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统清
【摘要】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体位护理、知识宣教、饮食护理和伤口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物质生活状态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具有比较好的改善效果。
【关键词】 疼痛护理干预;术后疼痛;四肢骨折
四肢骨折手术常常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创伤,术后对患者的体位具有极为严格的限制,容易出现疼痛,尤其在术后1~3 d 内的疼痛发生率比较高,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1]。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疼痛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9~74岁,平均(41.36±7.13)岁;体重39~80kg,平均(65.13±5.24) kg;骨折位置:胫腓骨骨折7例,尺桡骨骨折6例,股骨骨折4例,肱骨骨折3例。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29~74岁,平均(42.78±6.54) 岁;体重39~80kg,平均(64.93±5.38) kg;骨折位置:胫腓骨骨折6例,尺桡骨骨折6例,股骨骨折4例,肱骨骨折4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对照组:体位护理、知识宣教、饮食护理和伤口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向四肢骨折手术患者讲解术后疼痛的现状、疼痛的概念、如何采取评估尺对疼痛进行评估、疼痛产生的危害等;耳穴埋籽法:采取探棒分别于骨折患者的双耳取准神门穴、内分泌穴以及皮质下穴三个穴位,常规使用75 %的乙醇消毒之后,使用大小合适的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准确地固定在上述的三个耳穴部位,当麻醉基本恢复后,使用食指以及拇指的指腹对准神门穴、内分泌穴以及皮质下穴进行按压,对于每个穴位每次按压大约3~5 min,每天4~5次。术后 24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者的手术切口,以迅速减轻局部肿胀以及出血的情况。对患者的切口敷料进行换药时,动作必须准确和轻柔,最大程度降低对患肢造成的疼痛刺激。
采取VAS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0分表示无痛;0~3分表示出现轻微的疼痛感,但是可以忍受;4~6分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会对睡眠造成影响;7~10分表示出现无法忍受的严重疼痛感,影响睡眠和食欲。观察两组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
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经验,以P < 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术后1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术后的 VAS 评分对比(x±s)
护理后,两组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物质生活状态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 兩组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比较(x ±s)
四肢骨折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是当组织受到损伤后,会使其周围中枢神经系统的敏感程度出现显著的改变,当手术的操作过程造成创伤时,大量的炎症细胞因子会释放出多种的炎症介质,使损伤信号受体得以激活,由于受到神经组织炎性水肿以及石膏绷带固定等因素的影响,机体5-羟色胺、乳酸和血浆缓激肽等致痛物质会大量释放,而上述的物质均能对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从而把损伤信号传导到机体的中枢系统而引发疼痛感[2-3]。而且,当组织受到损伤后,不但受损部位会对刺激的反应明显加强,其周围未受损部位对于普通的机械性刺激的反应也会随之明显加强,最终导致继发性的痛觉过敏[4]。疼痛护理干预不但为四肢骨折患者进行人文关怀,还能提高护理质量,针对每位患者疼痛程度的差异进行疼痛护理,使干预具有针对性。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术后1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疼痛护理干预能显著的减轻四肢骨折患者的疼痛。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具有比较好的改善效果。
[1]真启云,费文勇,杨文婷,等.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6,31(12):17-19.
[2]徐永清,吴一芃,熊鹰,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8,20(6):465-469..
[3]陈静,张良,李丹,等.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及骨折愈合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5,35(4):767-769.
[4]张采梅,黄俊明,李行.心理护理对高龄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0):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