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娜,孔 婷,刘勤明 ,冯泰文,石柯尔
(1.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经济管理学院,山东威海 264200)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主要依靠高能耗、高污染的要素投入性方式实现增长,由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境规制压力和公众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以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已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企业亟需实施绿色创新战略,以培育新的竞争力,更好地应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挑战。如何实现绿色创新得到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1]。
绿色创新是指与节能减排、废物回收、绿色产品设计、企业环境管理等相关的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活动[2]。然而,任何企业都很难仅仅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从容实现绿色创新,构建绿色供应链,并适时开展绿色供应链整合,协调和管理供应商和客户等合作伙伴的资源与信息,被视为提高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方式[3]。其中,绿色供应商整合更被视作企业绿色供应链整合实践的重中之重。现有文献主要关注绿色供应商整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驱动作用[3],认为企业通过与关键供应商开展战略合作与绿色协作,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环保型原材料及相关技术技能[4-5],是企业绿色创新思路的绝佳来源;但也有少数研究认为,由于机会主义行为、组织间冲突和信息冗余的问题,绿色供应商整合反而会导致企业的绿色创新面临一定的风险[6]。由此可见,学术界关于绿色供应商整合对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尚未形成一致观点。因此,如何通过绿色供应商整合更有效地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研究问题。
有研究表明,绿色供应商整合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可能是间接的,例如,Chen 等[7]发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绿色合作会通过影响社会资本促进企业间的信息共享,进而影响绿色创新绩效;Cai等[8]的研究指出,知识整合能力在顾客整合和绿色供应商整合与企业绿色创新绩效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冯长利等[9]的研究表明,通过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可以突破创新过程中的资源限制,从而提高创新速度和创新质量。然而,目前关于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绿色创新的间接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个“黑箱”,需要进一步研究。知识基础观认为,企业从外部获取的新知识须经过整合、消化和吸收等知识采用活动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创新[9],因此,企业通过绿色供应商整合所获取的绿色知识,其采用程度将是企业绿色创新实现的关键[10]。据此,本文引入外部知识采用这一中介变量,以进一步明晰绿色供应商整合对绿色创新的实现路径。
吸收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知识的数量,更取决于知识的吸收转化能力[11]。Zahra 等[12]将知识的吸收转化分为外部知识吸收和内部知识转化两个阶段。心理学家认为,企业固有知识有助于新知识的存储,因此,绿色供应商整合促进外部知识采用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受到一些兼容性的影响,例如,Cohen 等[13]认为,供应链合作企业之间的知识兼容性会影响知识的吸收转化程度;Rajaguru 等[14]与冯长利[15]的研究均发现,供应链合作伙伴战略目标的不兼容会阻碍组织间知识的获取。由此可见,要想通过绿色供应商整合促进外部知识采用进而提升绿色创新,合作企业需要具备较高程度的兼容性。考虑到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探索非常有限,本文引入知识兼容性和战略兼容性,研究其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间关系的调节效应,进一步明确绿色供应商整合影响外部知识采用的边界条件。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知识基础观和吸收能力理论,将绿色创新划分为绿色产品创新与绿色工艺创新两个维度,以中国237 家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绿色创新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外部知识采用的中介效应和知识兼容性与战略兼容性的调节效应,以明晰绿色供应链构建过程中绿色供应商整合对绿色创新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机制。
