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波 常潇丹 张鑫 梁乾琳
关键词 大学生 恋爱 分析 引导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2019年院级合格课程《心理健康教育》(CWKY-HG-1922;主持人:常潇丹)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林波,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常潇丹、张鑫、梁乾琳,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326
在校大学生年龄处于17-24岁,生理基本发育成熟;心理处于逐渐成熟阶段,经历过高中、中职的严格管理,生活普遍较为单调、乏味和枯燥,进入大学校园的生活即远离家长的监管,又感受到了“象牙塔”式的温暖,培养和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产生成了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恋爱是获取亲密感的重要表现形式,两个人基于一定条件并结合自身需要,渴望成为彼此终身伴侣的一种感情。但是,对于恋爱的认识、判断及思考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及时有效的分析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辩证的对待恋爱。
(一)客观条件
1.身心日趋健全成熟
17-24岁的大学生生理发育随着人体器官的生长而逐渐成熟。身高、肩宽、头围、第二性征等完成发育,骨骼已基本固化并坚固。个体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为思维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条件,经过对现实事务的概括化、具体化、形象化的处理,逐步培养了辩证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不断提高,问题处理能力明显提高,更进一步地认知与改造世界。
2.基础条件提供温床
法律赋予18岁以上年龄阶段的个体具有独立行为能力及责任。2005年教育部取消了大学生结婚需征得学校同意的规定,高校对于结婚的态度为不干预与不禁止。大学实行学分制,课堂互动分、作业分值、期中检测、技能操作及期末考核按照一定比例折合后为学生科目成绩,重过程轻结果的考核方式导致大学生获取学分的难度降低。课程设置规范化、人性化、科学化,劳逸结合的总体布局安排,促使大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大学生来自各个地区,在一个学院集中学习,本地学生少,外地学生多;家庭能够提供足够的金钱,保证子女的日常生活需要;恋爱是结婚之前的必经之路,加上多数同学处于远离父母的严格监管等,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外在条件。
(二)主观条件
1.校园恋爱的普遍性及倾向性
个体行为受内外因素影响,王芳[1]报告79.08%、李艳玲[2]报告90.81%、岳云强[3]报告82%、席民[4]报告95.83%的高校学生认为大学期间应该或赞成谈恋爱。进一步研究表明恋爱倾向明显,王勇[5]报告49.75%、郝夏[6]报告73%、刘丽娟[7]报告42.8%、孙玉龙[8]报告55.8%的大学生处于正在恋爱或有恋爱经历。恋爱是个体行为,高校学生群体中恋爱现象普遍存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2.情感需要的迫切性和真实性
每一个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王勇报告63.71%的大学生在寻找恋爱对象的途径中选择“自己找”。埃里克森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冲突是亲密对孤独,主要任务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产生。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在低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爱和归属的高层次需要则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渴望满足强烈的情感需要。
(三)恋爱的分类及阶段
恋爱分单恋、多角恋、网恋等[9]。恋爱分类不同,却包括相识、相知、相恋和共生阶段。相互认识是前提,有一个机会或者平台去遇见彼此;了解深入谈兴趣,彼此有共同话题,愿意去了解对方;确认关系很关键,符合自身的恋爱标准,认知、情感、意志及行为保持一致,愿意建立更加深入的人际关系和亲密的人际交往行为;磨合交流多考验,期望与失望共存,浪漫温馨不可少,依恋与独立同处,各自空间要保障,共同制定目标及规划,落实执行很重要;平淡共生为结果,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席民报告54.17%的大学生表示赞成,39.16%的大学生表示反对;婚姻是恋爱阶段的结果之一,促进了恋爱者共同生活,恋爱的结果也会是分手,恋人关系的结束。
(一)恋爱的优势与机遇
1.不断满足身心需求
因为喜欢和愿意,恋爱给彼此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个体表现的自信、乐观、开朗。恋爱是人格深层次的接触和探索,逐步发展和提高自我意识,促进身心发展成熟。恋爱逐渐成为校园生活的调剂,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和释放学业压力。恋爱是一门学问,相处之中锻炼人际交往技巧,个体被照顾、被需要、被肯定等心理得到满足,易与他人相处,提高语言沟通表達能力,启发个体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2.人生经历必经阶段
恋爱是不可或缺的人生经历,是走向婚姻的必经阶段,恋爱过程中能够引发个体思考什么是爱、为什么爱、怎样爱等哲学问题,帮助个体学会表达爱、展现爱和爱的技巧,丰富人生经历。
3.提升自我涵养素质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恋爱对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有一定的帮助,恋爱者善于收拾打扮,双方展现出“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等行为特征,塑造一种“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的人设,努力塑造成对方心目中所预设的形象,能够控制脾气,做到换位思考,体贴关怀和呵护备至等,自我涵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4.磨练日常生活技能
