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鑫 ,潘 敏 ,贾维敏 ,代祥龙 ,陈君楠
(1.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000;2.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专业课程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内科学是三年制普通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内科疾病在实际工作中最为常见,在诊疗过程中也最能体现医生的职业素养。基于“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和以医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1],笔者以内科学为例开展师生共建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利用内科学课堂教学和课下实训,实施上好一堂内科学课程思政课、进行一次职业生涯规划、参加一次医疗志愿服务、熟知一个德育教育事例、熟练一项临床实践技能、聆听一场行业专家讲座,覆盖互联网线上线下,共建“一条主线、两个覆盖、六个一工程”课程思政路径(见表1)。
表1 师生共建课程思政路径
结合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特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由我校内科学专业课教师10人(其中附属医院兼职教师5人)、辅导员6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人,共建工作室,师生按照1∶2的比例结对分工。以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韩清华、孙建勋主编)为主要参考资料,通过集体备课、学生座谈、调研等手段深挖学科中的隐性思政内容(见表 2)。
表2 各章节隐性思政教育内容
对接2019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临床技能大赛技能操作标准和国家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标准,组织内科专项临床技能比赛,如肝脏触诊、胸腔穿刺术等,在实践技能操作实训中突出医学人文内容,将规范化操作、职业化素养、人文沟通贯穿全过程。以肝脏触诊为例,学生依次进行模拟人和健康志愿者真实人体“双情景”实践操作及参加附属医院内科学教师肝触诊床边带教观摩,引导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和现场反馈,认识到在实际临床环境中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通过操作中师生间示范、纠错、互评、考核,促进“课程思政促课程,课程思政促技能”目标的实现。
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文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医德故事系列微视频+网络课堂”活动,在课后通过线上传播,不仅使学生熟知德育事例,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挖掘德育事例中匹配的课程内容,以网络课堂形式讲授专业知识,实现课程教学结束,思政教育延续的全程覆盖和双向驱动。如第一期挖掘校园内隐性思政文化资源“医学生誓言石刻”,采取“互联网+校园内医学生誓言石刻”形式,开展线下重温医学生誓言,线上推文介绍医学生誓言的诞生,着重阐述誓词中“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职业追求;第二期“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梁益建事例+强直性脊柱炎网络课堂”;第三期“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郭小平校长事例+学生配音《小艾与小白》艾滋病防治网络教学微视频”;第四期“互联网+心肺复苏寝室PK赛微视频展播”等,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与课堂教学双向驱动的思政教育。
结合我校学生活动“未来医师话剧节”开展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借助工作室中我校附属医院内科专业教师举办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开展医疗志愿服务;邀请工作室附属医院教师中“百医驻村”先进个人来校讲解驻村医疗帮扶中的初心故事,培育学生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充分利用师生共建的形式牢牢把握第二课堂阵地,使课程思政育人作用持续发力。
课程实施一年后,采用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方式,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认可度进行调查分析,包含8个项目: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关注身心健康,增强社会责任感,理解患者、学会沟通、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正确评价新生事物的思想和方法。分值越高,代表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越好。问卷总体信效度良好,结果见表3。
表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认可度调查
与上海健康医学院多学科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比较[2],在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理解患者、学会沟通、解决问题,提升团队协作精神4个维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图 1。
图1 师生共建课程思政路径与多学科开展课程思政路径效果比较
目前有多个院校开展了多元化的教学路径探索,如彭艳等[3]在临床医学导论教学中增加了“医学生成长培养篇”4个学时,余皖婉等[4]在外科学教学中尝试5学时的课程思政。本研究通过师生共建工作室为依托,借助内科学课程思政路径实施,学生对教学满意度高,尤其在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理解患者、学会沟通、解决问题,提升团队协作精神4个维度彰显良好的育人效果,基本实现多学科课程思政目标。可能与内科学涉及知识面广,依托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建,实验实训“双情景”操作和附属医院床边带教观摩以及利用“互联网+”等有关。
目前实施课程思政的医学专业核心课程较少,大多为通识课程,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等,甚至有部分课程盲目导致实施出现反作用,如压缩专业课程内容,生硬增加思政内容,造成学生反感,虽然部分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思政教育,但存在零散和与专业课程融合性较差等现象。在师生共建课程思政中尤其要求专业课教师的“正向亲和力”,善于从时代性和话题性的课题中发掘隐性思政内容,师生共建过程中要求思政辅导员参与集体备课,从思政角度完善价值引领,从为人师表、教学风格、治学态度等综合素质方面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本研究实施过程一学年,虽然时间较短,但基本实现了“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目标,但还需与其他专业课程及通识课程形成“大思政”合力。如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探索通过“课训深度融合”平台、“课证深度融合”平台和“十个一”工程实践育人平台达到构建课程思政目标[5],较好地体现了专业课课程思政与“大思政”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