随着环境法规的日益完善和顾客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改善经济环境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甚至于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也逐渐意识到,通过与供应商开展战略协作可以从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16]。核心企业通过与制造商之间的战略合作,达成对环境要求的一致标准、环保责任的相互理解和绿色发展目标的共同实现[17-18]。目前,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开始向供应商寻求环保资源、技术、能力甚至是思想[19],以减少其产品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开展绿色供应商整合,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已经形成了支持绿色知识整合的深度协作关系。
知识基础观认为,企业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企业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内的隐性知识[20]。企业内的知识以人为载体,通过各种手段实现部分或完全共享,与来自于企业外的知识整合创造成具有经济价值的新知识。要实现整合创造,企业必须完成两大任务:一是对企业内部知识整合提炼;二是积极寻求外部相关知识。简兆权等[21]认为企业的创新思想大都来自于企业外部,积极协调外部知识不仅可以拓宽知识来源,还可以降低知识惯性的风险。由于知识在不同组织和个人之间分布不均,不同企业的知识通常具有异质性,且知识无形、不可替代和难以模仿的特征也决定了与外部供应链企业合作是获取异质性知识的最有效途径。而绿色供应商拥有最新的绿色知识和绿色技术,是外部知识获取的最佳选择。现有文献从不同方面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进行了研究。首先,绿色供应商整合拥有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和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制造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成本和精力,促进外部知识的采用;作为企业绿色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供应商能够为核心制造企业提供环保材料及绿色产品创新的相关技术[22]。其次,从供应商处获取的新知识有助于企业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库[23],形成知识积累,如Petruzzelli 等[5]认为供应商拥有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可以弥补企业自身知识和资源的不足;并且相比于一般的知识来源,通过绿色供应商整合获取的外部知识具有更高的匹配性,从而提高了外部知识采用的可能性和效率[20]。最后,绿色供应商整合为外部知识采用提供了明确的搜索方向,核心企业在开展绿色供应商整合的过程中,会优先选择在废物处理水平、能源消耗及危险物质运输等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供应商[4],而与这些绿色供应商的合作能进一步提升绿色知识和技术的采用效率,减少搜寻成本与引进成本。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绿色供应商整合对外部知识采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绿色创新是指企业在产品和工艺设计中满足客户需求并减少环境污染的创新过程。按照创新目标和创新机制的不同,绿色创新可以分为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两个维度[20]。绿色产品创新是指企业遵循环保理念进行新产品开发,如使用绿色原材料并慎重考虑产品的回收再利用问题[24]。绿色工艺创新是指企业运用环保技术与方法,降低工艺流程中废弃物的排放和能源的使用,并提高生产效率的创新活动[24]。绿色创新是多种知识的创造性运用,因此,从外部获取隐性知识是对绿色创新的成功实施有重要影响。
外部知识采用是指花费大量资源从外部获取知识来了解新一代的技术,并与企业固有知识融合转化为新知识的过程。已有研究主要从3 个方面探讨了外部知识采用与绿色创新的关系。首先,外部知识采用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知识开发的高风险和高成本,提升绿色创新的效率。仅依靠内部知识开展绿色创新,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研发绿色产品和绿色工艺,而通过吸收和引进成熟的外部知识和技术,有利于企业控制成本并成功实现绿色创新[1]。其次,外部知识采用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了更高效和更环保的机会,提高了绿色创新的成功率。Lenox 等[25]认为,丰富多样的外部知识是绿色产品和绿色工艺设计能力的重要体现。足够的绿色知识储备是新产品研发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产品差异值和附加值的重要保证。最后,外部知识采用能够为企业注入更多的新思想和新技术,提高绿色创新的能力。Tariq[26]认为从外部获取的绿色新思想、新理念有助于绿色节能环保材料和绿色工艺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使用,从而促使绿色产品和绿色工艺的改善及创新。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a:外部知识采用对绿色产品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b:外部知识采用对绿色工艺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目前学术界关于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绿色创新的关系尚未形成一致结论,绿色供应商整合对绿色创新的影响路径有待进一步明晰[27]。基于上文论述可知,绿色供应商整合有助于企业外部知识的采用,而外部知识采用会进一步推动企业的绿色创新,因此,外部知识采用可以被视作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绿色创新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
