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想梅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采用各种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搭建语言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在深度阅读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对比分析提升审美能力,在經典感悟中传承传统文化。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语文能力、语文习惯等诸多方面。学者温儒敏认为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和理解是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采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一、搭建平台,加强语言实践
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也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要积极给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围绕优美的词语展开品读赏析、朗诵揣摩等活动,尝试举行口语和书面语言的交流活动等,都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后,我鼓励学生展开语言实践的活动:“在这篇课文中,展现了作者对于桂花的怀念,作者没有单纯描写桂花,而是写了儿时和桂花有关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快乐。那么,你是否也有一些喜欢的花儿呢?是否也有过和它们有关的故事呢?你能模仿课文的形式展开自主创作吗?”在学生完成创作后,给学生搭设平台,鼓励学生展开互动交流的活动,看看别人的作品,然后对比自己的作品,找一下差距。如,有学生提出:“这篇文章写了作者和家人一起摘莲藕的经历,我觉得十分生动,对比我的文章,就能发现我没有写出人和大自然的交流,所以,我觉得要尝试修改一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言语实践机会较少,所以,要充分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展开自主语言实践活动。同时,还要利用微信、网络等积极搭建平台,促使学生将自己的实践成果展示出来和大家分享,进而提升语言能力。
二、深度阅读,发展抽象思维
小学生思维能力较弱,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不太发达,在教学中要尝试给学生提出具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度阅读,透过文字的表面深入下去,探究隐藏在其中的深味,以让学生发展抽象思维、提升思维能力。
学习五年级上册第2课《落花生》时,我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展开阅读:“作者将落花生比喻成了人,那么,作者究竟将落花生比喻成了什么人呢?你觉得他说得是不是有道理呢?”这促使学生尝试挖掘作品的主旨。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作者认为落花生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做人也要这样,不能只讲体面,而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挖掘出了文章的主旨。此后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抽象思考:“那么,如果要你用一种植物来比喻人的精神的话,你会怎样表达呢?”学生尝试展开抽象表述:“我觉得荷花象征了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代表清高、洁身自好的人。”通过这样的思维活动,学生头脑抽象化的能力更强了。
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要避免碎问,而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用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求知和探索,这样才能让学生发展思维潜能,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发展。
三、对比教学,指导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能力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对比阅读,通过对比异同点的方式发现文本之美,探究作者的写作风格是什么。这样能让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情感,也能让学生掌握更好的鉴赏方法,学会怎样品味美、追求美。
学习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后,我鼓励学生将其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篇文章都是表现亲情的,那么,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异同点呢?”这促使学生展开审美鉴赏的活动,有学生认为:“这两篇文章在亲情的体现上不一样,《慈母情深》主要记叙了母亲给‘我买书的故事,表现了母亲无私对‘我付出。《地震中的父与子》主要体现的是父亲的执着,坚信能救出孩子。”在对比中,学生更深刻地读懂了这两篇文章,体会到了这两篇文章在艺术上的特点。此后还要鼓励学生从文字的使用、细节的描写等更多方面入手展开对比,让学生的审美赏析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从作品中提炼出语言美、思想美、情感美等各种美的因素。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知情意获得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走进经典,传承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和理解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要尝试从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提升文化自信,拓展文化视野。在阅读古诗词、古代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能借助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促使学生自主继承并发展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后,我鼓励学生展开古诗词诵读的活动,不仅鼓励学生诵读课本中的古诗词作品,还鼓励学生从课内拓展到课外,阅读更多的古诗词作品。同时,我还组织学生展开传承经典的活动,鼓励学生围绕“我爱的古诗词经典”主题展开演讲。在演讲活动中,学生首先要诵读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词作品,然后介绍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概况,并且说说自己对该作品的评价。我鼓励学生积极从古诗词作品中提取出爱国精神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有学生在诵读了《示儿》后提出:“作者在快要死的时候还想着祖国的统一大业是不是能实现,我觉得他对于祖国的爱真的很深。我也要像他一样,深深热爱自己的祖国,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生发现,经典文化中蕴藏着不少值得学习的精神。
不少作品中都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将课内的文章作为起点,逐步拓展开来,阅读优秀的古代诗文,并尝试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产生认同感。这样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其文化情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要打破传统的“知识本位”的教学策略,转而引导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更扎实。
参考文献:
[1]张水英.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9(1):116-116.
[2]徐倩.浅谈如何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课外语文,2018(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