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分层心理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0-03-25 03:52解文迪冯巧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6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初产妇产程

解文迪,刘 静,冯巧芳

1.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陕西延安 716000;2.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房,陕西西安 710061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无痛分娩技术,旨在推行安全有效的椎管内分娩镇痛,并在降低我国剖宫产率的同时改善产妇的住院分娩体验,缓解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剧烈疼痛[1],但我国无痛分娩计划发展缓慢。对于初产妇,不仅要面临初次分娩的恐惧及疼痛,同时还可能存在着难产的风险[2],导致初产妇在分娩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同时又对本次分娩寄予希望的复杂心理状态。因此,在分娩前进行心理干预十分重要。由于本地区的无痛分娩技术开展较晚,且接受该技术的初产妇并不多,因此对选择无痛分娩的初产妇更需要加强心理干预,正确引导初产妇认识无痛分娩技术及了解分娩过程,避免负性情绪影响母婴结局。现以80例行无痛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多模式分层心理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于延安市宝塔区人民医院进行无痛分娩的8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为初产妇,孕周在37~42周,且为单胎妊娠;(2)具有阴道分娩条件且愿意阴道分娩;(3)无沟通障碍,能独立完成各项问卷;(4)所有参与研究的初产妇均了解本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有精神类疾病史;(2)存在智力障碍、沟通交流困难;(3)产检显示低体质量儿或巨大儿等非健康胎儿。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24~32岁,平均(26.2±3.4)岁;孕周37~42周,平均(40.5±2.4)周。对照组23~31岁,平均(26.5±3.1)岁;孕周37~42周,平均(40.2±2.3)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住院护理,包括产程观察、胎心监测、营养补充等,护士耐心回答初产妇各项提问,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组采用多模式分层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多角度发现产妇问题 (1)从护士角度发现问题。护士采用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进行调查,即在初产妇入院待分娩期间,护士观察初产妇是否正确执行饮食要求,以及进行各项问卷调查,发现初产妇存在的问题;同时询问初产妇家属有关初产妇妊娠期间的生活状态及精神状态,尤其是询问初产妇配偶,了解初产妇及其配偶从妊娠初期到入院期间的心态变化,从交谈中了解初产妇存在的问题。(2)从亲属角度发现问题。护士采取观察法,从家属和护士之间、家属与初产妇之间及家属与医生之间的沟通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分为分娩问题、胎儿问题、初产妇身体素质问题三大类。(3)从初产妇角度发现问题。除护士与初产妇之间的沟通外,主要通过问卷中的低分或高分项目发现初产妇的问题。多角度收集问题,再进行汇总。

1.2.2重点询问选择无痛分娩的原因 护士采用半结构式访谈问卷,提出问题后让初产妇回答,如询问初产妇为何选择无痛分娩,选择无痛分娩时医生是否详细告知相关事宜,并询问家属是否支持初产妇选择无痛分娩。访谈期间护士尽量避免诱导性提问,例如是否因为惧怕疼痛,疼痛阈值低或者认为疼痛严重影响自己的心态才选择无痛分娩之类问题。

1.2.3整合并制订心理干预措施 将第1步和第2步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评估不同初产妇的心理干预需求。例如:本研究中有1名研究对象为医护人员,对无痛分娩知识有一定了解,其在征得家属同意后选择无痛分娩。针对此例初产妇,护士从初产妇对即将分娩胎儿的期望值、对自己分娩过程的期望值进行心理干预,避免该初产妇因进行无痛分娩而提高对自己的分娩要求(快速、顺利、无痛、健康),避免形成心理落差,不利于产后恢复。另外,对过度依赖无痛分娩的初产妇,护士需适当增加其紧迫感,强调无痛分娩并不完全为字面意义上的“无痛”,同时还需告知可能的并发症及临床症状,以免术中出现低血压或嗜睡等不良反应,造成家属的恐慌。

1.2.4活动干预 上述措施多为语言上的心理干预,本研究还结合活动干预:护士除指导初产妇进行肢体放松训练,如本院自编的孕妇保健操(腿部运动、摆动骨盆运动、推动骨盆运动),还可借助辅助工具,转移初产妇注意力。