知识基础观认为,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1]。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动包含知识的采用与再创造,具有跨学科、复杂性的特征,而企业仅依靠内部知识开展绿色创新风险高、成本大,且易受自身创新能力的限制,因此需从外部获取知识进行知识的更新和积累[15]。绿色供应商是企业外部知识的重要来源,拥有绿色创新所需的绿色技术和创新材料[4],通过与其开展深度协作,核心企业能够有效获取关键的环保信息和技术,应用于新产品开发过程有助于降低新产品的资源消耗,并促进新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应用于新工艺开发过程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绿色创新的实现[22]。此外,核心企业采用从供应商处获取的绿色知识和技术,有利于消除自身技术缺陷可能引发的不良影响,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和新工艺,进一步激励企业开展绿色创新、实现循环经济[28]。根据以上论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a:外部知识采用在绿色供应商整合和绿色产品创新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
H3b:外部知识采用在绿色供应商整合和绿色工艺创新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
企业的吸收能力是将外部获取的知识吸收转化并用于商业目的的能力[13]。相同企业在同一知识水平下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大相径庭,原因主要是制造业本身的吸收转化能力不同[21]。心理学家根据记忆发展推论,企业的吸收能力与企业固有知识水平有关,企业固有知识有助于新知识的存储和利用[13],不同企业知识采用的效率是不同的,因此,绿色供应商整合对外部知识采用的促进作用可能会受到组织间兼容性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从兼容性的视角探讨知识兼容性和战略兼容性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知识兼容性是指,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在行业背景和技术技能等方面的相关程度,以及在运营实践和流程设计等方面的相互理解程度。知识兼容性是影响绿色供应商整合成败的关键因素,知识兼容性越高,意味着合作双方的背景和知识基础越相似,此时企业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转化能力更强[13-14];反之,合作双方会很难理解和接受对方的知识,从而阻碍外部知识的采用[29]。Wang 等[30]的研究也表明,企业会更容易理解并采用来自相关行业的知识。此外,知识兼容性越高,意味着合作双方在运营实践和流程方面的相似度越高,更容易实现运营管理方面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进一步促进企业间的合作[31],帮助核心企业更快速地识别和采用来自绿色供应商的外部知识。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a:知识兼容性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效应。
战略兼容性是指核心企业与供应商战略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及相互支持的程度。战略兼容性越高,绿色供应商整合对外部知识采用的促进作用会越明显。一方面,当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均致力于绿色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时,更有利于双方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也更有利于外部知识的采用[14,32],为核心企业会优先采用与其战略目标更匹配的外部知识;战略目标的一致性还有助于合作双方形成相似的价值观,提升彼此知识共享的意愿[33-34],有效降低目标冲突对组织合作的不利影响[14,35],从而更有利于外部知识的采用。另一方面,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对彼此目标相互支持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核心企业通过绿色供应商整合获取并采用外部知识[15]。在绿色供应商整合过程中,相互支持的企业会更认可对方的经营理念,会拥有兼容性更高的业务流程和商业运作方法,也会更主动地传递和共享知识,从而更有利于核心企业对绿色供应商外部知识的采用[10]。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b:战略兼容性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效应。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研究的概念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本研究概念模型
本研究遵循严谨的步骤设计调研问卷[36]:基于文献研究确定研究变量及测量指标;采用“翻译-回译”的方法确定测量指标的表述方式,形成问卷初稿;根据预调研及专家访谈的反馈,修改并形成问卷终稿。
为了平衡研究成本和样本代表性,本研究主要选取了江苏(长三角)、广东(珠三角)、山东(环渤海)和陕西(内陆)等区域的制造企业开展调研,问卷发放方式包含实地调研、邮件发放及电话访问,调查对象为熟悉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和绿色创新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共发放问卷600 份,回收312 份,回收率为52%;有效问卷237 份,有效回收率为39.5%。样本涵盖了电子设备、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以及化学制品等制造行业中不同规模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为了检验无响应偏差,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早期和晚期应答企业的规模、年限和年销售额,结果显示并无明显差异,表明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没有严重的无响应偏差。另外,虽然问卷设计清晰,题项安排随机,并匿名减少受访者压力,但考虑到每份问卷仅由一人单独完成仍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故采用Harman 单因子检验方法进行评估。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个因子解释了35.42%的方差,表明样本不存在显著的共同方法偏差。
