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木雕题材创新关乎木雕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2020-03-25 08:10李中庆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2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摘要】木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重要元素,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美化人们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木雕无论以何种艺术形式展现,都涉及到题材问题。因为木雕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本身就是由题材的广泛性决定的。如果题材囿于传统,拘泥于某种定式,便会逐渐“老化”,以致成为木雕艺术发展的瓶颈,最终丧失其艺术生命力。是故,木雕艺术的发展迫切呼唤传统题材的创新。

【关键词】题材创新;木雕艺术;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S932.4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题材在木雕艺术传承中的作用

我国的传统木雕题材,根据其用途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其一,建筑装潢雕刻。主要应用于寺庙或高档宇第的梁、枋、斗拱、柱、天棚、栏杆、门窗等部位;

其二,家具和日用品装饰雕刻。多以精美、大面积雕画的形式,如花鸟虫鱼、艺术图案或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展现于台、凳、桌、椅、榻等家具的显要部位;

其三,陈设欣赏品雕刻。因受历代文人与权贵的推崇,多以精雕细刻的面目出现,或制作成屏风壁挂展现于厅堂,或制作成摆件展现于宅院的窗格、案几、博古架、橱柜等需要摆设的部位;

其四,宗教用品雕刻。以神像、神龛、神轿、佛像、馔盒、炉罩、烛台等器物出现,展现于各种宗教场所。

由此可见,我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锤炼,逐渐从形式美向艺术美发展。由于各木雕产区民俗、文化资源条件和工艺不同,各地在木雕题材创作方面凸显各自的特色,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并走向定型化。因而,就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流派。浙江东阳木雕、潮州金漆木雕、乐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在众多的流派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中国四大木雕”。

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各流派传统木雕题材本身,既是历史文化的折射,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它以艺术的形式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忠义思想、孝悌观念及道德品行,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木雕之所以能够进入艺术殿堂,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精神享受,这是先人和一代又一代木雕匠人及艺术大师们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们用心血和鬼斧神工般的创造性劳动,凝结成艺术王国中的木雕家族,也使木雕艺术被公认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雕艺术被视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基于其自身极具被传承意义。它形成于古代,积淀于历史,焕彩于今朝。它保留着历史长河的印记,跳动着文化遗产的脉搏,渗透着先人智慧的基因。有了它,后人才能够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考古学家能够书写文明古国的历史,游人可以追寻远去的艺术足迹,能工巧匠可以学习借鉴永不消逝的技艺,更多的人可以获得了解历史的机会。

木雕艺术的生命力在于题材。后人对于先人创造的木雕艺术的传承,首要是对题材的传承。各大木雕艺术流派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在被传承中之所以能够占据自己在艺术王国中的一席之地,也正是因为传统的木雕题材尚能被收藏家、欣赏者和消费大众所接受。传统木雕题材是传统木雕艺术的表现形式,两者都是追随着历史的脚步成长的。传统木雕题材在传统木雕艺术形成和成熟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否定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片面否定传统的木雕题材便是对木雕艺术的亵渎;完全抛弃传统的木雕题材,便是对木雕艺术的背叛。

二、传统木雕题材的老化是木雕艺术发展的瓶颈

在人类的智慧中存在着想象的成分,这种想象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奇妙幻想和美妙憧憬,艺术的魅力正是源发于此。木雕与其他门类的艺术一样都具有这种魅力,而木雕艺术的魅力挥发是以题材为载体的。良好的、鲜活的、新颖的题材所能发挥的魅力,要远比一般的、老化的、陈旧的题材大得多,这一观点是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由此说来,木雕题材一旦老化,必定会成为木雕艺术发展的制约因素,导致木雕技艺的退化,这是所有热爱艺术的人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当今,人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创新,传统木雕题材已经凸显老化的倾向。其表现有“三多三少”:

一是“古多今少”。即建筑雕刻仍然停留在古代建筑风格的寺庙、祠堂的构件上露脸;人物形象的塑造仍然停留在佛像和古代的帝王将相上,极少见诸于现代人物;大型屏风或者挂件的创作仍然停留在古戏剧和神话故事上,而极少引入现代历史事件。

二是“老多新少”。即工艺性装饰品仍然以祭祀器具为主打,而少见于新潮的生活用品;欣赏性艺术品仍然多见于梅兰竹菊、花鸟鱼虫一类,而少见于现代名胜风光;家具装饰仍然较多地采用大象、如意、蝙蝠、麒麟、祥云一类的祈福图案,而少见于新概念题材。