合理规划恋爱双方的资金使用,餐饮、购物、娱乐等都属于主要可规划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协商制定学习目标、考证目标、工作目标、就业目标等,并促使双方朝着规划目标去行动和落实,日常生活规划性增强。男性在恋爱中扮演劳动力角色,领取快递、提重物、搬行李、买早餐等日常琐事给予支持。
(二)恋爱的弊端与挑战
1.现实阻碍重重,挑战身心抗压能力
刘丽娟报告71.4%的大学生明确选择不会告诉家长自己谈恋爱;告知闺蜜及好友等少数人员为首选,亲戚及教师较少告知;经济来源单一,主要为家庭提供,助学金、奖学金及兼职收入为可能补充来源,金额固定且可支配额度有限;恋爱中的开销集中在100-500元区间;张婧靖(2013)、周颖(2018)、王佩(2019)研究表明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600-1500元左右,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负担,易出现借钱、“花呗”、信用卡等不良消费行为;万爱军[10]报告83.28%的大学生有处女情结;备胎、“海王”、“渣男/女”等社会舆论压力需要个体处理和面对。
2.经验能力不足,日常生活问题堆积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恋爱占用彼此时间,主观忽视身边人的关心、意见及帮助,深夜“煲电话粥”容易干扰到室友的休息及学习,寝室矛盾可能性增加;恋爱具有强烈的占有欲及思想羈绊,易分散精力,时间管理和课程学习之间关系处理考验能力,分配不合理容易导致出现挂科、补考、重修等学业问题,严重者退学处理;恋爱既甜蜜又痛苦,相互磨合时,易因小事而出现赌气、争吵、误会和猜疑等不成熟的处理方式,不缺乏以死相逼的情况;大学生思想单纯,社会阅历不足,恋爱会出现感情被骗、人财两空的结果。
3.自我认知不深,恋爱情商需要提高
王勇研究表明63.13%的大学生的恋爱观不明确。随大流、空虚寂寞、为了谈恋爱而谈皆有……对于恋爱的原因及自我分析不足,择偶标准不明,自我定位不准等问题。刘丽娟报告高达86.1%的学生认为:恋爱与婚姻基本没有太过直接的关系,游戏心理较重,甚至没有考虑过该问题。因受成长经历、性格、家庭等因素影响,恋爱者之间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观点、态度和看法,“00”后个性更强,三观融合难度加深。
4.恋爱观念开放,性行为问题增加
主体对于有关性问题的反应就是性心理,性心理发展需要经历性疏远、性亲近及恋爱三个阶段。研究表明超过半数高校学生“可以接受”性行为[11],性观念开放程度高;对性充满好奇,高校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14.31%-33.0%左右,武汉市33.0%[12]、江苏省14.6%、22.82%[13]、中国大陆地区15.1%[14]、重庆市29.1%[15]、海南省14.31%[16]。缺乏正确及有效的引导,因性行为而导致的问题增多。各地报告大学生意外怀孕和流产的比例不同,但发生率较高,深圳11.7%、河北19.7%、海南25.9%、南京13.5%、武汉15.5%的大学生报告自己或者性伴有怀孕经历,曾经做过人工流产的女大学生约占有过性行为人数的10%[17]。伤害女性身心健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性传播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2017年新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异性性传播比例占全部病例的69.9% ,同性性传播比例占全部病例的25.5%[18]。大学生艾滋病及性病感染率偏高,大学生群体已成为高危群体。
5.恋爱结果多样,失恋身心伤害深
恋爱过程中存在猜忌、怀疑、赌气、小气、依赖等异常心理。席民报告37.5%的大学生有过失恋经历;失恋所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等负性情绪,因承受能力差异导致心态失衡时,个体应对和处理方式不同,轻者不思进取或自我放弃,重者出现酗酒、自残、自杀、报复社会等偏激行为;社会传统观念下,女性恋爱次数过多存在一定的社会偏见。
6.恋者行为不文明,校园风气受影响
校园恋爱者由于多数属于寄宿,校园属于公共区域,操场、足球场、篮球场、宿舍楼下、教室、校园文化广场等区域时常出现情侣卿卿我我、搂搂抱抱等不文明行为,有关管理部门及管理者只能做到正面引导,学生们只能敢怒不敢言;对校园文化引导和建设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一)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增强思想教育引导
1.端正个体恋爱动机,保持正常交往倾向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19]。动机具有激发、指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调整行为的强度和方向。个体需要努力克服渴望与好奇、自卑、心灵寂寞、从众心理、崇尚感觉、情感寄托、虚荣心、依赖心、爱慕心等不良的恋爱动机。
2.开设渠道加强学习,提高恋爱认知水平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生殖医学基础》等通识教育课程,通过专业网站、微信、微博、视频、QQ等新媒体手段普及关于恋爱观、爱情理论、生理健康知识、性知识等,提高恋爱认知水平。个体需要明白爱的真谛,恋爱中有相互理解、信任、责任、奉献等过程。恋爱既有甜甜的感觉,也会有苦涩和难忘的结果,理性看待恋爱的全过程,明确恋爱有开始就会有结束。
3.明确个人择偶标准,寻志同道合的爱情
恋爱是一个相互考察和融合的过程,考察恋爱双方的家庭环境、个性品质、人格特征、社会地位及经济能力等内外条件,逐步达成共识;恋爱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历经时间的考验,在考验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因家庭成长条件、人生阅历、思想观念、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地域及文化等不同而带来的困扰和影响;运用心理测试来了解自己的恋爱观、择偶标准等,深入了解自我,相互融合,逐步培养志同道合的爱情。
4.努力提高心理素质,克服人际交往效应