本研究采用李科特7 点计分法对问卷所包含的变量进行测量,测度指标说明如下:
(1)绿色供应商整合。参考Vachon等[37]的研究,测度指标包括5 个题项,即“共同达成环境目标”“达成对环境保护责任的相互理解”“协同工作来减少公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协同规划来预测和解决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和“共同决策来减少公司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2)外部知识采用。参考Perols 等人[23]的研究,测度指标包括4 个题项,即“我们公司花费大量资源用于从其他公司那获取知识”“我们公司的很多知识是从供应链合作伙伴那获取的”“我们公司严重依赖于其他公司提供给我们的新知识”和“我们公司依靠外部知识来了解新一代技术”。
(3)绿色产品创新。参考Chen 等人[24]的研究,测度指标包括4 个题项,即“在进行产品研发或设计时,我们公司选择产生最少污染的产品材料”“在进行产品研发或设计时,我们公司选择能源和资源消耗量最低的产品材料”“在进行产品研发或设计时,我们公司使用最少的原材料来构成产品”和“在进行产品研发或设计时,我们公司会慎重考虑产品是否易于回收、再利用和分解”。
(4)绿色工艺创新。参考Chen 等人[24]的研究,测度指标包括4 个题项,即“我们公司的制造工艺有效地削减了危险物质或废弃物的排放”“我们公司的制造工艺回收废弃物和排放物,并使其得到处理和再利用”“我们公司的制造工艺减少了水、电、煤炭或者石油的消耗”和“我们公司的制造工艺减少了原材料的使用”。
(5)知识兼容性。参考Park[38]和Wang 等[30]的研究,测度指标包括3 个题项,即“我们公司与供应商拥有高度相关的技术和技能”“我们公司与供应商拥有高度相关的行业背景”和“我们公司与供应商对于运营实践和流程拥有共同的理解”。
(6)战略兼容性。参考Rajaguru 等[14]的研究,测度指标包括4 个题项,即“我们公司与供应商拥有兼容的业务流程”“我们公司与供应商拥有一致的目标”“我们公司与供应商的管理者拥有兼容的商业运作方法”和“我们公司与供应商相互支持对方的目标”。
(7)控制变量。包含企业规模、企业年限、企业所有制类型及绿色技术活力。其中,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限分别由取自然对数的员工人数和企业成立年限度量,以降低变量非正态性的影响;企业所有制类型由国有及集体所有制作为基准的虚拟变量度量;绿色技术活力的度量则参考了Sheng 等[39]的研究,测度指标包括4 个题项,即“绿色技术更迭迅速是我们公司所在行业的特点”“我们公司所在行业的绿色技术发展方向很难预测”“我们公司所在行业大部分绿色技术的革新都是突破性的”“我们公司所在行业绿色技术的革新会给公司带来很多机会”。
本研究采用克伦巴赫系数(Cronbach’s α)和CR 系数(composite reliability)来检验量表的信度。如表1 所示,所有变量的α 值均大于0.7,CR 系数大于0.8,表明数据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符合信度要求。
效度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本研究采用的量表是经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预调研形成的,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包含聚敛效度和区别效度。本研究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检验聚敛效度,结果(见表1)表明CFA 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所有问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大于0.6,且各变量的平均变异抽取量(AVE)值均大于0.5,问卷的聚敛效度良好。区别效度则通过比较AVE 值的算术平方根与该变量和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来检验。表2 结果显示各变量AVE 值的算术平方根均大于该变量和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表明问卷的区别效度良好。
表1 样本变量的信度分析结果
表2 样本区别效度检验结果
表2 (续)
本文运用SPSS 20.0 软件构建层次回归模型,分析绿色供应商整合、外部知识采用与绿色创新的关系,检验外部知识采用的中介效应,以及知识兼容性和战略兼容性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研究假设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首先检验了绿色供应商整合对外部知识采用的直接效应。表3 中模型5 的检验结果表明,绿色供应商整合能够显著促进外部知识采用(β=0.594,P< 0.001),假设得到了支持。
对于外部知识采用与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之间的关系,模型2 的检验结果表明,外部知识采用对绿色产品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32,P < 0.001),假设得到支持;模型4 的检验结果表明,外部知识采用对绿色工艺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11,P<0.001),假设得到支持。