三是“守多创少”。即理念上保守,题材上守旧,认为老祖宗不可挑战,“祖传秘法”不容质疑,总是希望“一个蟹篓撑门面”“四条挂屏走天下”;传承上守本,流派上排外,视创新突破为离经叛道,题材创作上徘徊于传统内容,总是离不开在历史典故、戏曲文化和民间传说中取材造型;题材开发受制于商品化意识,宁为赢利制商品,不为艺术制精品,其结果是题材的传统化决定了作品的一般化,导致可以传世的艺术精品寥寥无几。

上述“三多三少”,既是传统木雕题材老化的表现,又是束缚木雕艺术创作发展的羁绊。这种老化现象如果长久持续,就会使木雕艺术渐渐失去它固有的文化价值,在艺术领域中走向边缘化。如不挣脱这一羁绊,传统木雕题材的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三、题材创新是木雕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木雕题材与表现它的艺术一样,都来自于古代,但又都必须面对今天、走向未来。我们今天的时代离帝王将相越来越远了,人们对木雕艺术的追求已不再满足于对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的欣赏了。木雕艺术并非“不愁嫁”的“皇帝女”,古老的木雕艺术也有“失宠”的时候。社会艺术品位的基础是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是木雕题材创新的靶向。在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广大的消费者群体对木雕艺术的追求和欣赏价值观也不再停留在昨天,他们更为关注的是木雕艺术的现代性、时代性、人民性和多样性,更为注重的是和福文化,吉祥文化的象征性。他们不再钟情于老套的题材,而是渴望鲜活题材的诞生,这一切都在呼唤着木雕题材的創新。木雕艺术面临严峻的复兴倒逼机制,倒逼就会失去广阔的市场空间。木雕题材如不进化,木雕艺术必然退化,最终走向枯萎。

笔者认为,木雕艺术要冲出题材老化的瓶颈,实现持续发展,必须确立以下思路:

(一)更新固守传统的陈旧理念

木雕艺术的传承如同木雕技法本身的原理一样,那就是“减法”,即是实施扬弃性的创新,扬弃被固守的传统中那些落伍于时代的元素,保留、弘扬优秀的艺术精髓。要正确看待“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木雕题材,它是先人留给后人的“本钱”。这种“本钱”只是木雕艺术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不是限制发展创新的“紧箍咒”。对传统题材的传承不能错误地理解为“依葫芦画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扬弃性传承、创新性拯救。永远效法“老祖宗”,只能使“老祖宗”在逐渐萎缩中走向消亡。

木雕题材是艺术家的创造,木料在造型艺术材料中极具生命力。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赋予树木以新的生命。木雕题材的创新是一场“革命”,需要大师巧匠们拿出敢为人先的勇气,去打破千年不变的旧框框,冲破“离经叛道”的思想束缚,变“神像神器”为“风景名胜”,换“帝王将相”为“大众人物”,改“梅兰竹菊”为“佳果名蔬”,易“形象雕刻”為“抽形结合”。

(二)矫正“阳春白雪”的创作倾向

木雕题材不仅存在以谁为表现主体的问题,还存在为谁而表现的问题。传统木雕倾向于“阳春白雪”般的所谓典雅华贵的题材,并把收藏欣赏对象瞄准于豪门望族,使木雕产品只进入大雅之堂,不入简居陋室,成为专属于少数所谓的“高端人群”的奢侈品,背离了大众化的原则。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挑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理念,也挑战着传统的木雕艺术,呼唤着木雕题材的多样化。充分地、合理地将现代题材融入木雕艺术,适应现代人对传统工艺、文化艺术、民族特色的新的追求,适应现代人审美观念的变化,是传统木雕题材革新的基本方向。因此,木雕题材的创新需要有的放矢。这个“的”,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广泛的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这是木雕艺术家们不可推卸的担当。只有丰富适应于新生活需求的木雕题材内容,才能使木雕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只有使木雕题材既保留古典、优雅、沉稳、静谧、堂皇、富丽的传统风格,又融入新潮、达观、开放、舒坦、超脱、梦幻等现代元素,木雕艺术品的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才能实现新的统一。否则,木雕产品将会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甚至失去市场,走向艺术世界边缘。

