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 漆光玉 周胜兰
【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探讨自我防护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方法:对消毒供应室2年间的护士14,工人10名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探讨自我防护措施。结果:研究期间总计发生53起职业危害,其中21起(39.62%)物理性危害,7起(13.21%)化学性危害,25起(47.17%)生物性危害。结论:了解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特征,制定并严格实施自我防护措施,可使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自我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中心主要负责全院可重复使用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其目的在于保证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情况发生[1]。但是,受医疗器械感染风险大及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出现职业危害发生,这对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法措施。本研究中,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探讨科学的自我防护策略,旨在为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通过有利基础。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7月在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14名护理人员和10工人作为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如下:男2名,为灭菌消毒员,女22名;年龄22~46岁,平均(34.2±1.3)岁;人员职称: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7名,护士4名,工人10名,规培5名,实习人员20名。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通过查阅工作记录单对24名护理人员在研究时间发生职业危害的类型进行统计。
我院研究工作开始后通过型号为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和分析相应的数据,其中在研究期间,分别使用(x±s)、%、t值和卡方值χ2值代表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数据检验值。若比较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则以P<0.05表示。
1 24名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总共发生53起职业危害事件,其中物理性危害21起,占39.62%;化学性危害7起,占13.21%;生物性危害25起,占47.17%。见表1。
表 1 职业危害发生情况
本研究发生21起物理性危害,具体分成以下三种类型:(1)噪音。虽说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但设备运转过程仍然无法避免噪音的产生,这使得消毒供应室容易出现环境污染问题。长期处在机械噪音环境下,护理人员会经常性的出现暂时性耳鸣及大脑思维迟缓问题,如此可对护理人员尤其是女性会引起其内分泌失调及精气神降低[2]。(2)高温烫伤。消毒供应室配有烘干机与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等,这些设备在升温过程需配合有效的操作,而如若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容易被高温所烫伤。(3)粉尘。医疗器材中有部分棉絮及線条,包装的过程不注意将其整理到一起容易容易是其随空气流动四处飘散,若飘散至耳、鼻、咽喉等部位容易引起呼吸道或炎症反应。
本研究发生7起化学性危害,具体分为以下两类:(1)含氯消毒剂。在消毒供应室的器械消毒上,除了使用器械进行消毒处理外,部分的器械还依赖人工模式的清洗,在清洗的时候相关护理人员如果忘记穿戴防护手套与口罩等,一些含氯消毒剂会对黏附在皮肤表面,这样可引起瘙痒与疼痛等一系列反应,对身体健康会造成一定影响。(2)环氧乙烷。在消毒供应室中,环氧乙烷是常用的消毒用品,该物品能够快速消除设备或器械上的毒素,但同样该药品对人体的伤害也较大,如若不慎沾染极易引起头痛、发热与呕吐等不良反应。
本研究发生25起生物性危害,具体涵盖以下类型:(1)器械污染。回收经临床使用的器械上,很多的器械沾染血液、分泌物等,一些沾染物较为明显,而有些则比较隐秘。在清洗消毒的时候若护理人员疏于管理则容易因接触到分泌物与血液,如此极易发生感染。(2)刺伤。在接受需清洗的器械与设备中,存在很多尖锐物品,若在对此类器械包装的时候较随意,常会使尖锐的部分漏出,这样在搬运的时候就容易刺伤护理人员。(3)气溶胶污染。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消毒工作中,常常需使用高压水枪或者气枪对管道进行冲洗,在这个过程常会产生成微生物气溶胶,若护理人员未能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就极容易因气溶胶吸入引发感染。
针对物理性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策略:第一,优化消毒供应室的作业环境,在巨大噪音器械旁工作的护理人员,可告知护理人员可佩戴具备防噪能力的耳塞,和使用降噪箱,预防噪音损伤,并且尽可能的集中工作以缩短工作时间,使得噪音危害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3]。第二,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工作,在器械发生故障的时候或者卸载清洗机和干燥柜的器械时,均应由专业的人员进行维修和必须佩戴防烫手套。第三,对容易产生粉尘的操作中,护理人员必须要佩戴防尘能力好的口罩,有效预防粉尘的吸入,预防呼吸道感染发生。
第一,在消毒供应中心安装新风系统,增加净化空气,使得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所致呼吸道损伤情况的发生。第二,规范使用各种消毒剂,且在消毒剂的具体使用过程还需要做好严格的自我防护策略,如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罩等,避免消毒剂沾染皮肤引起感染及损伤发生,针对需使用的具(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体强挥发性的的消毒藥物则需要将其存放在密闭性好的容器以免药效挥发所致效果降低的问题。
第一,护理人员对各个科室送往清洗消毒的用具,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均要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及佩戴好手套、眼罩等防护器具,不能因为任何情况随意的降低标准,确保自我防护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第二,针对尖锐的器械及物品,需要装在有盖的容器中,避免直接暴露在外,在拿取针头的时候避免用手直接提取,而是用镊子夹取[4-5]。第三,在锐器清洗及消毒的过程若一旦出现刺伤的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避免出现损伤加重的情况,在具体的处理方法上主要是可先从近心端朝远心端的方向挤压,然后用流动水、肥皂水对刺伤部位进行反复的冲洗,最后用乙醇或聚维酮碘对刺伤的部位进行消毒,严重的情况下,去外科处理,此外告知患者及时的到体检中心进行详见检查,分析是否有感染传染疾病的可能,若有则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并将病例上报[6]。
总之,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对护理人员的健康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要求相关的护理人员重视自我防护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使得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到有效的防范,保证自身健康及安全。
[1]王紫绮, 刘洋. 昆山市三甲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工作中的职业危害知晓度调查及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2018,6(12):180-181.
[2]曾连香. 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手段[J]. 医疗装备, 2018,3(14):112.
[3]金国晶, 王俊青, 景岩.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策略探讨[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219-219.
[4]靳靖. 针刺伤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220-221.
[5]刘菊花, 胡红岩, 马春艳.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及防范对策研究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32):6589-6590.
[6]何梅, 涂欢涛.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