遵循Baron 等[40]建议的步骤,本文构建了模型1、模型2 和模型5 检验外部知识采用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绿色产品创新的中介效应。模型1 的结果表明,绿色供应商整合对绿色产品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516,P<0.001);模型5 的结果表明,绿色供应商整合对外部知识采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模型2 中,在考虑了外部知识采用的作用之后,绿色供应商整合对绿色产品创新的作用明显下降(β=0.378,P<0.001)。检验结果表明,外部知识采用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假设得到支持。
构建模型3、模型4 和模型5 检验外部知识采用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绿色工艺创新关系的中介效应。模型3 的检验结果表明,绿色供应商整合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工艺创新(β=0.482,P<0.001);模型5 的结果表明,绿色供应商整合对外部知识采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模型4 中,在考虑了外部知识采用的影响之后,绿色供应商整合对绿色工艺创新的作用明显下降(β=0.357,P<0.001)。检验结果表明,外部知识采用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绿色工艺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假设H3b得到支持。
按照温忠麟等[41]建议的方法,本文构建模型5、模型6、模型7 检验知识兼容性和战略兼容性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如表3 所示。在构建交互项之前,对自变量和调节变量进行了中心化处理,以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模型6的检验结果表明,知识兼容性(β=0.134,P<0.001)和战略兼容性(β=0.163,P <0.01)对外部知识采用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模型7 相对于模型6 的R2的改进量显著(ΔF=2.868,P<0.05),表明调节效应存在,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知识兼容性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β=–0.097,P < 0.05),表明知识兼容性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的关系具有负向的调节效应,假设未得到支持;绿色供应商整合与战略兼容性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β=0.081,P<0.05),表明战略兼容性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效应,假设得到了支持。
本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能够说明采用的方法具有稳健性。为证实结论的可靠性,本文运用bootstrapping 方法进一步检验了外部知识采用的中介作用。由表4 结果表明,绿色供应商整合通过外部知识采用影响绿色产品创新的间接路径(估计值=0.138,95%置信区间为[0.058,0.234])和绿色供应商整合通过外部知识采用影响绿色工艺创新的间接路径(估计值=0.125,95%置信区间为[0.022,0.253])均得到验证,表明外部知识采用具有中介效应。
表4 不同程度知识兼容性下绿色供应商整合对外部知识采用的影响
利用SPSS 的process 插件选择模型1 并运行,首先检测知识兼容性的调节作用,由表5 可知,不同程度的知识兼容性水平下绿色供应商整合对外部知识采用的作用效果有明显的区别,但结果显示知识兼容性越高,外部知识采用的效果越不显著,表明知识兼容性负向调节了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的关系,与回归分析的检验结果一致。
表5 不同程度知识兼容性下绿色供应商整合对外部知识采用的影响
利用SPSS 的process 插件选择模型1 并运行,首先检测知识兼容性的调节作用,由表6 可知,不同程度的战略兼容性水平下绿色供应商整合对外部知识采用的作用效果有明显的区别,结果显示战略兼容性越高,外部知识采用的效果越显著,表明战略兼容性正向调节了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的关系,与回归分析的检验结果一致。
表6 不同程度战略兼容性下绿色供应商整合对外部知识采用的影响
结合以上的分析,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得出了相同的检验结果,说明本研究结论有很好的稳健性。
本文基于中国237 家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绿色供应商整合、外部知识采用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探析了外部知识采用的中介效应,以及知识兼容性和战略兼容性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研究发现绿色供应商整合能够有效促进外部知识采用,而外部知识采用进而有利于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明确了绿色供应商整合、外部知识采用与绿色创新之间的直接效应。与供应商开展绿色协作,有助于双方相互理解环保责任和创新目标,有利于促进供应商绿色知识的传递和转化,提高外部知识的采用效率并降低成本[21]。外部知识采用一方面有利于获取绿色的原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扩大企业的知识范畴,提升新产品的环保表现和工艺流程的绩效;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绿色知识的开发成本,实现绿色产品和工艺的高效创新[21]。该结论符合知识基础观的相关研究,而且验证了绿色供应商整合、外部知识采用和绿色创新的相关研究。来自于供应商的异质性知识通过与企业原有知识的吸收,转化和整合升华为新知识,作用于企业的绿色创新过程,不仅提高了企业绿色创新的成功率,而且经过知识的交流融合,还可有效避免组织间冲突带来的创新风险,对企业成功实施绿色创新提供了保障,明晰了绿色供应商整合、外部知识采用和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