个体在面对恋爱过程中的困扰或难题时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需要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提高心理韧性;及时掌握并有效运动合理宣泄法、转移目标法、身心放松法、压抑遗忘法、提高升华法及自我暗示法等疏导方法,当遇到障碍或挫折不能解决时,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教师及长辈的辅助,共同解决问题。恋爱属于人际交往中的特殊关系,需要克服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光环效应、晕轮效应等心理偏差,尤其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二)行为践行恪守分寸,合理把握相处之度
1.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个体的恋爱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符合大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学会拒绝不良社会风气及氛围带来的影响;培养理性恋爱的观念,明确发生性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2.培养爱的能力和责任
学会爱自己,接纳自身优势和劣势,自尊自信,有健康的自我肯定意识,并掌握爱的方式和方法;学会表达和接受爱的能力,懂得分析恋爱的利弊,拥有健康的恋爱价值观念,敢于并善于表达和接受,能够准确的对爱作出判断;理智拒绝不合理的爱情和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给予彼此充分的尊重。
3.有效的应对多重压力
学业压力持久存在,需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学习效率,明确学习目标;按时完成学业,顺利拿到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学会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同学、师生、室友及朋友之间和谐相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夯实经济实力,做好经济规划。
(三)获取社会支持力度,共育教育良好环境
社会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恋爱带来的压力,个体需要来自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及老师等重要人员的主观理解和支持、经济扶持、心理援助及社会支持等;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个体形成有机统一整体,共同塑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芳.高校学生恋爱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7(10):191-192.
[2]李艳玲,任意.大学生恋爱心理及性心理的调查研究[J].才智,2019(23):130-131.
[3]岳云强.新时代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9):56-57.
[4]席民.安徽省大学生的恋爱观调查及追踪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9,29(10):34-38.
[5]王勇.桂西某高校大学生恋爱观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5):19-23.
[6]郝夏.当代大学生恋爱与心理健康调查[J].高校后勤研究,2019(3):74-76.
[7]刘丽娟.高职院校学生恋爱心理问题调查报告——以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为例[J].内蒙古教育,2018(16):110-112.
[8]孙玉龙,宗林,张愉悦,等.95后医学生性观念调查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8,27(12):151-153.
[9]陈艳,朱静,袁海燕.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49-152.
[10]萬爱军.当代大学生性观念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7.
[11]贺亚玲,石晓蓉,耿宁果,等.大学生对安全套认知及使用情况的调查[J].中国校医,2017,31(7):495-496.
[12]张秋梅.大学生性病感染影响因素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5):128-130.
[13]刘志强,吴煜辉,杨冬梅,等.江苏省高职院校低年级学生性行为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0):1555-1557.
[14]杨银梅,沈雅利,李十月,等.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生性行为发生情况meta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1):142-147.
[15]严宏佳,徐晓阳,刘颖,等.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现状调查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16(4):42-46.
[16]许玉军,王天艺,朱考考.海南省大学生性行为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9,28(8):157-160.
[17]赵湘,汪宁.中国大学生性意识及性行为与性传播疾病[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350-351.
[18]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2017年12月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2):111.
[19]林崇德,等.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