1.3观察指标 在初产妇入院及产后24 h采用分娩恐惧量表(中文版)[3]进行评估,分别从胎儿健康、产痛伤害、自我控制及医疗护理4个维度进行评测。该量表包括16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分16~64分,分数越高表示分娩恐惧程度越高。同时采用分娩自我效能量表(简化中文版)[4]进行评估,该量表共32个条目,包括结果期望值和分娩自我效能期望值两个量表组成,每个量表由16个条目组成,总分320分,分数越高表示产妇对自然分娩越有信心,分娩自我效能越高。采用妊娠压力量表(PPS)[5]评估本次分娩的心理状态,该量表包括3个维度27个压力相关条目,该量表中0分表示无压力,>0~1分表示轻度压力,>1~2分表示中度压力,>2~3分表示重度压力。比较两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

2 结 果

2.1两组初产妇分娩恐惧量表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的胎儿健康、产痛伤害、自我控制、医疗护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初产妇分娩恐惧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入院时比较,aP<0.05;与对照组产后24 h比较,bP<0.05。

2.2两组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的结果期望值、分娩自我效能期望值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后24 h的结果期望值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自我效能期望值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入院时比较,aP<0.05;与对照组产后24 h比较,bP<0.05。

2.3两组初产妇分娩压力情况比较 入院时两组的分娩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919,P>0.05),干预后两组分娩压力较干预前下降(Z=6.895、5.740,P<0.05),但两组分娩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82,P>0.05)。见表3。

表3 两组初产妇分娩压力情况比较(n)

2.4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第一、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3 讨 论

分娩是女性特殊的生理过程,丈夫及家庭成员的关心,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产妇极大的精神支持。但分娩时,产妇仍需独自承受因妊娠带来的身体脏器移位、妊娠期并发症等[6-7],同时还需忍受分娩时身体疼痛,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为缓解初产妇分娩疼痛,积极主动参与整个分娩过程,本研究采用无痛分娩技术——椎管内分娩镇痛。麻醉师在产妇腰椎间隙穿刺后,在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部麻醉药物或阿片类药物,并连接上电子镇痛泵,其镇痛效果可持续至分娩结束。尽管有众多研究证实无痛分娩对产妇和胎儿并无伤害[8-9],但该项技术在国内运用较少。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未进行无痛分娩的初产妇分为两种:一种是不了解无痛分娩;另一种是拒绝无痛分娩,坚持认为最自然的分娩方式才符合正常的生理过程。而选择无痛分娩的初产妇对无痛分娩技术有一定的认知,其中少数是自己主动选择无痛分娩,多数仍是由身边已有无痛分娩经历的亲朋好友推荐。无论哪种分娩方式,产妇仍容易出现紧张、恐惧、无信心、压力大等心理状态[10]。特别是选择无痛分娩这一特殊分娩方式的初产妇,一方面担心自己对麻醉不耐受,分娩中会出现不良反应;另一方面又盲目自信,认为有了镇痛药,无痛分娩不会出现丝毫疼痛,对本次分娩的信心极高。不同初产妇的心理需求并不一致,因此笔者采用多模式分层心理干预,通过从多角度收集不同问题,再进行分类、汇总,最后根据个体需求,有重点地进行护理。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产后24 h的分娩恐惧量表评分、分娩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恐惧情绪以及分娩的自我效能显著改善。但两组分娩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分析,妊娠压力量表中的评估项目主要来自产妇对本次妊娠结果的期望,与分娩过程并无较大关系。另外,对照组的分娩自我效能期望值较入院时显著下降,笔者认为可能是初产妇低估了分娩疼痛所致。由第一、二产程时间可看出,在无痛分娩过程中应用多模式分层心理干预还能缩短产程,有助于产妇分娩。

综上所述,给予无痛分娩初产妇心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缩短产程,还能积极改善初产妇的焦虑、恐惧情绪,并缓解妊娠压力,有助于分娩。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初产妇产程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