第二,研究表明外部知识采用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绿色产品创新及绿色工艺创新之间的关系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也就是说,绿色供应商整合不仅可以直接促进绿色创新的实现,还可以通过加大外部知识采用而间接推动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以往研究很少从外部知识采用的视角研究绿色供应商整合对绿色创新的间接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与知识基础观相契合,从动态的视角探究知识的有效转化在整合和运用之间的重要性,通过探析外部知识采用的中介效应,明晰了绿色供应商整合促进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有助于企业通过绿色供应商整合获取外部知识,进而促进绿色产品和工艺创新的实现。
第三,战略兼容性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效应,而知识兼容性则具有负向的调节效应。战略兼容性越高,意味着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及相互支持的程度越高,有助于增强双方知识共享的意愿[42],并减少该过程中的摩擦和误解[34],有利于企业通过绿色供应商整合获取外部知识[32],因此,战略兼容性越高,绿色供应商整合对外部知识采用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相反的,知识兼容性越高,绿色供应商整合对外部知识采用的促进作用反而越不明显。这一结果与前期的相关研究结论不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知识的重叠影响了企业对供应商外部知识的采用程度,知识兼容性更高意味着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行业背景及技术技能更相似,形成了高度的知识重叠,而这恰恰与绿色创新多元化知识的要求相冲突,反而会影响企业通过绿色供应商整合获取外部知识的采用效果。本研究的这一发现丰富了吸收能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影响吸收能力的相关因素,有助于企业合理分配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知识的利用效率。
本研究可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1)探析了绿色供应商整合对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的直接影响,丰富了绿色供应链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往研究对于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绿色创新的关系尚未形成一致观点,本文将绿色创新进行维度划分,有助于更细致地理解绿色供应商整合对不同类别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2)基于知识基础观的视角研究外部知识采用在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绿色创新之间的中介机制,揭示了通过绿色供应商整合分别实现绿色产品创新与绿色工艺创新的有效路径,有助于打开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绿色创新之间关系的“黑箱”。(3)基于兼容性的视角探析了知识兼容性和战略兼容性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明确了绿色供应商整合影响外部知识采用的边界条件和控制机制,以更好地发挥绿色供应商整合对外部知识采用的促进作用,进而最大化推动企业的绿色创新。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开展绿色创新的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如下管理启示:
首先,管理人员需正确认识绿色供应商整合通过外部知识采用促进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的作用路径。目前,中国制造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企业应注重通过绿色采购、绿色供应商管理和供应商参与等方式增强绿色供应商整合程度,提高外部知识采用的能力,继而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对于那些实施了绿色供应商整合的企业而言,如果不能从供应商处有效地获取并利用知识,将影响绿色供应商整合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提升作用的发挥。
其次,战略兼容性和知识兼容性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一方面解释了开展绿色供应商整合的企业在外部知识采用效率方面存在的差异,另一方面也为企业管理者成功实施供应商整合并高效采用外部知识提供了决策支持,管理人员应当正确认知并适度调整企业与供应商的兼容性,提高双方的战略兼容性,或降低彼此的知识兼容性,以最大化发挥绿色供应商整合对外部知识采用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明晰了绿色供应商整合、外部知识采用和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可能忽略了其他因素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间关系的影响,如高层的支持、能力的互补等,这些因素的调节效应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其次,问卷调研的数据来源相对单一,仅由一位被访者填写问卷可能会造成同源性偏差,虽然本研究采取了一定方法证明了数据的客观性,但后续研究仍可考虑采用MONTABON 等其他方法进行数据收集;最后,考虑到客户也是企业外部知识的重要来源,后续研究可以从客户和供应商结合的角度探析其对绿色创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