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红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西南女红文化是鲁西南广大女性生活劳动和艺术创作的结晶。本文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考察、研究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总结了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的特点,分析了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危机,然后明确了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的发展前景,最后提出了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旨在推动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关键词】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9年菏泽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传承研究”。
女紅,又被叫作“女工”“女功”,指的是妇女制作的手工成品或手工工艺,其涵盖多种手工艺技术。以技术作为视角而言,女红是传统手工艺的范畴,是广大劳动妇女生活的反映;以文化作为视角而言,代代相传的女红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积淀;从性别视角看,女红文化主要是女性创作的文化,女红不仅作为重要的生产、生活活动存在,还在我国传统的封建礼教中担当着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的角色,儒家思想倡导妇人讲究“三从四德”,其中的妇工就是指女红。作为民间文化遗产的一个关键性组成部分,女红文化也被称为“民族发展的影像”“文化进步的活化石”和“母亲的艺术”,因此,研究女红文化对于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
鲁西南,即山东的西南部,广义上包括菏泽、济宁、枣庄,狭义上单指菏泽市所属地区。本文的鲁西南主要指的菏泽地区。鲁西南是孔孟之乡,也儒家文化的发祥地,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着良好的手工艺和商业传统。鲁西南地区广植桑麻,桑麻纺织发展兴盛,相应地促进了女红文化的发展。鲁西南的女红主要有织锦、刺绣、鞋帽、编结、剪花、面花、玩具等,其中鲁西南的织锦最有名,清代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是鲁西南女性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创作的,因为受到鲁西南特色的年画、杂技、曲艺、刺绣等民间文化艺术的影响,具备鲁西南文化特色。在创作的女红文化艺术中,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鲁西南女红不仅是齐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更是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载体之一。儒家文化对于鲁西南女红的产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其带有深刻的儒家传统思想印痕。鲁西南的传统女红文化较为随性和朴实,具有广泛的实用性,非常接地气。民间艺术家所创作的女红艺术具备广泛的题材,大部分的主题是植物与动物,具备巧妙的构思与多样化的形式。鲁西南女红颜色鲜艳,喜欢用红色表达喜庆的氛围。在设计制作鲁西南传统女红作品时往往以实用性作为视角,以物寄情,精制细作,具备浓浓的情怀。在我国不少区域,女红都具备祈福的作用,这在鲁西南女红文化中也表现得比较显著。比如在婚礼中,母亲往往会为出嫁的女儿缝制被褥,准备“十铺十盖”,就是准备十个铺的被褥、十个盖的被褥,寓意为“十全十美”,而且被子还绣上石榴和龙凤等图案,寓意多子多福和夫妻和睦。还有儿童穿的虎头鞋和戴的虎头帽,寓意为虎生虎威、趋吉避凶。妈妈希望借助虎的威猛吓走儿童的灾难和病害,保佑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孩子在出生刚满一月的时候,按照鲁西南的传统民俗都要给孩子过“满月”,在庆祝“满月”的当天,家里亲戚不但要送给孩子祝福,还要送给孩子虎头鞋和虎头帽,寓意孩子健康平安生长。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鲁西南的女红离我们的生活愈行愈远,几近消失。 作为“文化物种”的女红,是我们拥有的“非物质化遗产”。 如何保护和发展鲁西南女红文化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使之适应社会的变革并成功进入市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是探讨新时代女红文化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探究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显得非常迫切和有意义。
二、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危机
(一)传承和发展后继无人
家庭传承是传统女红文化传承的主导方式,母亲传授给女儿,代代相传。基于现代生活的影响,青年群体逐步丧失对传统女红文化的兴趣,不少青年女性不想跟老人学习女红手艺,她们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留在家乡。当前,只有年高体弱的老人是女红艺人的群体,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对策,基于时间的流逝,一些女红艺术品或技艺将伴随老艺人的故去而消亡。
(二)现代化机器大生产导致女红文化衰退
随着机器化大生产的发展冲击着传统的手工制作,特别是对于服装业的冲击特别大。基于不断涌现缝纫机,刀裁和电剪逐步代替了手工操作,电熨斗取代了火烙铁,且逐步应用包缝、锁眼、钉扣等转机机械设备,大大提升了服装的机械化水平。这样一来,机械逐步代替了服装配饰品、扎染等手工工艺,即使传统的制作服装中应用的手法(绣、荡、镶、滚等)也逐步被机械设备代替。女红文化失去了存在的生产环境,面临着消失的境地。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传统女红文化的发展