(三)把握题材“进化”的正确路径

题材“进化”是传统木雕获得艺术“重生”的必由之路。当今木雕题材的“进化”,应当围绕形象“进化”、内涵“进化”、艺术“进化”和技法“进化”四个方面来展开。所谓形象“进化”,就是要跳出传统题材的老框框,以新的题材形象来取代已被人们熟视厌倦的千年不变的老题材,让人们眼前一亮,受到震撼;所谓内涵“进化”,就是赋予传统木雕题材以新的内涵,使传统的题材与注入新的内涵融为一体,使观赏者跨越时空,获得茹古涵今的艺术享受;所谓艺术“进化”,就是运用艺术的手段,创新创作思路和雕刻技术,以全新的艺术手法表现作品主题,从而拓展木雕题材的广阔空间,使更多的物象进入木雕题材的领域;所谓技法“进化”,就是各大流派的木雕技艺分别打破各自的技法传统,不拘泥于古人古法,实行兼收并蓄,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拓展木雕题材通道,使木雕艺术表现主体得以推陈出新。

(四)突破家传师传的习艺模式

实践证明,家传、师传的习艺模式,在往昔的时代几乎是唯一模式。不可否认,这种习艺模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今天依然不失为木雕艺术这一“非遗”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然而,时代前进了,艺术发展了,师授形式进步了,家传师传的习艺模式的弊端也与日俱甚。

先说家传。家族式传艺是最原始最古老的习艺模式,这条路子走到今天已经难以为继了。很多木雕艺人的子女不愿意继承父业,导致在手工工艺传承的诸种方式中,家族式传承断档情况最为严重,其结果必然是人逝艺绝。

再说师传。传统的“师带徒”模式已经越来越显得落伍。师父与徒弟一对一、一对两、一对几,这种跟班学、看着做的“言传身教”的技艺传授方式存在不少弊端:师傅技艺不高,徒弟技艺也很难提高;师傅固守老题材,徒弟也难出新品;师傅如果在技艺上留一手,徒弟就难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傅一旦在技艺方面出错,徒弟就会被误导一辈子。这样,木雕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便成为一句空话。

中华民族应当具有自己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就包含了木雕艺术方面的文化引领和理论指导。笔者强烈呼吁,相关的高等院校,包括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专业级别的技工学校,应考虑开设木雕艺术专业。相关机构或高中等专业院校宜将传统木雕艺术形式理论化教材,对木雕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培训;或聘请木雕艺术大师担任客座教授,讲授专门课程;或邀请木雕大匠,担任艺术指导,并利用他们的作坊作为校外实践基地。通过上述各种途径来提升木雕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和实操水平,培养、造就更多的木雕专业技术人才。

(五)引入非木质材料作用于创新题材的木雕艺术品

木雕艺术品对雕材的运用,不必拘泥于木质。为了新颖题材的开发,适当引入非木质材料,充当木雕艺术品的“配角”,可以促使木雕艺术品的“变身”,使收藏、欣赏和消费者产生别开生面、奇特秀美的感受。这不仅可以改善木雕艺术品的形象,还可以提升其品位和身价,利于拓展市场空间。可以充当“配角”的非木质雕材备选者很多,比如金属、海马牙、翡翠、珠宝、动物角体、陶瓷、玻璃、玻璃钢、石头、塑料、棕绳等。只要可供雕刻和打磨的,都可以入选。这些“配角”雕材,往往能够在特定的造型题材和艺术品形体设计中起到烘托主体、丰富整体、增强艺术魅力等关键性的作用。

四、传统木雕题材的创新重在实践

实践是创新的重要途径,离开实践,传统木雕题材的创新就是空谈。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传统木雕题材的创新。笔者所秉承的创新方向是:响应时代对艺术题材进化的呼唤,顺应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注重不同人群在欣赏价值观方面的差异性,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兼顾收藏、摆设、馈送、纪念等多种消费功能。由于坚持正确的创新方向,笔者所创作的木雕艺术新品深受各方好评。以下创作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1)摆件《玫瑰》。创作完成于2013年。作品在一块高48厘米、边长30厘米的长方体上雕刻出一盆挺拔向上、快乐生长的玫瑰。它枝繁叶茂,笑迎春风。9朵盛开的花朵像一张张笑脸,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美好的祝愿,让人白看不厌;9个含苞待放的花蕾逗人喜爱,每个花骨朵都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含情脉脉地向人们传送着纯真的友情,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满和生命的宝贵。作品中茂密的花朵、花蕾、花枝、花叶都是直接通过镂空技法逐一雕刻出来的。各个部位均为独立成型,相互间没有支撑挂靠,但却稳如泰山。其中,主干直径仅有2厘米,由它派生出来的18条大小花枝,直径粗者不足1厘米,细者仅有0.2厘米,所有的花瓣、花叶的厚度都在0.05厘米左右,叶脉和斑玫清晰可见。笔者之所以取材于玫瑰,是因为玫瑰是爱情、和平、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它溶进了爱神的血液,集爱與美于一身,向人们诉说着无穷无尽的花语。这一题材的作品能理所当然地收到人们的青睐。该作品成为笔者所在木雕艺术馆的镇馆之宝。

