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青
(审稿:周秀虹)
(本文责编:赵宁宁)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艺术宝藏,古诗鉴赏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能力要求为D级,如果没有坚实的实词基础、丰富的阅读技能、深厚的文化底蕴,考生将无法在这个失分“重灾区”突破,更谈不上审美境界的提升。因此,笔者剖析了2019年全国各地语文高考卷的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探寻命题特点,关注命题变化,提示答题误区,旨在帮助考生突破瓶颈,有效备考。
入选2019年全国语文卷的古诗题材丰富,所涉及的题画诗、干谒诗、田园诗、羁旅诗、咏怀诗等,基本都在教材覆盖、迁移的范围之内。值得关注的是题画诗两次出现在2019年高考试题中,作者皆为陈与义。此前题画诗曾出现在2006年、2008年、2011年的高考题中,作者也多为宋朝人,这与宋朝山水画的鼎盛有关,而且中国自古有“诗画同源”之说,有诗文配画的雅好。所以这类选材应引起重视。
就体裁而言,2019年全国高考题中的古代诗歌皆为唐宋作品,除一首乐府诗、两首绝句外,大部分为律诗,且以唐人律诗为主,这符合唐诗的成就与地位。近三年来,全国高考题中古代诗歌也以唐宋古诗为主,词的份量极少,只在2018年北京卷考了一首辛弃疾的豪放词《满江红》。结合近三年试卷的整体风格,婉约词那种有违时代劲风的浅斟低唱、顾影自怜,已悄然退出考卷。这个变化,也应关注。
2019年古诗主观题紧扣考纲要求,既全面考查,又突出了两个重点,即“情为何物”“妙在何处”。考查诗歌内容理解的有全国Ⅰ卷、北京卷,考查作者观点评价的有全国Ⅰ卷、江苏卷,考查诗歌形象(画面特点)的有天津卷,考查情感表达的有天津卷,考查技巧手法的有浙江卷、江苏卷,考查语言的有全国Ⅲ卷。
题型经典,以比较阅读题型为例,2019年有两套试卷涉及比较阅读,稳中微调的是全国Ⅲ卷,暗考了背诵,一明一暗地进行了比较;北京卷选了两首题画诗在题材上做文章,更具艺术挑战力。
2018年全国Ⅰ卷选了李贺的律诗《野歌》,主观题第一问是:“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2019年全国Ⅰ卷选了陈与义的律诗《题许道宁画》,主观题第一问是:“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其实,“诗的最后两句”与“诗的尾联”所指的范围一致,但实际上2018年很多考生受诗中句号影响,把诗的最后两句理解为最后两联。而2019年命题人将“两句”改为律诗术语“尾联”,表述更加严谨,考生没有出现审题偏差。该题设置得很有区分度,尾联卒章显志,对其句意理解理应立足全诗,而一般考生容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在此设题,强调读懂,避免套路,平中见深,不经意中见经意。
【2019年全国Ⅰ卷,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考生此题失分较多,尤其是第一问的作答,准确者寥寥。深究其因,大体如下。
图1
图2
图3
考生对实词基本义掌握不牢,语境义又推断不准,因而文意理解得南辕北辙。图1中“断”解释为“间断”,不正确,应为“尽”,“吟断”即为“吟尽”。词义古今微殊,容易忽略,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晋昌晚归马上赠》诗“征南予更远,吟断望乡台”。图2对“不相关”的理解不准确,不是“画中有好的句子”“与画不相符”,而是自己说不出与画意符合的句子。读不懂诗,还表现为对意境特点把握不准,感情基调理解得有偏差,如图3所示用“飘渺迷离”概括画面,有失准确。
图4
图5
图6
“表述不清”表现为:内容不合常情,语句不合语法。图4答案表述中“佳句甚至可以‘把画吟断’”,即使不看原诗,凭常识也能判断其荒谬。图5“能够吟诵起来和那些不相干的事物断绝”表述不仅不合常情,也违背基本语法。该句残缺主语,句式杂糅,属于典型的病句。图6的表述行文啰嗦,观点重复,缺少条理。
图7
图8
图7审题不准,答非所问,题干问的是含意和作者的态度,并不涉及表现手法,而且考生作答时把第一问与第二问杂糅在一起,并非明智之举。图8偷换话题,考生把对画的评价偷换为对友人的评价,这也属于审题不清。
复习时应熟悉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建立起古代诗歌史坐标体系,熟悉作家、作品、流派、思潮、背景、成就、影响等常识。认真整理必修二、三、四,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单元导读提示、赏析指导,精读《中国诗歌发展概述》等文章。
复习古代诗歌时应注重课后练习题,高考中的题型多脱胎于课后练习的题型,有的甚至“原型”重现,2019年全国Ⅰ卷第15题第一问与选修本第17页第二题高度重合。该课后题的表述为:“短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解释此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要抓好实词的总结。古代诗歌课后练习中“解释词语含义”的题型出现5次之多,可见编者对实词的重视。平时养成积累、整理、拓展的习惯,不仅实词,还适用于任何知识点的复习。