虽然传统女红文化跳出了狭窄的传承方式——“闺阁文化”,以职业培训或社会培训的方式培养很多绣女,但是作为民间文化艺术的女红在乡村民间的存在形式依旧是原生态式。传统女红文化艺术的基础是农业经济生产方式,基于加速现代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下,社会市场化的潮流中逐步席卷了原生态的女红,传统女红文化艺术的朴实精神追求、原始乡土特色逐步失去,传统的女红文化艺术创作逐步演变成为市场经济之下的一种低价复制品。并且仅仅注重市场的需求或收藏拍卖的需要,也不利于女红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从而让女红文化的发展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
(四)社会偏见阻碍了女红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由于女红教育未曾融入到主导的文化教育中,因此人们对其存在一定的偏见。一部分人群指出,女红并非主导文化艺术重视的领域,也并非当前文化探究的重要课题,女红仅仅属于传统文化与农耕社会的产物,已不再具备发展的社会形势支持。同时,由于女卑男尊的传统观念,对于女性创作的文化及其创造之物的重要价值往往被遮蔽或误读。为此,如此狭隘的思想认知(女红仅仅属于女性的针线活)不利于女红文化价值的提升,传承女红文化的意识形态逐步消亡,这非常不利于传承和发展女红文化艺术。
三、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的发展前景
虽然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的发展前景比较悲观,但是其并不会基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而消亡,而是会在新时代具备新的发展前景。
首先,传统女红文化并非一味地衰退,而是基于工业化机器生产的发展而逐步转型为现代化发展,这开辟了传统服饰手工艺发展的新方式。并且,基于开发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出现了新的手工艺技术,以及向更为广泛的领域中渗透固有的手工艺,由于人们具备丰富的需求,基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需求不断发生改变,因此,新的手工艺技术出现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从而实现了人们新的需求。无论机械领域如何迅速发展,都难以代替传统女红文化艺术的手工创作。对于有效统一艺术和实用的服装设计产品而言,依旧要求手工制作和完成一些设计思想和工艺标准,针对手工刺绣工艺来讲,其具备的多样性刺绣针法与刺绣材料都是机械生产方式难以完成的。
其次,工业生产的消极影响也推动了传统女红文化艺术的新生。在不断发展的服饰工业进程中,虽然迅速发展的高科技也为人类的服饰穿着带来了时尚和便捷,但是作为高耗产业的服饰工业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为了实现人类持续增加的服饰需求,太过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等会导致一些环境问题,而绿色服饰的发展,无论是基于环保视角,还是基于国际贸易视角,都是非常迫切的一件事情。这样一来,在当前不少面料的染色中都往往以天然染料取代有机合成染料,并且在织物染色中应用植物色素或天然矿物染料,这也促进了具备绿色环保特性的刺绣、手工纺织等传统服饰工艺的时尚化。因此,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形成组成部分,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不但具备高超的巧夺天工的工艺,而且涵盖非常丰富的文化涵义。在当前我们处在信息社会形势下,我们相信女红文化不仅不会消亡,还能够以一种新型的、高超手工工艺艺术呈现出来。
四、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一)注重保护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的活文物——技艺大师
当我们在提及保护问题的情况下,首先应保护传统女红文化艺术的优秀传承者。一部分传统女红文化的手艺人、技艺大师等都已经年龄较大,作为传统女红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她们属于活文物,怎样强化对这些艺术人才的保护,这个课题显得非常迫切和有意义。最为有效和直接的策略是保护传统的民间女红文化艺人,激励其传承女红文化艺术,以一种崭新的方式重新建构女红文化艺术。无论是国家还是区域政府部门,都应颁布一系列保护传统女红文化艺术的政策,确保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艺术健康和稳定发展。再者,还应激励部分有成就的女红文化艺术家举办展览,以创设良好的艺术文化气氛,推动女红文化的发展。
(二)在鲁西南传统女红创作中渗透创新性元素
对于任何一门艺术而言,不基于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不斷革新,就可能导致被遗弃,传统女红文化也是这样。在旧社会,人们仅仅凭借双手完成女红工作,在当前的工业社会与机器时代下,能够凭借工业生产大规模地完成女红工作。在此基础上,倘若不能创新女红文化艺术,那么其就将面临被遗弃的境地。然而,如何创新女红文化艺术呢?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开发符合现代消费时尚的女红新产品。借助现代设计的方法和理念,从纹样、色彩、造型以及功能等多层面,对传统手工艺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是传统手工艺传承的方向。在保证传统女红文化底蕴的前提下,一方面弘扬传统工匠精神,在工艺上精益求精;一方面结合现代元素,以绿色健康为主题的设计新理念,将传统女红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开发出多元的现代生活产品,力求产品设计与价位贴近大众市场。确保其具备时代特色,跟当前时代人们的生产水平、民情风俗、生活理念和方式、审美情趣等相符合,使青年人群重新认可,使其感受到只有民族的才是时尚的、才是自己的。
(三)建立女红艺术工作坊