(2)壁挂《鸟巢》。创作完成于2017年。笔者之所以把“巢”作为木雕艺术品的题材,是因为它能唤起人们去感受家的温馨,去感受生命的宝贵和孕育生命的伟大,去体味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繁衍。笔者在构思这一题材时,将占作品空间三分之一的顶部雕刻成树梢的局部,这是鸟巢赖以遮风挡雨的栖处。其余三分之二的空间是鸟巢的主体部分,由雕刻而成的杂草、树枝、羽毛和泥土粘结成巢穴,紧紧依附在树枝上。从鸟巢的开口处可见,一只母鸟卧在鸟蛋上,一动不动地孵化着自己的后代。母鸟脸上显露出幸福安详而期待的神情。鸟巢的“屋顶”,一只雄健的公鸟张开双翅,威武地站立着。它像卫士一样,勇敢地警戒着鸟巢的安全,随时准备用生命来保护自己的伴侣和即将破壳而出的新生命。母鸟和公鸟以不同的形式履行着自己的天职,对即将降生的后代授以仁慈的母爱和父爱,奏响了谐和幸福的乐章。由于题材的立意和寄意无比深长,呼唤着人们的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使人们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更由于作品外在的形、内在的神与深蓄的魂三者齐备,令这一作品成为既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精品。

(.)摆件《五谷丰登》。创作完成于2010年。这一题材的立意和构思,源于笔者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笔者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制订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制订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贫困人口脱贫计划;多年来,党中央每年都发出一号文件,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业丰收景象喜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加快;告别贫困奔向小康,成为欠发达地区广大农民的迫切希望。笔者创作的《五谷丰登》木雕摆件所表达和抒发的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作品是在一块完整的缅甸花梨木上完成的。作品的下部是一个盛满五谷的箩筐,展现出一片丰收景象。侧方插着扁担,系着绳索,展示着农民将生产的大批五谷挑回家中,显然是温饱无忧。更生动的是一对公鸡母鸡跳到盛满五谷的箩筐上,神态欢畅,啼唱出主人丰收的快乐。该作品取材手法巧妙,寻常之中隐含着“民以食为天”,解决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第一大事的寄意,用五谷丰登的景象来歌颂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广大农民的喜悦。该作品刚刚完成,就被广州一位慧眼识珠的赵先生收藏。

(4)壁挂《如影随形》。创作完成于2018年。这是笔者的得意之作,也是笔者对木雕题材和雕刻技法的一大突破。作品的题材创意表达出人们对保护环境的呼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整洁的居住环境,对老百姓来说是最具实质性意义的幸福指数。作品取材于一处临水的自然景观,描写的是一片树林和它在水中的倒影。以水面为景象与倒影的分野,在水面的上方雕刻着一片显见是原始森林的景观,茂盛的树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发;在水面的下方雕刻着这片原始森林的倒影。在倒影的雕刻技艺上,采取与投影主体等宽,但清晰度减低、高度按一定比例缩减的手法,与自然景象吻合,更具逼真性。至目前为止,在木雕创作中雕刻倒影主体,并使之与投影主体形成合理匹配关系,尚属首创。

综上所述,传统木雕题材的创新是一场革命。只有打破这个“瓶颈”,木雕艺术的发展才得以成为可能。创新的责任担当落到了木雕艺术家和能工巧匠们的肩上。创新传统木雕题材的首要问题是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木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工匠精神”发扬光大,开花结果。这是所有热爱木雕艺术、希望传统木雕题材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的人们的殷切期望。

作者简介:李中庆(1964-),男,汉族,大专,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东阳与潮州等不同木雕艺术流派的融合与创新,以及东潮木雕艺术流派的创立。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