),Kappa值为0.680,见表1。

表1 CT检测诊断肝硬化与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对照分析(n)

2.2肝硬化患者CT影像学表现:65例经肝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的肝硬化,CT检查提示肝脏形态异常31例(肝裂增宽28例、肝脏表面轮廓僵硬3例)、肝脏CT值降低且较同层面脾脏CT值低32例、肝左右叶比例异常26例、门静脉外径以及脾静脉外径增宽25例、脾肿大41例。

2.3CT检测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的评估价值:65例经肝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的肝硬化,Child-Pugh功能分级:A级63例、B级1例、C级1例,而CT检测发现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功能分级:A级58例、B级6例、C级1例,CT检测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的诊断的整体符合率为87.69%(57/65),见表2。

2.4CT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结节良恶性评估价值:65例经肝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的肝硬化患者,60例患者肝硬化结节无明显恶化,5例结节表现为恶性,肝硬化良性结节CT征象无明显强化信号,如图1所示,而CT检测显示4例存在“快进快出”强化模式、病灶短期明显增大且数目增多,后期病理随访证实为肝硬化结节恶化,如图2所示。

表2 CT检测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的评估价值(n)

5.8

图1 肝硬化良性结节

图2 肝硬化恶性结节

3 讨 论

肝硬化病因众多,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代偿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等有关,肝硬化早期因肝功能受损较轻微,且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增加了临床诊治的难度,但因早期肝硬化患者处于肝脏代偿期,且肝功能损害是可逆的,早期治疗可逆转或维持较为稳定的状态[5]。一直以来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被视为肝硬化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但其有创性操作会增加一系列临床不适感,导致患者检查依从性较差[6],CT技术因可清晰显示解剖细节,准确地描述血管解剖、肝实质与肝内病变的关系,相关研究表明根据CT检查结果了解患者肝密度、形态等情况,利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7]。为进一步明确CT在肝硬化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本次研究对CT检测与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本次分析结果显示,与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CT检测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为89.23%、特异度为78.38%、准确度为85.29%,Kappa值为0.680,表明CT鉴别诊断肝硬化与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且灵敏度和准确度均尚可,提示CT在肝硬化鉴别诊断中有明确价值,本次进一步分析发现65例经肝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的肝硬化患者,CT影像学特征有:47.69%患者肝脏形态异常(包含肝裂增宽及肝脏表面轮廓僵硬)、49.23%肝脏CT值降低且较同层面脾脏CT值低、40.00%肝左右叶比例异常、38.46%门静脉外径以及脾静脉外径增宽、63.08%脾肿大,而已有研究证实CT检测期间主要依据肝脏密度、信号变化以及肝脏形态变化、脾肿大等特征对肝硬化进行诊断[8],如有继发性变化常提示已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因而CT检测利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本次分析结果还显示,肝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的65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功能分级:A级63例、B级1例、C级1例,而CT检测Child-Pugh功能分级:A级58例、B级6例、C级1例,CT检测诊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的整体符合率为87.69%,Child-Pugh功能分级是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量化的分级标准,A、B、C三级各预示三种不同严重程度的肝脏损害,提示CT检测在肝硬化患者病情评估中也有一定积极作用;此外在肝硬化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本研究结果显示CT检测对肝硬化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率高,其中恶性结节影像学典型特征以“快进快出”强化模式、病灶短期明显增大及数目增多为主,与有关学者研究指出[9]的对于瘤灶直径>1cm的肝癌患者只要增强CT呈典型“快进快出”即可明确诊断肝硬化的结论大体相符,因此CT检测对肝硬化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明确价值。

总之,肝硬化早期诊治至为关键,CT检测有较高组织密度分辨率,可为肝脏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客观依据,CT检测在肝硬化早期诊断、病情预测及结节良恶性评估中有明确价值,为肝硬化患者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肝功能恶性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