当前的职业女性,基本都从事繁忙和复杂的工作或家务,并且照顾一家的情绪问题。这样一来,女性也存在十分大的生活压力。作为一种减压的方式,女红文化艺术具备高级、悠闲、安静的特点,可以推动现代女性修身养性,并且这也属于使生活品味提升的手工技艺。比如,一些现代女性十分热衷于DIY 缝制布娃娃、十字绣等,而有效统一DIY商业模式与女红文化艺术,能够使现代压力较大的女性生活品位提升。根据我国当今的生产力发展能力,大规模的生产容易实现,然而亲手制作或纯手工打造某件东西将使其具备尤为丰富、独特的情感。例如,在亲情上,亲手给孩子缝制衣服、制做小棉被,表达对于孩子的爱意,提高家人间的幸福感;在爱情上,亲自给男朋友缝制衣物,能够提高爱情的温度感。这样一来,就能够使传统女红文化源于“情”和归于“情”。女红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手工技艺,它还有寄意托情的作用,具有更大的文化魅力。在过去,女红的价值也许仅仅体现在封闭式的家庭环境中,是维系母女、夫妻之间联系的一种方式和赖以生存的技艺。它历经岁月沉淀,当触摸刺绣上棉线的纹理,今天的人们仿佛还能感受到温暖的母亲记忆,这种文化记忆通过物理机制的媒介,穿越时空,在中华大地上上升为一种温暖的集体记忆。女红文化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每一种形式的女红文化都诉说着独特的民族语言。
(四)女红文化引进校园
随着社会的变革,女红赖以生存的土壤在逐渐消失,而带有中国古老人民生活记忆的女红文化也面临着被淡忘的危机,其编织的温暖情怀也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我曾随机调查菏泽的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女红是什么,也不知道鲁西南的女红有什么,只有个别学生提到鲁锦和十字绣。而我对于女红的印象比较深,因为在我小的时候,头上戴的帽子、身上穿的衣服和脚底下穿的鞋子,甚至背的书包都是妈妈亲手缝制的,女红伴随着我的童年生活。但是现在女红文化面临着断层和消失的境地。如何重振女红文化、使更多人了解女红文化,我认为应该把女红文化引进校园,使我们的学生了解女红,培养对于女红文化的兴趣,以更好地发展女红。
首先,地方政府应该把学习女红技艺纳入中小学的美育课程,在中小学开设女红课,审美教育从娃娃抓起。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视频和图片使学生了解女红文化;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制作与设计。邀请女红老艺人给孩子讲解女红的知识,并教会孩子制作女红艺术品。比如老艺人亲手教给孩子剪纸,动手制作布老虎等,激发学生对民族工艺作品及民间美术的浓厚兴趣,使孩子从小接受到传统女红文化的熏陶;其次,在地方师范高校开设女红通史课程,如剪纸、刺绣、中国结和布贴画等,使女红课程成为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院校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对人的教育,女红文化能培养人的意志力,在一针一线的慢生活中培养着坚毅、持久之力;女红教育通过体验学习,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女性贤惠、温厚、善良、聪慧等优良品质。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将女红教育纳入教育体系,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方式开设,让更多的学生拥有选择学习的机会。还可以在校园举行女红文化知识竞赛和阶段性女红文化文艺汇演,成立女红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在美术学院设立专门的女红文化工作室,研究女红艺术如何与现代艺术结合,比如,在艺术设计中如何把传统的女红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中;现代的时尚服装如何加入传统的女红文化元素;当代绘画创作中如何把传统女红文化融入艺术创作中。在高校建立女红文化展览馆,研究并收藏女红文化艺术珍品,充分感受女红文化的文化底蕴。因为习主席强调,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繼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以文化自信为主要精神标志的独特历史文化语境中。所以,地方师范开设传统女红文化课程,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学校育人目标的需要。让女红教学真正融入学校教育体系, 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学习喜爱女红,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树立文化自信。
五、结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女红文化恰恰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并非基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被淘汰。我们对传统女红文化的重新审视具备重大的实际价值。在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我们应以其发展前景为着眼点,注重保护传统民间女红文化艺人与创新女红手工作品,有效统一DIY 商业模式与女红文化艺术。只有如此,才可以推动鲁西南传统女红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代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道一.中国的女红文化——母亲的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胡平.掩着的美丽一中国女红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凌伟异.掩着的美丽一中国女红文化民间传统装饰艺术[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
[4]张道一.中国民间艺术研究[M].贵阳:贵州美术出版社,1987.
[5]张朵朵.“绣”的书写——对中国刺绣艺术的分析[J].文艺研究,2006(12).
[6]祁巧萍.菏泽地方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0.
作者简介:杨丽梅(1976-),女,汉族,山东菏泽,菏泽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