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巴曲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2020-03-25 01:04徐赛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巴曲肝素下肢

徐赛男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外科 476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是指血液在患者的下肢部位所出现的一种不正常凝结现象,常见的往往会造成患者阻塞经脉障碍等[1]。而且随着当前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提升转变,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方面的发病率正在逐年的上升,随着年龄的增大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提高[2]。因此,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探究规范化的治疗方式对于改善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主要从低分子肝素联合巴曲酶两个方面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实际治疗作用,具体的资料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1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受试者,所有的患者经过诊断和分析均符合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症的标准,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测技术发现患者的腿部一侧出现透声较差,血流较缓现象,同时管腔当中出现不规则的絮状物,符合血栓的形成标准。同时所有的患者均排除严重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影响实验研究结果的疾病,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等。将所有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3例,男38例,女25例,年龄为45~75岁,平均年龄为(52.3±3.4)岁。观察组63例,男42例,女21例,年龄为42~68岁,平均年龄为(55.4±4.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如性别、年龄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所有的患者均实施正确的体位护理,包括抬高患病部位30°,保证静脉的有效回流,同时减少患者的疼痛以及水肿的情况等,在常规口服降压药以及降糖药物之外。观察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药品为(北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次/d,第1次注射的使用用量加倍,按照每次5bU静滴进行,总剂量控制在30bU以内。同时低分子肝素注射液采用4 000IU皮下注射方式,注射次数为3次/d,1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上述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的整体治疗效果,疗效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经过治疗之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患者的肿胀情况、疼痛情况消失,并且通过CT扫描发现患者的血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肿胀及疼痛情况得到有效的恢复和缓解,同时复查过程中发现血流速度得到有效的恢复,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絮状回声情况。无效:患者经过治疗之后,下肢肿胀现象没有得到显著的恢复,并且患者在CT扫描检查过程中血流速度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甚至部分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疾病的加重现象。总有效=显效+有效。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情况和指标,主要的指标包括血小板的数量、D-二聚体的定量情况等,通过实验室指标来反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安全性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整体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和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PLT指标以及D-二聚体的数据指标方面,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数据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对比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当前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发病的原因主要与患者的血管壁受损以及血流速度减慢存在显著的关系,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当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正在逐年的上升,同时老年患者患有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显著的提升,老年人当中血液凝血因子的活性非常高,往往下肢肌肉泵作用减慢,血流的速度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因此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显著提升[3]。在当前来看长期的卧床患者往往血管会受到较大损伤,血流出现不畅通现象,原发性高血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血管内皮的损伤等,使得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进一步的提升。

在临床上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在一定限度上创伤面较大,同时患者的血栓清除效果欠佳,因此在临床上的推广并不广泛,而通过下肢静脉滤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成本费用非常高,在临床上多数人往往负担不起其价格[4]。当前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的治疗手段依然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药物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对患者的静脉血栓情况起到治疗作用,同时对于高年龄患者来说能够降低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

单纯的治疗深静脉血栓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而且往往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常规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药物选择一般为低分子肝素来进行治疗,但是采用上述药物往往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患者会有出血现象,同时如果患者静脉血栓严重则会影响到药物治疗的效果。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于患者的血小板数量、D-二聚体定量所产生的影响不高,在降低病死率方面应当结合其他药物方式[5]。巴曲酶主要是从蛇毒当中进行提取,主要的物质为丝氨酸蛋白酶,作用机制一方面能够对患者的血栓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分解纤维蛋白原,降低全血黏度,使得患者血管的阻力下降,进而有效提升患者的血管血流速度[6]。在临床对纤溶酶原不存在活化的作用,因此安全性较高,不会对患者产生毒副作用[7]。本文显示,通过低分子肝素联合巴曲酶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于常规的低分子肝素单纯治疗来说,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同时患者在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的含量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根据资料研究显示,闫景树[8]在探究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中发现,相比于常规治疗方式来说,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血管的血流速度、提升血管的充盈度,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方法,并且治疗完成之后所出现的牙龈出血、皮下血淤现象的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在当前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来说,常规选择药物治疗可以通过低分子肝素结合巴曲酶进行综合治疗,一方面有效提升实际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速度,对于提升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巴曲肝素下肢
巴曲酶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及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巴曲酶在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